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锦绣暖庭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一章 暮春巷陌,绣线遇清风

锦绣暖庭

永熙十三年,暮春。

京城南锣鼓巷的青石板路被一场夜雨润得发亮,巷口的老槐树落了满地细碎的白花瓣,风一吹,便跟着行人的衣角打转。沈暖提着一个竹编食盒,脚步轻缓地走在巷子里,素色布裙的裙摆扫过花瓣,带起一阵淡淡的槐花香。

她要去巷尾的“苏记布庄”,找好友苏眉娘。

沈暖本是书香世家的姑娘,父亲曾是国子监助教,可惜三年前一场意外,父亲撒手人寰,家中产业又遭族人觊觎,没几年便败落下来。如今她住在城郊一间小院落里,靠替人绣些荷包、帕子维持生计。苏眉娘是她的发小,家里开着布庄,性子爽朗,这些年一直帮衬着她。

“暖暖!你可算来了!”

刚到“苏记布庄”门口,布庄的木门就被从里面拉开,苏眉娘穿着一身水绿色的襦裙,脸上带着雀跃的笑,伸手就接过沈暖手里的食盒,“我跟你说,昨天我进了一批新的蜀锦,颜色亮得很,正想让你看看能不能用在新的绣样上。”

沈暖笑着点头,跟着苏眉娘走进布庄。店里的伙计正在整理货架,见了沈暖,都恭敬地喊了声“沈姑娘”。沈暖颔首回应,目光扫过货架上的布料——从素净的棉麻,到华贵的丝绸,再到花色各异的织锦,琳琅满目,却都摆放得整整齐齐,透着一股井然有序的雅致。

“你看这个。”苏眉娘拉着沈暖走到最里面的货架前,从上面取下一匹蜀锦。锦缎是淡淡的藕荷色,上面织着暗纹的缠枝莲,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触手丝滑,是上等的好料子。

沈暖伸出指尖,轻轻抚过锦缎表面,眼底泛起一丝惊艳:“这蜀锦的质地真好,用来绣‘四季花卉’的荷包,定是好看的。”

她最近在琢磨一套新的绣样,是“四季花卉”系列,春有山茶,夏有芙蕖,秋有桂子,冬有寒梅,若是用这藕荷色蜀锦做底,再用金线勾勒花茎,绣出来的荷包,定能引得京中闺秀喜欢。

“我也是这么想的!”苏眉娘一拍手,眼睛亮了,“暖暖,你说我们干脆合伙开一间绣坊怎么样?我出本金和店面,你出绣样和手艺,赚了钱我们对半分。你总替人绣东西,赚的都是辛苦钱,哪有自己当掌柜的自在?”

沈暖闻言,指尖微微一顿,眼底闪过一丝犹豫。

开绣坊是她曾有过的念头,可如今家中只有她一个人,无依无靠,开绣坊要应对的事情太多,她怕自己应付不来。

苏眉娘看出了她的顾虑,握住她的手,语气诚恳:“暖暖,我知道你担心什么。但你放心,店面我已经看好了,就在隔壁巷的‘福安巷’,不大,但地段好,来往的都是些有钱的太太小姐。而且有我在,外面的杂事我来应付,你只需要安心做你的绣活,设计你的绣样就好。我们俩一起,肯定能把绣坊开起来!”

沈暖看着苏眉娘真诚的眼神,心里一阵温暖。这些年,若不是眉娘帮衬,她不知道要多走多少弯路。她深吸一口气,眼底的犹豫渐渐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坚定:“好,眉娘,我们一起开绣坊。”

“太好了!”苏眉娘兴奋地抱住她,“等下我就带你去看店面,我们尽快把事情定下来!”

两人正说着,布庄的门忽然被推开,一阵清风裹挟着槐花香吹了进来,伴随着伙计恭敬的声音:“萧大人,您来了。”

沈暖下意识地转头望去,只见门口站着一个身着青色常服的男子。男子身姿挺拔,肩宽腰窄,墨发用一根玉簪束起,面容清俊,眉眼间带着一丝淡淡的疏离,却丝毫不减其风华。他的目光扫过店内,最后落在沈暖身上,微微停顿了一下,随即又移开,落在苏眉娘身上,语气平淡:“苏掌柜,前日订的那批素色棉布,可准备好了?”

是萧景渊。

沈暖的心跳微微漏了一拍。

她认识萧景渊,或者说,整个京城的人都认识他。萧氏一族是京城望族,萧景渊是萧家大房的嫡子,年少成名,二十岁便考中进士,如今不过二十五岁,已官拜从三品户部侍郎,是京中最炙手可热的青年才俊。

沈暖曾在父亲的旧友家中见过他一次,那时她还是个懵懂的小姑娘,只记得他坐在角落里,安静地看书,周身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晕,让人不敢轻易靠近。后来家道中落,她便再也没有机会接触到这样的人物,没想到今日会在“苏记布庄”偶遇。

苏眉娘显然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萧景渊,愣了一下,随即笑着上前:“萧大人,您订的棉布已经准备好了,我这就让伙计给您包起来。”

萧景渊点了点头,目光再次不经意地扫过沈暖。这一次,他的目光停留得稍久了些——女子穿着一身素色布裙,头发用一根简单的银簪束起,面容清秀,眉宇间透着一股温婉通透的气质,尤其是她的眼睛,像浸在清泉里的黑曜石,干净而明亮。方才她与苏眉娘说话时,眼底带着一丝雀跃的光,此刻看向他,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局促,像只受惊的小鹿。

萧景渊的心底,忽然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很淡,却很清晰。

“萧大人,您的棉布包好了。”伙计将包好的棉布递过来,打断了萧景渊的思绪。

萧景渊收回目光,接过棉布,对苏眉娘微微颔首:“有劳苏掌柜。”说完,便转身离开了布庄。

直到那道青色的身影消失在巷口,沈暖才轻轻松了口气,手心不知何时竟沁出了一丝薄汗。

“暖暖,你怎么了?脸都红了。”苏眉娘注意到她的异样,打趣道,“难道你认识萧大人?”

沈暖摇了摇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避开她的目光:“不认识,只是听说过萧大人的名声,有些紧张罢了。”

苏眉娘笑了笑,也没再多问,拉着她的手:“走,我们去看店面!”

两人离开布庄,沿着青石板路往“福安巷”走去。暮春的阳光正好,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沈暖走在苏眉娘身边,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地想起刚才萧景渊的样子——他的眼神,他的气质,还有他身上那股淡淡的墨香,都让她有些心神不宁。

她甩了甩头,试图将这些思绪抛开。萧景渊是高高在上的户部侍郎,而她只是一个家道中落的孤女,两人之间隔着云泥之别,今日不过是偶然相遇,往后怕是再无交集。她现在要做的,是和眉娘一起,把绣坊开起来,好好生活。

很快,两人就到了“福安巷”。巷子里很安静,两侧大多是些精致的小铺子,有卖胭脂水粉的,有卖玉器首饰的,还有卖点心的,透着一股雅致的气息。苏眉娘指着巷子中间一间铺面:“就是这里了。”

沈暖抬头望去,只见铺面的门脸不大,大约两丈宽,门口挂着一块空置的木牌,门框是原木色的,透着一股古朴的气息。走进铺子里,里面是一间宽敞的屋子,地面铺着青石板,墙壁刷得洁白,靠窗的位置还有一张小桌,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桌上,温暖而明亮。

“怎么样?”苏眉娘看着她,眼里满是期待,“这里地段好,租金也合理,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可以用来放布料和绣活,也可以住人。”

沈暖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巷景,嘴角扬起一抹温柔的笑:“很好,这里很适合开绣坊。”

“那我们就定下来了!”苏眉娘兴奋地说,“明天我就去跟房东签契约,再请人来打扫装修,争取早日开张!”

沈暖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她仿佛已经看到,不久后,这间铺子里挂满了她绣的荷包、帕子、屏风,京中的太太小姐们在这里挑选绣品,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铺面。

夕阳西下时,沈暖才告别苏眉娘,提着空食盒往城郊的小院走去。路过南锣鼓巷的老槐树下时,她忽然看到地上有一枚玉簪——玉簪是羊脂白玉的,上面雕刻着简单的兰花纹路,质地温润,正是方才萧景渊束发用的那枚。

想来是他刚才路过这里时,不小心掉落的。

沈暖弯腰捡起玉簪,指尖触到玉簪的温度,心里又泛起一丝局促。她拿着玉簪,站在槐树下,犹豫着要不要去找萧景渊归还。可萧府在城东的贵人区,离这里很远,而且她一个孤女,贸然去萧府,怕是会引人非议。

就在她犹豫之际,一阵马蹄声传来。沈暖抬头望去,只见一辆青色的马车从巷口驶来,马车的车帘掀开,露出一张清俊的脸——正是萧景渊。

马车在她面前停下,萧景渊看着她手里的玉簪,眼底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开口,语气比刚才在布庄时温和了些:“这玉簪,是姑娘捡到的?”

沈暖点了点头,双手捧着玉簪递过去,声音轻柔:“是,方才在槐树下捡到的,想必是萧大人掉落的。”

萧景渊接过玉簪,指尖不经意地触到她的指尖,两人都微微一顿。沈暖的指尖微凉,带着一丝绣线留下的薄茧;萧景渊的指尖温热,带着一丝墨香。

“多谢姑娘。”萧景渊收回手,将玉簪重新束在发间,目光落在她身上,语气诚恳,“不知姑娘芳名?家住何处?改日我定当登门道谢。”

“大人不必客气,举手之劳而已。”沈暖避开他的目光,轻声道,“民女沈暖,家住城郊望溪村,不敢劳烦大人登门。”

说完,她微微屈膝行了一礼,转身便要离开。

“沈姑娘。”萧景渊忽然开口叫住她,“听闻姑娘要与苏掌柜合伙开绣坊?”

沈暖脚步一顿,有些惊讶地回头看他:“大人怎么知道?”

萧景渊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目光落在她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方才在布庄,偶然听到你们说话。祝姑娘绣坊开张顺利,生意兴隆。”

说完,他便吩咐车夫驾车,马车缓缓驶离了巷口。

沈暖站在槐树下,看着马车远去的方向,心跳又开始不受控制地加速。她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指尖,仿佛还残留着刚才触碰到他指尖时的温度。

暮春的风再次吹过,槐花瓣落在她的发间,带着一丝淡淡的清香。沈暖深吸一口气,转身继续往家的方向走去。她不知道,这场暮春巷陌里的偶遇,这枚失而复得的玉簪,会是她与萧景渊缘分的开始,也会是她人生中一场锦绣良缘的序幕。

锦绣暖庭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 灯映绣线,暗生温软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