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问题解决后,生产工艺又成了新难题。
药厂使用的是陆北辰改进的国产设备,虽然基本满足生产需求,但故障率很高。
这天下午,干燥机又出问题了。
“厂长,机器卡住了,今天的生产任务完不成了。”车间主任急得满头大汗。
苏念棠亲自到车间查看。由于零部件精度不够,传动轴经常卡死。
“先用备用设备,这台我来修。”陆北辰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他脱下外套,拿起工具就开始检修。
苏念棠看着丈夫专注的侧脸,心里暖暖的。这些天,陆北辰下班后就往药厂跑,几乎成了不拿工资的技术顾问。
“问题不大,换个零件就好。”半小时后,陆北辰直起腰,“但是同样的问题可能还会出现。”
晚上,两人在办公室研究设备图纸。
“要是能进口一套德国设备就好了。”陆北辰指着图纸上的关键部位,“这里的精度差0.1毫米,就会影响整机运行。”
“进口设备太贵了。”苏念棠叹气。一套德国设备要二十万美元,药厂根本负担不起。
深夜,等陆北辰睡着后,苏念棠悄悄联系了【未来科技宅】。
“你们那里有没有小型制药设备的图纸?要适合1980年代技术水平的。”
科技宅很快回复:“我找找...有了!这是一套2020年代为偏远地区设计的简易设备,技术门槛低,但效率不错。”
收到图纸后,苏念棠如获至宝。这套设备虽然不算最先进,但正好适合现在的药厂。
第二天,她把图纸交给陆北辰。
“这是...”陆北辰仔细研究后很惊讶,“这设计很巧妙!很多我们头疼的问题都解决了。你从哪弄来的?”
“托同学从国外寄来的。”苏念棠含糊其辞。
陆北辰没有多问,立即组织技术团队进行试制。
两个月后,第一套自主生产的设备下线。运行稳定,故障率大大降低。
“成功了!”试机那天,全厂工人都围在车间外,听到机器平稳的运转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苏念棠看着欢呼的工人们,眼眶湿润。她知道,药厂终于迈过了最艰难的技术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