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爬上蒲公英草原,小刺猬团团就背着妈妈缝的布口袋出门了。他的口袋是用云朵纺成的白布料做的,摸起来软乎乎的,妈妈说:“这口袋能装下你最宝贝的东西。”
团团早就想好了要装什么——他要装草原上最亮的露珠,装会唱歌的露珠草叶子,还要装一朵会跟着风转的小雏菊。他蹦蹦跳跳地走在草地上,刺尖挂着的晨雾还没散开,像给小刺猬穿了件透明的纱衣。
“先找露珠!”团团蹲在一片三叶草前,小心翼翼地用爪子捧着一颗圆滚滚的露珠。露珠里映着蓝天的碎片,还有团团圆乎乎的小鼻子,他刚要把露珠放进云朵口袋,手一抖,露珠“啪嗒”掉在草地上,顺着草茎滑进了泥土里,不见了。
“哎呀!”团团着急地扒拉泥土,可泥土里只有湿润的土粒,连露珠的影子都没有。他低头看了看云朵口袋,口袋里空空的,什么都没有。
“你在找什么呀?”一个细细软软的声音从口袋里飘出来。
团团吓了一跳,赶紧把口袋翻过来,只见一团比蒲公英绒毛还轻的透明雾气飘了出来,雾气里裹着一点点亮晶晶的光,像撒了把碎星星。“你是谁呀?怎么在我的口袋里?”
“我是‘无’精灵呀!”透明雾气转了个圈,变成了一个巴掌大的小娃娃,穿着用空气织成的白裙子,“刚才你掉了露珠,口袋里空出来一块‘没有’,我就住进来啦。”
团团歪着脑袋:“‘没有’也能住精灵吗?可我想装宝贝,不是装‘没有’呀。”
“‘没有’也很有用哦!”“无”精灵拉着团团的爪子,“跟我来,我带你看看‘没有’的魔法。”
他们先来到小溪边。小鱼泡泡正对着水面叹气,尾巴拍得水花四溅。“怎么啦?”团团问。泡泡噘着嘴:“我想玩吹泡泡,可我没有泡泡水,也没有小管子,什么都没有,玩不了。”
“无”精灵眨了眨眼睛,指了指溪边的芦苇。团团立刻明白了,他折了一根细细的芦苇杆,又从溪水里捧了些水,加了点岸边的肥皂水(昨天山羊奶奶洗过衣服的)。泡泡叼过芦苇杆,蘸了蘸肥皂水,轻轻一吹——一串亮晶晶的泡泡飘了起来,有的泡泡里还裹着小鱼吐的小水花,好看极了。
“你看!”“无”精灵笑着说,“因为泡泡‘没有’泡泡水,才会想办法用芦苇和溪水做;如果一开始什么都有,说不定就少了找东西的乐趣啦。”团团看着泡泡追着泡泡跑的样子,好像有点懂了。
他们又走到草原中央的老槐树下。小松鼠松松正坐在树洞里哭,爪子里攥着一个空松果壳。“我的松果都吃完了,冬天的粮食没有了,怎么办呀?”松松的眼泪滴在松果壳上,晕开小小的湿痕。
团团刚想把自己口袋里剩下的半颗松果给松松,“无”精灵却拉了拉他的刺。“你看树上。”团团抬头一看,老槐树的树枝上,藏着好几个还没成熟的青松果,青松果旁边还有几颗饱满的橡子——是去年秋天没掉下来的。
“松松,树上有青松果呀!”团团喊。松松抬起头,揉了揉眼睛:“可青松果还不能吃呀。”
“无”精灵说:“现在没有成熟的松果,你可以每天来给青松果浇水,等它们慢慢成熟呀。等冬天来的时候,你不仅有松果,还有照顾松果的快乐呢!”松松听了,立刻擦干眼泪,抱着小水桶去接溪水了。
太阳慢慢升到了头顶,团团的云朵口袋还是空空的,但他一点都不着急了。他跟着“无”精灵走到草原的尽头,那里有一片光秃秃的土地,连一根草都没有。
“这里什么都没有,好难看呀。”团团说。
“无”精灵蹲下来,抓起一把土:“这里现在没有草,没有花,但我们可以种呀。”她从口袋里(其实她没有口袋,只是从空气里)掏出一颗花种子,递给团团。团团把种子种进土里,浇上溪水。
“等春天来的时候,这里就会开出小花,长出小草,说不定还会有小蝴蝶来呢。”“无”精灵说,“你看,‘没有’不是坏事,‘没有’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变成‘有’呀。”
团团看着土里的种子,突然觉得,他的云朵口袋其实没有空。他装下了小鱼泡泡的笑声,装下了松松的希望,还装下了一颗会发芽的种子——这些都是“无”精灵帮他找到的宝贝。
傍晚的时候,团团背着云朵口袋回家了。妈妈问他:“宝贝,你装了什么好东西呀?”
团团笑着打开口袋,“无”精灵从口袋里飘出来,对着妈妈鞠了个躬,然后慢慢变成了一缕晚风,轻轻吹过蒲公英草原,把蒲公英的种子吹向了远方。
“妈妈,我装了‘没有’,但‘没有’里藏着好多好多‘有’呢!”团团拉着妈妈的手,指着窗外的星星,“你看,星星出来之前,天空是黑的,什么都没有,可星星一出来,就变得好漂亮啦!”
妈妈摸了摸团团的头,笑着说:“我的团团长大了,懂得了‘无’的魔法呀。”
那天晚上,团团做了个梦。他梦见自己的云朵口袋里装满了“没有”——没有开的花,没有成熟的果子,没有唱完的歌。但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口袋里的“没有”都变成了“有”:花开了,果子熟了,歌声也唱完了,还多了一只落在口袋上的小蝴蝶,翅膀上闪着和“无”精灵一样的光。
从那以后,团团再也不害怕“没有”了。他知道,“没有”不是结束,而是开始——就像春天没来的时候,草原是“没有”颜色的,但只要等一等,再动动手,“没有”就会变成最美的“有”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