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军事战争小说 > BattleBrook地面之役
本书标签: 军事战争  机甲  架空世界   

第十三章 密克罗尼西亚海战

BattleBrook地面之役

2053年1月12日,12:15 密克罗尼西亚补给岛附近海域,“京城”号航母指挥塔

李振军的手指在战术沙盘上反复摩挲,指尖的温度几乎要穿透全息投影中密克罗尼西亚岛的虚拟模型。“沪淞”号传回的最新战报就悬浮在沙盘旁——布鲁克1艘反重力战舰、1艘反重力海上平台正以30节的速度逼近,4台木卫一机甲已展开防空阵型,2台木卫二、1台木卫三组成的攻坚集群在平台甲板上蓄势待发,甚至能通过雷达信号捕捉到它们肩部激光炮充能的脉冲波纹。

“司令,川崎队长请求出击!”通讯官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沉思,“歼J-45编队已完成挂载,随时可拦截Uranus-3战机。”

李振军没有立刻应答,而是调出塞班岛战役的复盘数据——当时地联舰队固守塞班岛近海,却被布鲁克的机甲集群突破防线,最终不得不弃岛突围,损失了3艘驱逐舰。如今敌人的装备更甚从前:反重力战舰的激光主炮射程比塞班岛之战时远了8公里,木卫三的量子雷达能穿透10米岩层,常规守岛战术无异于以卵击石。

“告诉川崎,暂缓出击。”李振军突然转身,目光扫过指挥塔内的参谋团队,“传我命令:放弃‘以岛为核心’的防御部署,改用‘围魏救赵’战术。”

参谋们瞬间愣住——这意味着要主动让出部分海域,将阻击舰队作为诱饵,赌布鲁克会因后方威胁回援。李振军走到沙盘前,用激光笔在马绍尔群岛最北部画了一个圈:“第一,命川崎一秀率‘忍士’编队,驾驶20架歼J-45重点拦截Uranus-3,优先摧毁敌人的空中侦察能力,为后续埋伏舰队争取隐蔽时间;第二,‘青威’号、‘长崎’号、‘凤山’号组成正面阻击舰队,由‘青威’号舰长赵卫国统一指挥,采用‘机动规避+主炮牵制’战术,务必拖延敌人推进速度,且战且退,吸引其全部注意力;第三,‘新德里’号海上平台舰随阻击舰队行动,萧宇、赵磊率领5台Engred-3机甲,一旦敌人机甲登陆,立刻依托平台甲板展开防御,绝不能让木卫三靠近补给岛。”

他顿了顿,调出另一支舰队的部署图——那是由“琼海”号导弹驱逐舰和“永兴”号海上平台舰组成的伏兵,甲板上停着6台Engred-2A机甲,王钦正通过加密通讯等待指令。“‘琼海’号和‘永兴’号立刻脱离主力舰队,向马绍尔群岛最北部岛屿机动,全程开启灯火管制和隐蔽静默系统,抵达北纬10°、东经169°海域后待命,距离该岛至少保持50公里,避开布鲁克的卫星侦测范围。”

“司令,万一埋伏舰队被发现怎么办?”一名参谋忍不住问道,“布鲁克的反重力平台有量子雷达,我们的静默系统未必能完全屏蔽信号。”

李振军拿起桌上的绝密通讯器,外壳上“114”的刻痕在灯光下泛着冷光:“我们有最后的底牌——启用‘114’载人卫星系统,只要能确认马绍尔群岛的敌人据点,埋伏舰队就能精准打击,到时候布鲁克不得不回援。”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台通讯器上——他们只知道这是第一次布鲁克战争后留下的绝密装备,却从未见过其启动。李振军深吸一口气,按下通讯器上的红色按钮,屏幕上立刻弹出一串复杂的代码输入框,他指尖翻飞,输入了只有地联最高指挥官才知晓的密钥:“这里是地联大洋舰队‘京城’号,请求与114-6载人卫星建立连接,重复,请求连接114-6。”

通讯器的指示灯从红色转为黄色,发出“滋滋”的电流声,像在回应两年未闻的地球信号。李振军盯着指示灯,心中默默祈祷——这是他们唯一的机会,也是那几名在月球残骸带中静默两年的宇航员,重新与地球对话的时刻。

2053年1月12日,12:30 月球残骸带,114-6载人卫星舱内

林岚的手指在控制面板上轻轻划过,屏幕上显示的是她今天第三次检查生命维持系统的数据——氧气余量78%,食物储备还能维持90天,而她已经在这片漂浮着无数月球碎石的黑暗空间里,待了整整732天。

第一次布鲁克战争结束后,她和另外三名宇航员乘坐114-6卫星升空,任务是在月球残骸带建立“静默观测点”,全程不得与地球主动通讯,只有当地联启动绝密指令时,才能响应连接。这两年里,他们唯一的陪伴是窗外永恒的星空和偶尔掠过的碎石,每天重复着检查设备、记录数据的工作,甚至有时会怀疑自己是否被地球遗忘。

“林姐,通讯器有反应!”年轻的宇航员陈阳突然喊道,声音因激动而发颤。林岚立刻冲到主控制台前,只见屏幕上跳出一行加密信号:“这里是地联大洋舰队‘京城’号,请求与114-6载人卫星建立连接。”

“终于来了。”林岚的眼眶瞬间红了,她迅速调整卫星姿态,将通讯天线对准地球方向,同时警惕地看向屏幕右上角的距离显示——他们距离布鲁克第二轨道骑士的轨道主城仅4000公里,任何持续的信号传输都可能被侦测到。

“启动间断式通讯模式,每十分钟发送一次加密代码,每次传输不超过30秒。”林岚下令,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回复‘京城’号,114-6已收到请求,正在规避敌方侦测,通讯将间断进行。”

与此同时,“京城”号指挥塔内,通讯器的指示灯终于从黄色转为绿色,一串断断续续的代码跳了出来。李振军立刻让译码员进行解读,当“114-6已响应,将间断传输”的字样出现在屏幕上时,指挥塔内响起一阵压抑的欢呼声。

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里,“京城”号与114-6卫星进行着艰难的间断通讯。每次信号接通的30秒内,双方都要以最快的速度传输关键信息——李振军告知卫星当前太平洋战局,请求确认马绍尔群岛的布鲁克据点位置;林岚则反馈卫星的观测范围和侦测限制,需要调整轨道才能覆盖马绍尔群岛全域。

“114-6请求调整轨道,预计需要1小时,期间将暂停通讯,调整完毕后恢复信号。”当最后一段代码传输完毕,通讯器再次陷入静默。李振军看了一眼战术沙盘——阻击舰队已经与布鲁克的反重力战舰交火,“青威”号的主炮已经开火,在海面上激起巨大的水柱。

“告诉赵卫国,尽量拖延,给114-6争取时间。”李振军下令,目光再次投向窗外——远方的海面上,淡紫色的激光束划破天空,那是布鲁克反重力战舰的主炮正在射击,而地联的阻击舰队,正用没有能量护盾的身躯,在枪林弹雨中机动规避,为埋伏舰队和静默的卫星,争取着每一分每一秒。

2053年1月12日,15:00 密克罗尼西亚岛以东40公里海域,“青威”号驱逐舰舰桥

赵卫国紧握着舵轮,身体随着战舰的机动剧烈摇晃。“左满舵!规避激光炮击!”他嘶吼着,看着雷达屏幕上布鲁克反重力战舰的主炮信号再次亮起——淡紫色的光斑在屏幕上迅速扩大,那是激光束正在接近的预警。

“青威”号猛地向左转向,舰体与海面几乎呈30度角,甲板上的主炮因惯性暂时无法瞄准。就在这时,一枚激光束擦着舰艉掠过,在海面上炸开一道数十米高的水墙,浪花溅落在甲板上,冰冷的海水瞬间浸透了水兵们的制服。

“主炮恢复瞄准!目标布鲁克反重力战舰右舷,开火!”赵卫国擦了擦脸上的海水,目光坚定。“青威”号的主炮发出震天的怒吼,两枚穿甲弹拖着橙色的尾焰飞向目标,却在距离反重力战舰5公里处,被一层无形的能量护盾挡住——剧烈的爆炸在护盾表面泛起涟漪,却没能造成任何损伤。

“妈的,还是打不透!”炮长忍不住骂了一句。赵卫国没有说话,他知道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布鲁克的能量护盾防御上限远超地联的主炮威力,他们的任务不是摧毁敌人,而是拖延时间。

“长崎”号和“凤山”号的通讯同时传来——日本舰长山田一郎报告Uranus-3战机已突破第一层防空网,正试图攻击“新德里”号海上平台舰;朝鲜舰长金明哲则反馈,木卫一机甲的防空炮已锁定“凤山”号,请求支援。

“告诉川崎,立刻拦截Uranus-3,绝不能让它们靠近‘新德里’号!”赵卫国下令,同时转向通讯官,“给‘凤山’号发信号,让他们进行Z型机动,我们的主炮会牵制木卫一的火力。”

海面上,战斗愈发激烈。川崎一秀率领的“忍士”编队与Uranus-3战机展开缠斗——歼J-45的机动性不如对方,但川崎凭借多年的空战经验,采用“三机一组”的协同战术,勉强缠住了Uranus-3。“新德里”号上,萧宇的Engred-3机甲已展开JBZ-202机动步枪,对准了正在逼近的木卫二机甲,赵磊则带领另外4台机甲在平台甲板上构建防御工事,防止敌人强行登陆。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夕阳渐渐沉入海平面,夜幕开始笼罩太平洋。阻击舰队且战且退,距离密克罗尼西亚岛越来越近——18:00时,距离缩短至80公里;20:00时,65公里;23:00时,58公里。“青威”号的甲板已被炮火炸出多个缺口,“长崎”号的右舷引擎受损,航速下降到15节,水兵们在甲板上冒着炮火抢修,有的人甚至直接用身体挡住漏洞,防止海水涌入船舱。

“司令,阻击舰队损失惨重,请求是否撤退?”通讯官的声音带着哽咽,“‘凤山’号已被木卫一的防空炮击中,伤亡过半。”

李振军看着战术沙盘上代表阻击舰队的光点,手指微微颤抖。他知道再坚持下去,阻击舰队可能会全军覆没,但114-6卫星还没有传来据点位置的消息,埋伏舰队还在马绍尔群岛北部待命。“告诉赵卫国,再坚持一小时,无论如何也要守住50公里防线,不能让敌人靠近补给岛。”

就在这时,指挥塔内的通讯器突然响起,114-6卫星的信号再次接入,这次传输的代码比之前更长,译码员以最快的速度解读,当结果出现在屏幕上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坐标北纬8°43′,东经167°44′,为布鲁克反重力平台补给据点,驻有2台木卫一、1台木卫二,防御薄弱。”

“终于找到了!”李振军猛地一拳砸在沙盘上,“立刻给‘琼海’号和‘永兴’号发信号,按预定计划发起攻击,导弹打击为诱饵,重点是让王钦的Engred-2A机甲登陆夸贾林环礁,摧毁敌人的补给设施!”

2053年1月13日,00:15 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附近海域,“琼海”号导弹驱逐舰

王钦站在“永兴”号海上平台舰的甲板上,6台Engred-2A机甲已完成登陆准备,机甲的探照灯全部关闭,只留下微弱的战术指示灯。“琼海”号的舰长张远走到他身边,递过一台战术平板:“目标坐标已确认,夸贾林环礁的西北岸有一个补给仓库,周围只有2台木卫一巡逻,防御比预想的更薄弱。”

“导弹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发射诱饵弹。”通讯官的声音传来。王钦点头:“开始吧,先让布鲁克尝尝甜头,知道我们要打他们的据点了。”

“琼海”号的导弹发射架缓缓升起,12枚反舰导弹拖着白色的尾焰升空,朝着夸贾林环礁的方向飞去。这些导弹没有装实弹战斗部,只有信号模拟器,目的是让布鲁克的雷达侦测到“大规模导弹袭击”的信号,迫使他们回援。

果然,不到五分钟,“京城”号就传来消息——布鲁克的反重力战舰和海上平台突然改变航向,不再向密克罗尼西亚岛推进,而是转向东北方向,朝着夸贾林环礁全速返航。“青威”号上传来赵卫国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兴奋:“司令,敌人撤了!他们的机甲开始回收,反重力平台的速度提到了40节,应该是回援据点了!”

李振军长舒一口气,看着战术沙盘上远离密克罗尼西亚岛的布鲁克光点,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命令阻击舰队停止追击,返回补给岛休整;川崎编队负责警戒,防止敌人中途折返;王钦,你们的任务还没结束,趁布鲁克回援前,尽快摧毁补给仓库,然后立刻撤离,不要恋战。”

00:40,夸贾林环礁西北岸。王钦率领Engred-2A机甲登陆,机甲的履带在沙滩上留下深深的痕迹。2台巡逻的木卫一很快发现了他们,肩部的脉冲炮立刻开火,淡蓝色的炮弹在沙地上炸开一个个坑洞。

“左翼两台机甲牵制木卫一,剩下的跟我去炸仓库!”王钦操控机甲避开脉冲炮的射击,手中的高频震动刀直接斩断了仓库的钢门。仓库内堆满了反重力燃料罐,王钦让机甲在燃料罐旁放置定时炸弹,设定10分钟后引爆。

“任务完成,撤退!”王钦下令,6台机甲迅速撤离沙滩,返回“永兴”号海上平台舰。就在他们离开后不久,布鲁克的反重力战舰和海上平台赶到了夸贾林环礁,4台木卫一立刻展开防空阵型,却只看到远处海面上“琼海”号和“永兴”号撤离的背影,以及仓库内传来的爆炸声——定时炸弹准时引爆,燃料罐的爆炸将整个仓库夷为平地,火光在夜空中照亮了半个环礁。

密克罗尼西亚岛附近海域,“京城”号指挥塔内。李振军看着战术沙盘上布鲁克舰队在夸贾林环礁上空盘旋的光点,知道这场海战的目的已经达到。阻击舰队虽然损失惨重,但守住了补给岛;埋伏舰队成功奇袭,摧毁了敌人的补给设施;最重要的是,他们启用了“114”载人卫星,重新建立了与太空观测点的联系,为后续的太平洋战局埋下了伏笔。

天边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光穿透云层,照在“京城”号的甲板上。萧宇和赵磊乘坐登陆艇返回航母,机甲上还带着战斗的痕迹。李振军走到舷窗前,看着远处正在休整的舰队和补给岛,心中清楚——这场海战只是太平洋大战的开始,布鲁克不会善罢甘休,他们的反重力舰队和新型机甲,迟早还会回来。

但此刻,密克罗尼西亚岛是安全的,地联的舰队还有补给,那些在月球残骸带中静默两年的宇航员,也终于重新听到了地球的回响。李振军拿起通讯器,拨通了114-6卫星的频道:“这里是‘京城’号,感谢你们的支援,114-6,欢迎回家。”

卫星传回的代码很短,却饱含着无尽的情感——“114-6收到,愿星空与地球同在。”

海面上,海浪拍打着战舰的 hull,阳光洒在水兵们疲惫却坚毅的脸上。密克罗尼西亚海战的硝烟渐渐散去,但太平洋的波涛,仍在等待着下一场更残酷的较量。

上一章 第十二章 守望与重逢 BattleBrook地面之役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十四章 所罗门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