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现代职场
本书标签: 轻小说 

寂静与自己的声音

现代职场

寂静是有重量的。

这是林浩醒来后的第一个念头。没有预设的闹钟嘶鸣,没有手机钉钉群消息的密集震动,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车流声,像遥远的潮汐。八年的生物钟让他依然在清晨六点半睁开眼,但身体深处那根始终紧绷的弦,松了。

他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看着天花板上的浮尘在渐亮的晨光中缓慢舞动。这是一种奇异的体验,时间不再是需要被精准切割、填满的方格,而变成了一片无边无际的、待开垦的旷野。“然后呢?” 那个昨夜盘旋的问题,在绝对的安静中显得愈发清晰。

他起身,给自己冲了杯咖啡,没有用公司发的那个印着Logo的马克杯,而是换了一个朴素的陶杯。咖啡的苦香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浓郁。他坐在窗边的椅子上,慢慢地喝,看着楼下街道从稀疏到繁忙。穿西装打领带的行人步履匆匆,像他曾经那样,汇入地铁站,汇入那栋熟悉的玻璃大厦。

而他,停了下来。像一个急刹车后,身体仍惯性地前倾,心却留在了原地。

接下来的几天,生活呈现出一种失重的漂浮感。他花了半天时间彻底整理房间,把打包回来的纸箱一一拆开,归类,丢弃。一些积压的旧物被翻出来——大学时的笔记、早年买的但一直没拆封的书、几次想学又放弃的吉他。这些东西无声地诉说着另一种可能性的轨迹,一条被他以“忙碌”为由早已搁置的岔路。

他尝试阅读,但那本买了许久的小说,字句像水面的油渍,难以沉入。他打开招聘网站,浏览片刻便感到一阵生理性的厌倦,那些职位描述仿佛都带着同一张面具,背后是另一套需要重新学习和适应的规则。焦虑像细小的藤蔓,开始悄然缠绕心脏。银行卡里的数字能支撑一段时间,但并非无限期。“自由”的甜美刚尝到一点,现实的涩味便泛了上来。

第三天下午,他接到一个电话,是之前合作过的一个客户方负责人,姓赵,一个精明但不算讨厌的中年人。寒暄几句后,对方切入正题:“林经理,听说你离开XX公司了?有个临时的项目,不大,但时间紧,他们内部流程走得太慢,想找个靠谱的外脑帮帮忙,有没有兴趣?”

是那种典型的“私活”。林浩的心跳漏了一拍。一种熟悉的、被需要的感觉悄然升起,混杂着对收入的现实考量。他几乎要下意识地答应,像过去无数次接下额外任务那样。但话到嘴边,他停住了。

“赵总,谢谢您还想着我。”他听到自己的声音说,“能把项目资料先发我看看吗?我需要……考虑一下。”

挂了电话,他有些怔忡。放在以前,他会立刻评估时间、难度,然后毫不犹豫地接下。但现在,“考虑”这个词,自然而然地溜了出来。他似乎第一次拥有了说“不”的权利,或者说,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拥有这种权利。

他没有立刻打开邮箱查看那份资料,而是穿上外套,走出了家门。他去了市立图书馆,在阅览室一坐就是一下午,看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那种被书香和安静包围的感觉。他去了城郊的一个湿地公园,沿着栈道慢慢走,看水鸟掠过水面,留下涟漪。他甚至在一个工作日的下午,去电影院看了一场几乎包场的冷门文艺片。

这些行为本身并无特别,但对林浩而言,却是一种缓慢的“祛魅”过程。他正在将自己从那个被KPI、汇报、客户和领导填满的符号世界里,一点点剥离出来,重新触摸真实生活的质地。

一周后的一个傍晚,他独自在小餐馆吃饭时,无意间听到了邻桌一对年轻情侣的对话。女孩抱怨工作琐碎,男孩笑着说:“不想干就辞了,我养你。”女孩嗔怪地捶了他一下,眼里却有光。

林浩低下头,嘴角泛起一丝苦笑。他曾几何时,也以为“辞职”是一个终点,是挣脱枷锁后的彻底解放。现在他才明白,它只是一个转折点,一个漫长修路的开始。旧的路标已经消失,新的地图需要自己一笔一画去绘制。那种悬在半空、无所依凭的感觉,比想象中更难熬。

他回到家,终于点开了赵总发来的项目资料。要求清晰,报酬合理,是他驾轻就熟的领域。他打开空白文档,手指放在键盘上,准备回复邮件接下这个工作。这似乎是眼下最合理、最顺理成章的选择——利用过去的经验和人脉,维持生计,填补空虚。

但指尖悬停良久,他终究没有敲下那个“好”字。

他关掉了文档,也关掉了电脑。房间里再次陷入寂静,但这一次,寂静似乎不再那么沉重。他走到窗边,夜色中的城市灯火通明,每一盏灯背后,或许都有一个正在挣扎或已经上岸的灵魂。

他不知道下一步具体该去哪里,但他明确地知道,自己不想立刻退回那条熟悉的、看似安全的轨道。那条轨道通往的,不过是另一个版本的“林经理”。

他需要真正的停顿,需要这片令人心慌的空白。他需要在这空白里,找到那个被遗忘了八年的,属于林浩自己的,微小的声音。

哪怕它微弱如萤。

上一章 然后呢 现代职场最新章节 下一章 我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