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部会议最终在激烈的争论中结束,未能就是否与联邦共享情报达成一致,但提高了“翡翠星带”驻防舰队的警戒等级,并授权封凛的“星尘”特遣队作为快速反应力量,前出至星带边缘的“铁砧”要塞驻防,密切监视任何异动。
封凛深知这已是目前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她雷厉风行,在会议结束后二十四小时内,便率领完成休整补充的“星尘”舰队,悄然抵达了位于帝国疆域最前沿的“铁砧”要塞。
这里与其说是要塞,不如说是一个巨大的人造星体,冰冷、坚硬,如同它的名字一样,扼守着通往“翡翠星带”核心区域的跳跃点。
四周是密集的小行星带和变幻莫测的离子风暴区,环境极其复杂。
甫一抵达,封凛便投入了高强度的工作:熟悉要塞防御体系,调整巡逻路线,与驻防舰队指挥官进行战术协同推演,并派出了大量侦察艇,如同撒出去的蛛网,严密监控着星带内的一切动静。
半个月过去,星带内异常平静。
但这种平静,反而让封凛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最为压抑。
果然,在第十七天,一艘伪装成民用科研船的侦察艇,在星带边缘一处重力异常区,发现了一个极其微弱的、非自然的能量信号源。信号断断续续,仿佛随时会湮灭在宇宙背景辐射中,但其编码模式极为特殊,与已知的任何帝国或联邦制式装备都不相符。
封凛接到报告,立刻亲自赶到要塞指挥中心。
“能定位吗?”她盯着信号分析面板,问道。
技术官额头冒汗:“信号太微弱,而且受到重力异常干扰,无法精确定位,只能大致圈定在一片直径约零点五光秒的区域内。”
那片区域遍布着密集的小行星和空间碎片,常规舰船极难深入。
“派出‘幽灵’小队。”封凛果断下令。“幽灵”是她麾下最精锐的特种侦察小队,擅长在极端环境下执行渗透和侦查任务。
三架经过特殊改装、具备极强隐形和机动性的小型侦察机,如同真正的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滑出要塞港口,融入了漆黑的星海,直奔信号源区域。
等待是漫长的。
封凛站在指挥中心的舷窗前,望着外面无尽的虚空。星带深处,巨大的气态行星反射着遥远恒星的光芒,勾勒出诡谲而壮丽的景象。但她无心欣赏,全部心神都系在那三架深入险境的侦察机上。
她知道,这微弱的信号,很可能就是揭开“深渊”阴谋的关键。
十个小时后,“幽灵”小队传回了第一段加密信息。
信息包经过多重压缩和伪装,内容触目惊心。
那不是简单的侦察报告,而是一段短暂截获的、经过高度加密的通讯残留信号,以及几张高分辨率成像照片。
照片显示,在几块巨大陨石拼接形成的天然掩体后方,隐藏着一个临时搭建的、技术含量极高的信号中转站!其设备风格与帝国和联邦的制式装备迥异,充满了某种冰冷的、非人的效率感。
而截获的通讯残留,经过要塞超级计算机的初步破译,指向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内容——他们在调试某种大型空间干扰装置的参数,目标直指“翡翠星带”内帝国与联邦控制区交界处的一处关键导航信标!
一旦那个导航信标被干扰或摧毁,途径该区域的舰船,尤其是大型运输舰和战舰,将极易迷失在复杂的重力场和离子风暴中,甚至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大规模航道瘫痪。届时,任何一点摩擦,都可能成为点燃两大势力战火的火星!
“立刻将情报加密,最高优先级,发送给军部统帅部及‘铁砧’要塞最高指挥官!”封凛声音冰冷,语速极快,“命令‘幽灵’小队继续监视,不要暴露,记录所有细节!”
“是!”
情报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帝国军部高层引发了轩然大波。证据虽然依旧间接,但指向性已经非常明确。马歇尔元帅力排众议,启动了与联邦方面的紧急秘密沟通渠道。
然而,就在帝国与联邦的外交官和军方代表还在为如何共享情报、协同行动而扯皮时,异变陡生!
“铁砧”要塞的远程预警雷达发出了凄厉的警报!一支规模不大、但全部由高速突击舰组成的、没有任何标识的舰队,如同鬼魅般从离子风暴区边缘跃出,以决死的姿态,直扑那个关键导航信标所在的空间站!
他们的目标明确至极——不是占领,而是摧毁!
“所有战斗单位,一级战备!拦截舰队,立刻出击!保护导航信标!”封凛的声音通过通讯频道传遍整个要塞,冷静得没有一丝波澜,但眼中已燃起冰冷的战火。
对方的行动比她预想的更快,更果决!这分明是调虎离山,或者说是……杀人灭口!企图在帝国和联邦反应过来之前,彻底坐实这场“意外”,挑起争端!
漆黑的星空中,帝国的拦截舰队与神秘的突击舰队猛烈交火,能量光束如同死神的镰刀,在虚空中交错纵横,爆炸的火光此起彼伏。
封凛站在指挥席上,紧紧盯着战术星图。她知道,真正的较量,此刻才刚刚开始。她必须挡住这支突击舰队,保住导航信标,为后方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否则,“翡翠星带”,乃至整个帝国的边境,都将陷入战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