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尘世惊鸿
第三章:县试惊芒
寅时刚过,临川县试考院外已是人影幢幢。春寒料峭,呵气成霜,却冻不住学子们眼中的期盼与焦灼。青衿长衫在熹微晨光中连成一片暗色的海,刘宇便立在这人海边缘,如一枚沉静的礁石。

王锴在一众拥趸的簇拥下姗姗来迟,锦衣狐裘,与周遭寒门学子的单薄形成鲜明对比。他目光扫过独立一旁的刘宇,嘴角扯出一抹冷哂,无声地比了个口型,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

“肃静!点名入场!”
胥吏高亢的唱名声划破黎明。考生们鱼贯而入,经过严格的搜检。当刘宇踏入那以木栅隔开,仅容一桌一凳的狭窄号舍时,他察觉到一道不善的目光自身后扫过——是王锴安排在同一排号舍的人。果然,对方在经过他桌案时,袖袍似无意地拂过,些许细碎的沙尘飘落在他砚台四周。

低级,却有效。若研磨时混入杂质,墨汁凝滞,势必影响书写心境。
刘宇神色未变,只默默取出备用清水,仔细清理砚台。心,如同被投入石子的古井,微澜之后,复归澄澈。

辰时正,鼓响三通,考题高悬。
策论题出自《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此题深奥,关乎性命天道,极易流于空泛玄谈。

考场内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和焦虑的叹息。王锴亦是眉头紧锁,显然此题超出了他熟悉的经义范围。
刘宇闭目凝神,将周遭一切杂音摒弃。考题在他心中回响,“危”、“微”、“精一”、“执中”……这些字眼不再仅是文字,开始在他意念中舞动起来。

“人心惟危”——如同舞者立于高台,四周是万丈深渊,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那是种极致的动态平衡与危机感。

“道心惟微”——则如呼吸最细微的吐纳,肌肉最精妙的控制,是内在感知的极致敏锐。

“惟精惟一”——是千锤百炼,将无数复杂动作化入骨髓,最终万法归一的纯粹。

“允执厥中”——便是那完美的平衡点,是舞姿定格时撼人心魄的稳定与和谐,不多一分,不少一毫。

一种前所未有的通透感席卷全身。他豁然开朗,这篇策论的骨架,便是演绎这从“危微”到“执中”的升华过程!如同编排一场完整的舞蹈,从最初的彷徨试探,到中间的专注锤炼,直至最后的圆满定格。

他睁开眼,眸中光华内蕴。提笔,蘸墨,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感。体内那丝气感,此刻不再微弱,而是随着他的心意流转,悄然汇入笔尖。
下笔千言,如有神助。他将对舞蹈之道的领悟,尽数化入经义阐释之中。文章结构如精心编排的舞段,层层递进;气势如连绵的舞姿,时而低回宛转,剖析“危微”之象,时而高亢激昂,阐述“精一”之要;最终归于“执中”的圆满与磅礴。字里行间,一股灵动而坚韧的“意”透纸而出。
他完全沉浸在这种奇妙的“创作”状态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周遭,甚至忘记了这是在决定命运的科举考场。笔下的文字仿佛拥有了生命,在起舞,在歌唱。
就在文章即将收尾之际,他周身那流转的文气似乎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峰值,与天地间某种无形的律动产生了刹那的共鸣。

“嗡……”
一声极其轻微的震鸣,仿佛源自虚空。以刘宇的号舍为中心,一股清灵之气悄然荡开,如春风拂过冰面。邻近几个正因文思枯竭而焦躁抓挠、气息紊乱的考生,被这股清气一扫,竟莫名的心头一静,那股无名的燥火被悄然抚平,纷乱的思绪似乎也清晰了几分。他们讶异地抬头四顾,却不知变化从何而来。
高坐明伦堂上主持县试的学政大人,是一位面容清癯、目光深邃的中年官员。他正端茶欲饮,动作却猛地一顿,犀利的目光瞬间投向考棚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异。
学政“这是……文心萌动,气韵自生?竟能微感外境,抚平躁意?”

他放下茶盏,低声对身旁的副手道,“去查查,甲字柒叁号,是何人?”
副官领命而去,很快回报:“回大人,是学子刘宇,字清晏。”

学政“刘宇……刘清晏……”
学政默念着这个名字,目光再次投向那片考棚,若有所思。
放榜那日,县衙照壁前人声鼎沸。
王锴挤在人群最前,目光死死盯住榜文,从后往前,心跳如鼓。然而,越往前看,他脸色越是苍白。没有,一直没有他的名字!直到目光触及最顶端——
鲜红的朱砂,遒劲的笔力,赫然写着三个字:刘宇!
“案首……是刘宇!”
“竟是那个刘清晏!”
惊呼声、赞叹声、议论声轰然炸开。
王锴如遭雷击,僵立当场,脸上血色尽失,耳边嗡嗡作响,周围的一切声音都变得模糊不清。他死死攥紧拳头,指甲深陷入掌心,却感觉不到丝毫疼痛。败了?他竟真的败给了那个他从未放在眼里的“异类”?

人群之外,一架看似普通的青篷马车静静停驻。车窗帘幕微掀,露出一双温润却难掩贵气的眼眸,正遥望着榜单下那个接受着众人复杂目光洗礼的青衫少年。少年身姿挺拔,面容平静,并无多少狂喜,仿佛这一切理所应当。
李瑾“刘清晏……”
车中人低声咀嚼着这个名字,嘴角泛起一丝极淡的笑意,
李瑾“临川这小地方,倒是出了尾有趣的潜龙。” 帘幕落下,马车悄然驶离喧嚣。

刘宇立于榜下,感受着四面八方投来的目光——惊羡、嫉妒、探究、敬畏。他微微仰头,看向更高远的天空。县试案首,只是起点。江州府学,乃至更广阔的天地,正等待着他。

他的“文道”,于此初露锋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