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暗影之镰与傀儡丝线
视角一:李慕婉 - 策略的反思与升华
通过精神网络,李慕婉如同亲临其境般“观看”了一次次资源采集行动的回传记录。起初,她为部队获取了宝贵资源而感到欣慰,但渐渐地,一种不适感在她心中滋生。
她看到,一支工蜂小队在一颗富含稀有金属的星球上,如同蝗虫过境,将所有能触及的资源吞噬一空,留下满目疮痍。
虽然避开了人类重兵把守的核心矿区,选择了相对偏远的附属部落区域,但那种竭泽而渔式的掠夺,以及过程中对任何敢于反抗的原住民(哪怕只是象征性的)的无情屠戮,让她仿佛看到了虫族过往历史的缩影——纯粹依靠本能与暴力,留下一片片死寂的星域,也积累了无数不死不休的仇恨。
“我们需要的只是资源,而非毁灭。”李慕婉在王座室内,对着五位将军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如此掠夺,动静太大,效率也未必最高。每一次扫荡,都像是在黑暗的森林里点燃篝火,告诉所有猎人我们的位置。”
灵语·瑟恩立刻理解了她的意思:“吾皇睿智。以往我们力量鼎盛时,自然无惧。但如今我们尚在恢复期,确实需要更……精巧的手段。”
暗翼·泽拉图冰冷的声线响起:“吾皇的意思是,从明抢,转为暗夺?”
“不止是暗夺。”李慕婉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她结合了传承记忆中的某些零星记载,以及自己作为人类时的认知,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构想,“我们要的,是可持续的掠夺。”
她开始阐述她的新策略:
1. 目标选择:依旧避开人类防御严密的中心星球,但不再仅仅寻找无主或防御薄弱的荒芜之地,而是精准定位那些资源丰富、但自治度较高、与人类核心势力联系相对松散的人类殖民星球或附属种族星球。
2. 斩首与控制:不再进行大规模登陆战。由泽拉图、戮戈等高端战力组成精锐小队,执行精准斩首行动,迅速清除星球的实际掌控者、强力反抗者以及通讯中枢的关键人物。
3. 傀儡政权:随后,由灵语·瑟恩主导,利用虫族强大的精神控制能力,挑选并控制该星球上具有一定威望和管理能力的次级官员或当地种族首领,将其转化为绝对服从的“代理人”或“傀儡”。
4. 伪装运营:傀儡政权将对外维持一切正常的假象。定期向人类上级发送“一切平安”的报告,继续组织原住民进行资源开采、农业生产等日常活动。而实际上,开采出的绝大部分珍贵资源,将被秘密转运至虫族巢穴。
5. 劳动力转化:原住民不再是被清除的对象,而是被蒙在鼓里的“免费劳动力”。他们为了自己的“家园”和“生活”而工作,却不知辛勤的果实早已被暗中窃取。
“这样一来,”李慕婉总结道,“我们不仅能持续获得资源,极大降低了暴露风险,还能有效利用本土力量,避免了直接管理和镇压可能带来的更大麻烦。如同在敌人身上插入一根吸血管,悄无声息地壮大自己。”
五位将军听完,眼中都爆发出精光。这种策略,充满了诡诈与智慧,与虫族以往的风格大相径庭,却无比契合他们目前隐藏发展的需求。
场景:代号“影镰”的首秀
目标选定为一颗名为“凯拉Ⅲ号”的农业与矿业混合星球。该星球盛产一种对生物进化有微弱促进作用的本土作物“晶穗谷”,同时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氪金石”矿脉。它隶属于一个边缘的人类商业联盟,防御力量一般,自治权较大。
行动开始。
暗翼·泽拉图如同真正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潜入星球总督府,在目标享受晚宴时,于众目睽睽之下(却无人能察觉)割断了总督及其护卫队长的喉咙。
与此同时,戮戈·卡萨斯和炎骸·凯因斯以雷霆之势,摧毁了星球唯一的星际通讯基站和驻扎的少量守备舰队指挥部,过程短暂而猛烈,未引起大面积恐慌。
灵语·瑟恩随即入场,他找到了星球上地位仅次于总督的矿业总监——一个贪婪且怯懦的家伙。强大的精神力轻易摧毁了他的意志,将其转化为眼神略显呆滞,但对虫族唯命是从的傀儡。
坚壁·莫格则坐镇外围,拦截并悄无声息地消灭了任何试图逃离星球报信的零星船只。
整个过程耗时不到一个标准地球日。
很快,“凯拉Ⅲ号”星球一切照旧。矿业总监“代理”星球事务,向商业联盟发送了“总督突发疾病身亡,由自己暂代职务,一切生产正常”的报告。晶穗谷继续生长,氪金石矿坑日夜不休,工人们依旧为了薪水劳作,开采出的晶穗谷和氪金石被正常运往仓库。
但没有人知道,在深夜,隶属于矿业总监的“私人运输队”会将仓库中超过七成的珍贵资源,秘密运往指定的太空坐标,由隐形的虫族运输单位接收,然后悄然离去。
李慕婉通过精神网络,看着“凯拉Ⅲ号”星球表面上平静,暗地里资源却源源不断汇入巢穴的景象,心中并无喜悦,只有一片冰冷的清明。
她知道,这种方法同样残酷,它剥夺了星球居民努力的成果,甚至可能在未来引发更严重的人道灾难。但相比于直接的屠杀与毁灭,这已经是她在残酷现实下,所能做出的、相对“温和”的选择。
“生存的形态,从来不止一种。” 她低声自语,额前的触角微微闪动,“暴力是其中最直接,但也最低效的一种。真正的强大,在于掌控规则,利用规则,甚至……成为规则本身。”
虫族的掠夺之镰,从此藏于暗影,系上了无形的傀儡丝线。一场更为隐蔽、也更为致命的生存竞赛,悄然拉开了序幕。
---
(第十一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