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衍所指的入口,隐藏在骊山北麓一片茂密的灌木丛之后,是一处因年代久远和雨水冲刷而自然塌陷形成的裂隙,仅容一人匍匐通过。裂隙边缘散落着破碎的砖石和已经锈蚀不堪的金属工具残片,显然,在久远的过去,曾有盗墓贼试图从此处掘进,但似乎并未成功,反而可能触发了某种机关或遭遇了不测,留下了这个残破的入口。
一股混合着泥土霉烂、金属锈蚀和某种难以言喻的陈旧气息的阴风,从裂隙深处幽幽吹出,令人汗毛倒竖。
“从此处下,可避开陵墓正门最外层的‘流沙层’和‘连环弩阵’。”墨衍蹲在洞口,用一根细长的探杆伸入洞内,仔细感知着下方的结构和气息,“但此洞年代久远,内部结构极不稳定,且前人所遇之险,未必已完全消除。诸位务必紧跟我的脚步,我踩哪里,你们便踩哪里,绝不可妄动!”
他率先点燃一盏特制的、光线昏黄却能持久不灭的牛角灯,用嘴叼住,毫不犹豫地俯身钻入了那漆黑的裂隙。那灵动的师妹公输芷紧随其后,她手中握着一枚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药丸,似乎能一定程度上抵御洞内的污浊之气。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对陈叔达和阿原等人点了点头,第二个钻入洞中。陈叔达、阿原和四名暗卫依次鱼贯而入。
洞内狭窄而压抑,四周是粗糙的夯土和破碎的砖石,只能匍匐前行。空气污浊不堪,弥漫着浓重的土腥味和一种隐约的、令人不安的金属腥气(或许是水银蒸汽的微量挥发)。每前行一步,都有细碎的土石从头顶簌簌落下,仿佛整个洞穴随时都会再次坍塌。
墨衍在前方移动得极其缓慢而谨慎,他时常用手轻轻敲击周围的土壁,侧耳倾听回声,判断结构的稳定性;时而又用探杆小心翼翼地在身前地面试探,避免触发可能的陷阱。
前行了约莫十数丈,洞穴稍微宽敞了一些,可以勉强弯腰行走。也就在这时,墨衍突然停下脚步,灯光照向前方地面。
灯光下,赫然可见几具已经完全白骨化的尸骸!尸骸的姿态扭曲,有的伸着手臂似乎想向前爬,有的蜷缩成一团,身旁还散落着一些锈蚀的凿子、撬棍和一把已经烂掉的短弓。显然,这是一伙古代的盗墓贼,在此处遭遇了不测。
“是‘毒烟’。”公输芷蹲下身,用一根银针轻轻拨动白骨旁的泥土,银针瞬间变得乌黑。她低声道,“应该是触发了某种机关,释放了剧毒气体。年代久远,毒性已散,但残留的痕迹还在。大家小心,尽量不要吸入扬起的尘土。”
众人心中一凛,更加小心翼翼地从尸骸旁绕过。
又前行了一段距离,前方出现了一个较为开阔的、像是人工开凿后又坍塌的洞室。洞室一侧的土壁上,赫然有着一道深深的、非自然形成的裂痕,裂痕边缘焦黑,仿佛被巨大的力量冲击过。
“是‘伏火’!”墨衍脸色凝重地指着那道裂痕,“陵墓防御机关的一种,混合了易燃气体和粉末,遇明火即爆。这些盗墓贼应该是用火把照明,触发了机关。”他回头严厉地看了一眼众人手中的灯火,“我们的灯火是特制的,光弱而温,但即便如此,也需万分小心!前方可能还有残存的易燃物。”
气氛变得更加紧张。每一步都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就在即将穿过这片洞室时,位于队伍中段的一名暗卫,脚下似乎踩到了一块松动的石板,发出了“咔哒”一声轻响。
“别动!”墨衍厉声喝道,声音在洞中回荡。
所有人都瞬间僵住,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
然而,预想中的机关触发声并未传来。那似乎只是一个普通的松动石板。
虚惊一场。但所有人都感觉仿佛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墨衍示意众人原地等待,他独自上前,用探杆极其小心地检查了那片区域,最终松了口气:“没事,是虚惊。但大家要更加小心,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可能暗藏杀机。”
经过这段惊心动魄的穿行,前方终于出现了不同寻常的景象——盗洞似乎到了尽头,连接上了一条人工修建的、用青砖垒砌的甬道。甬道向下倾斜,深不见底,黑暗如同巨兽的口腔,散发着更加古老和阴森的气息。甬道两壁,隐约可见一些模糊的壁画痕迹,但年代久远,已难以辨认。
“我们到了。”墨衍停下脚步,声音低沉而严肃,“从这里开始,便是真正踏入始皇陵的地宫范围了。这条甬道,根据图卷推测,可能是通往陪葬坑或偏殿的‘黄泉道’支线。真正的危险,现在才开始。”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最后落在李世民脸上:“殿下,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李世民望着那深不见底的黑暗甬道,眼中没有丝毫退缩,只有如磐石般的坚定。他握紧了手中的剑柄,沉声道:
“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