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像老槐树下的流水,悄无声息地漫过了三个春秋。
我蹲在石阶上翻晒新收的槐米,阳光把米粒晒得透亮,风一吹,满院都是清甜的香气。
墨漓从镇上回来,手里拎着个油纸包,刚进门就扬了扬。
“猜猜我带了什么?”
我抬头看他,见他打开纸包,里面是两块油亮的桂花糕,正是当年我们说好要去江南吃的那种,软得能掐出水来。
“你怎么想起买这个?”
我咬了口糕,甜意从舌尖漫到心里。
他坐在我身边,帮我把散落的槐米拢到竹匾里。
“昨天去镇上,见点心铺新做的,就想着你肯定喜欢。”
说话间,院外传来脚步声,是镇里的小虎子,手里攥着个布包,跑得满头是汗。
“许姐姐,墨大哥,我娘让我送新蒸的槐花糕来!”
我接过布包,温热的香气裹着水汽扑过来。
小虎子盯着竹匾里的槐米,眼睛亮晶晶的。
“许姐姐,今年还会给我们做槐米香囊吗?去年的我还挂在床头呢!”
墨漓笑着揉了揉他的头。
“当然做,等这槐米晒透了,就让你许姐姐给全村的孩子都做一个。”
小虎子欢天喜地地跑了,我看着墨漓,忍不住笑。
“你倒会替我做主。”
他拿起一粒槐米,放在我手心。
“谁让我家阿昕的手艺最好?再说了,你看镇上的日子,多好。”
是啊,多好。
这三年里,再也没有蛊影阁的踪迹,邻县的村子也恢复了安稳。
每到槐花盛开的季节,大家会摘了槐花来我家,有的要做槐花饭,有的要酿槐花酒,热热闹闹的,像极了阿婆还在时的模样。
入秋的时候,张婶突然拉着我的手,神神秘秘地说。
“昕丫头,我看墨公子对你这么好,你们也该办喜事了。”
我脸一红,刚要开口,就见墨漓从外面回来。
手里拿着个小木盒,竟像是早就知道张婶的话一般,径直走到我面前,打开盒子。
里面是一支银簪,簪头雕着小小的槐花,花瓣上还缀着颗细小的珍珠。
“阿昕。”
他的声音有些发紧,却格外认真。
“当年在邻县的山洞外,我就想着,等把所有事都解决了,一定要娶你。现在,虫蜕安稳,村民平安,我想……”
我打断他,笑着点头,眼泪却忍不住落下来。
“我愿意。”
婚礼办得很热闹,全村的人都来帮忙。
张婶给我梳了发髻,插上那支槐花簪。
村里的妇人帮我缝了红嫁衣,上面绣满了槐花。
小虎子和其他孩子围着院子跑,手里拿着撒花的竹篮。
墨漓穿着红色的喜服,站在老槐树下等我,阳光落在他身上,温柔得不像话。
拜堂的时候,我看着他,忽然想起第一次在螭晦村遇到他的模样。
那时他穿着灰布长衫,站在槐树下,手里拿着画具,眼神清亮。
谁能想到,后来我们会一起解蛊、一起追凶,一起走到今天。
晚上,宾客散去,墨漓坐在我身边,帮我把头上的簪子取下来,轻声说。
“阿昕,你还记得我们说要去江南吗?等开春,我们就去,带你看江南的槐花,吃最地道的桂花糕。”
我靠在他肩上,闻着他身上淡淡的槐花香,轻声应着。
“好啊,不过要带上张婶他们做的槐花酱,江南的点心配着咱们村的酱,肯定更好吃。”
他笑起来,把我搂得更紧。
“都听你的。”
窗外,老槐树的叶子在月光下轻轻摇晃,风里带着槐花的余香。
我摸了摸怀里的槐米袋,那是三年前墨漓缝给我的,我一直带在身边。
现在,袋子里又多了一样东西,是墨漓昨天给我的,一枚小小的银戒指,上面刻着我们的名字。
我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或许还会有风雨,但只要有墨漓在,有槐花香在,有村里的这些人在,我就什么都不怕。
就像阿婆说的,平安就好。
而现在,我不仅有平安,还有爱我的人,有安稳的家,有满院的槐花香,这便是最好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