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事业顺风顺水时,一场危机突然降临。
1984年春天,有消费者投诉,说吃了念棠感冒冲剂后出现皮疹。
开始只是个别案例,苏念棠并没有太重视。直到有一天,三家医院同时报告类似病例。
“立即停产!召回所有产品!”苏念棠当机立断。
整个药厂笼罩在紧张气氛中。工人们窃窃私语,担心药厂倒闭。
苏念棠组织技术团队连夜排查。原料、工艺、包装...每个环节都仔细检查。
“厂长,找到原因了!”第三天凌晨,质检科长兴奋地报告,“是这批金银花有问题!”
原来,为了降低成本,采购科从一个新供应商那里进了一批低价金银花。这批金银花农药残留超标,导致部分消费者过敏。
“立即终止与这个供应商的合作!”苏念棠下令,“所有召回产品集中销毁!”
这个决定让财务科长很心疼:“厂长,这批货值二十多万啊!”
“就是二百万也要销毁!”苏念棠态度坚决,“消费者的健康最重要!”
召回和销毁工作持续了一周。药厂损失惨重,资金链几乎断裂。
更糟糕的是,媒体开始报道这件事。《北京晚报》以《念棠感冒冲剂致消费者过敏》为题做了报道,药厂声誉一落千丈。
苏念棠没有逃避。她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坦诚问题,公布整改措施。
“我们将建立更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每批原料都要经过三道检测...”
她的诚恳态度赢得了部分消费者的理解。
但药厂的生存依然面临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