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梧桐叶隙,在A大教学楼的走廊上洒下斑驳的光影。沈知夏抱着厚厚的《犯罪心理学》教材,脚步匆匆地往阶梯教室赶,怀里还揣着一个记满了字的笔记本——封面上画着个简笔小人,小人头顶写着“林野专属破案笔记”,笔画稚嫩却透着认真。
昨天聚餐时林野那句“以后你就是编外顾问”还飘在耳边,沈知夏越想越觉得不能只靠“随口一提”帮他,得真真正正学点有用的东西。前几天刷选课系统时,她一眼就盯上了这门由政法大学退休教授开设的“罪案心理学”选修课,特意抢了个前排座位,就盼着能从课堂上学点干货,回头讲给林野听。
推开阶梯教室的门,里面已经坐了不少人,大多是法学和刑侦相关专业的学生,也有几个跟她一样抱着“帮对象查案”念头的女生。沈知夏找了个第三排靠窗的位置坐下,刚把笔记本摊开,旁边就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知夏?你怎么也来上这课?”
抬头一看,是同专业的室友苏晓,手里还拿着一杯热奶茶,递过来一根吸管:“我还以为你整天围着你家林警官转,没空来蹭课呢。”
“就因为他是警察,我才来学的。”沈知夏接过奶茶,戳开吸管喝了一口,笑着晃了晃手里的笔记本:“想多学点开窍,以后他查案遇到难题,我还能当个‘场外指导’。”
苏晓凑过来看了眼笔记本上的字,忍不住笑出声:“行啊沈知夏,这都开始做‘破案笔记’了,以后说不定能当法医或者侧写师呢!”
两人正说着,教室前排突然静了下来。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老人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杯,正是这门课的主讲人——张教授。张教授往讲台上一站,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洪亮:“今天咱们不讲理论,就聊一个实际案例——激情杀人。”
黑板上“激情杀人”四个字刚写好,下面就有人小声议论起来。张教授敲了敲黑板,继续说道:“上周市局破获的‘画室女尸案’,大家应该都听说了吧?凶手是死者的供货商,因经济纠纷临时起意行凶,这就是典型的激情杀人。”
“画室女尸案”这几个字一出口,沈知夏瞬间坐直了身子,手里的笔也顿住了——这正是林野他们刚破的案子!她赶紧把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笔尖悬在纸上,耳朵竖得高高的,生怕漏了一个字。
“激情杀人的核心是什么?是‘临时起意’,但这‘临时’不是毫无征兆的。”张教授走到教室中间,指着PPT上的案例分析:“这类凶手通常有三个特征:第一,情绪控制能力差,容易被激怒;第二,作案前有明显的矛盾激化过程,比如争吵、威胁;第三,作案工具多为现场获取,不会提前准备。”
沈知夏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着,笔尖划过纸面沙沙作响:“1. 情绪控制差;2. 矛盾激化;3. 现场取工具。”写着写着,她突然想起林野跟她说过的细节——案发当天,凶手和死者在画室里吵了很久,最后凶手拿起画架上的美工刀动了手,完全符合张教授说的三个特征。
“大家可以讨论一下,怎么从现场痕迹判断是不是激情杀人?”张教授话音刚落,教室里立刻热闹起来。苏晓凑过来,压低声音问:“知夏,你家林警官没跟你说过这个案子的细节吗?快跟我讲讲,凶手到底是怎么被抓住的?”
“是靠颜料。”沈知夏下意识地开口,又赶紧捂住嘴,想起案件细节不能随便透露,只好含糊道:“就是现场留下了线索,他们顺着线索查到的。”说着,又低头看向笔记本,想起林野说过,凶手一开始不承认,直到技术组查出颜料里的罕见矿物,才松了口。
“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后排一个男生站起来,声音响亮:“我觉得可以看凶手的逃跑路线!激情杀人的凶手慌不择路,逃跑路线会很混乱,不像预谋杀人那样有计划!”
“说得对,但还有一点更关键。”张教授点点头,又补充道:“看嫌疑人的供述!激情杀人的嫌疑人,在审讯时会反复强调‘我不是故意的’‘当时太生气了’,会把责任推给情绪,而预谋杀人的嫌疑人,要么沉默,要么编造谎言。”
沈知夏握着笔的手顿了顿——陆沉州审讯凶手的时候,凶手是不是也这么说的?林野跟她提过,陆队审案子特别厉害,几句话就戳破了凶手的伪装,现在想来,应该是抓住了激情杀人凶手的心理弱点。
她赶紧在笔记本上又添了一句:“审讯时关注嫌疑人对‘情绪’的表述,激情杀人者常强调‘非故意’。”写完,又想起之前林野办的“校园闹鬼案”,虽然不是杀人案,但嫌疑人是学生,情绪肯定也不稳定,要是以后遇到类似的案子,是不是也能从情绪入手突破?
越想越觉得这门课没白来,沈知夏的笔写得更快了,连教授举的其他案例也一一记下来,还在旁边画了小问号——比如“激情杀人会不会有第二次?”“怎么区分激情杀人和伪装激情的预谋杀人?”,打算回去问林野。
课程后半段,张教授让大家分组讨论“如何预防激情杀人”。沈知夏和苏晓分到一组,苏晓皱着眉说:“这怎么预防啊?情绪上来了谁能控制得住?”
“我觉得可以提前发现矛盾。”沈知夏托着下巴,认真地说:“就像画室那个案子,如果有人早点发现凶手和死者的矛盾,及时调解,说不定就不会出事了。”说着,又想起林野——他每天要接触那么多案子,遇到那么多有矛盾的人,会不会也有危险?心里突然揪了一下,赶紧在笔记本最后写了一句:“提醒林野出警时注意安全,别被情绪激动的嫌疑人伤害。”
下课铃响的时候,沈知夏的笔记本已经写满了半本,密密麻麻的字里还夹着几个简笔画——画着颜料管代表“画室案”,画着小幽灵代表“闹鬼案”,一目了然。张教授走之前,特意看了她一眼,笑着说:“这位同学笔记记得很认真,看来是真对这门课感兴趣。”
沈知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把笔记本小心翼翼地收进包里,跟苏晓一起走出教室。刚到楼下,就看到林野的身影——他穿着警服,站在梧桐树下,手里拿着一个保温桶,看到她就挥手:“知夏!我来接你吃饭!”
沈知夏心里一暖,跑过去挽住他的胳膊,献宝似的把笔记本递给他:“林野,你看!我今天上了‘罪案心理学’选修课,学了激情杀人的知识,还记了笔记,以后你查案我就能帮上忙了!”
林野接过笔记本,翻开一看,里面的字工工整整,还标了重点,忍不住笑了:“我们知夏真厉害,都成小老师了!快给我讲讲,今天学了什么?”
“你听我说啊……”沈知夏拉着他往食堂走,一边走一边讲张教授说的激情杀人特征,讲审讯时的技巧,讲自己想到的疑问。林野耐心地听着,时不时点头,眼里满是宠溺:“我们知夏说得都对,这些知识确实有用,下次审嫌疑人,我就试试你说的方法。”
“真的吗?”沈知夏眼睛一亮,又想起什么,拉着他的手认真地说:“还有,张教授说激情杀人的嫌疑人情绪不稳定,你以后遇到这种人一定要小心,别靠太近。”
“知道了,我的小顾问。”林野揉了揉她的头发,把保温桶递给她:“给你带了排骨汤,补补脑子,好继续给我当‘场外指导’。”
阳光透过树叶,落在两人身上,沈知夏捧着温热的保温桶,看着林野的笑脸,心里甜甜的——原来喜欢一个人,就是想变成更好的人,想跟他一起面对所有难题,哪怕只是给他递一句提醒,记一本笔记,也觉得很幸福。
她低头喝了一口汤,偷偷在心里说:林野,以后你的案子,我陪你一起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