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现代职场
本书标签: 轻小说 

现实

现代职场

“日结。街头。杂音。片段。”

这几个词像几块粗粝的基石,垫在了林浩摇晃的生活底部。他开始规律地接取线下问卷的活儿,不再仅仅将其视为难堪的过渡,也作为一种维持最基本现金流的必要手段。城市是他的观察室,也是他必须面对的生存考场。

他学会了在科技园区门口捕捉程序员疲惫而专注的眼神,在大型社区广场聆听主妇们对物价和学区的抱怨。他递出问卷,收回的不仅是打钩的选项,更是对现实最直接的触碰。账户里那些微小的、日结的进账,像细小的水滴,勉强维持着他探索之舟不沉没。他清楚地知道,这绝非长久之计,这笔收入,连支付他之前的社保公积金自缴部分都显得吃力。

他的手指依旧在清晨与吉他弦摩擦,但心态已然不同。那个由街头噪音和自己疲惫状态催化出的短小旋律,他依旧会弹奏,但不再赋予其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清醒地认识到,这充其量是个人情感的出口,一种成本低廉的自我梳理。指望它产生经济效益?无异于天方夜谭。艺术,尤其是他这种半路出家的、毫无根基的摸索,对于普通人来说,几乎与“没有收入”划等号。那些能在市集上悠然弹唱、靠音乐活下去的人,要么是万里挑一的天才或幸运儿,要么,就像他现在猜测的那样,背后另有支撑。

一天,在一个人流稀少的街心公园做问卷时,他遇到了一位坐在长椅上、久久凝视着光秃秃的梧桐树枝的老人。林浩上前,老人摆摆手,示意不做问卷,却指了指身旁的空位。

“小伙子,看你站半天了,歇会儿吧。”老人的声音沙哑,带着旧书卷的气息。

林浩道了谢,坐下。短暂的沉默后,老人望着树枝,自顾自地说:“瞧见没?叶子掉光了,枝子的走势才看得分明。夏天太喧闹,把骨头都遮住了。”

林浩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交错的黑色枝桠在灰白的天幕上,勾勒出简洁而有力的线条。

“人有时候也得掉层叶子,”老人转过头,浑浊的眼睛里有一种穿透世事的清明,“才能看清自己到底是个什么形状。但光看清骨头没用,还得想办法长出点新东西,哪怕是苔藓,也得活不是?”

这句话像颗裹着硬壳的种子,落进了林浩心里。“掉叶子”对应着他的辞职,“看清形状”对应着他现在的迷茫,而“长出苔藓”,则尖锐地指向了他必须解决的生存问题。

那天晚上,林浩抱着吉他,心情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复杂。他依旧弹奏了那个短小的旋律,但手指带着一种认命的平静。他知道,这东西无法长出“苔藓”。它只是他“掉光叶子”后,审视自身骨骼时,发出的一点微弱回响。

他放下吉他,打开了电脑。这一次,他没有浏览那些令他抗拒的全职岗位,而是开始认真研究那些他能接的、与过去技能相关的零散项目:商业文案润色、PPT美化、小型市场数据分析……价格被平台压得很低,竞争激烈,但至少,它们能真正地、有效率地换来“苔藓”。

他接了一个PPT美化的活儿,报酬是他站好几天街头做问卷的总和。对着屏幕,他熟练地操作着软件,调整着版式、配色、动画效果。肌肉记忆还在,效率很高,但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一丝自嘲。绕了一圈,他依然在靠这个吃饭,只是从稳定的雇员,变成了不稳定的散工。

做完项目,收到款项。他看着账户里增加的数字,安全感略微回升了一寸,但一种更深的疲惫也随之而来。这不是他想要的“新东西”,这只是旧技能在更低维度的重复。

他再次翻开笔记本。在“日结。街头。杂音。片段。”下面,他添上了新的句子:

“公园。老人。掉光叶子与长出苔藓。PPT,散工,旧技能。”

他的探索,不得不向现实做出巨大的妥协。

音乐(或者说他那粗浅的弹奏)被明确地归位为“兼职”——一种精神上的调剂,而非谋生的手段。它很重要,因为它关乎他“是谁”;但它无法支付账单,无法长出“苔藓”。

生存是长出苔藓,是具体的,是甚至需要动用他一度想抛弃的“旧技能”去换取的。

而声音,是看清骨骼,是抽象的,是必须在苔藓的缝隙里,才能得以存续的、脆弱的东西。

他必须学会,同时面对这两者。

在长出必要苔藓的间隙,去倾听自己骨骼的声响。

这条路,无关梦想成真,只关乎一个普通成年人,在认清现实边界后,如何尽可能卑微地、yet stubbornly(固执地),守护内心那一点点不切实际的微光。

上一章 兼职 现代职场最新章节 下一章 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