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在一种平静而充满期待的节奏中到来的。
陈晨没有急着再次购买前往成都的机票,苏眠也没有立刻规划上海的行程。他们像两个耐心的园丁,知道有些花朵需要更适宜的时机才能绽放。
整个六月,陈晨的生活充实而有序。期末考试、社团的期末演出、定期的心理咨询。他依然会和苏眠分享生活,但那种分享不再带着刻意的证明意味,而是更像一种习惯,一种自然而然的流淌。他会发一段在社团演出上弹唱的视频,虽然中间有个小失误,但他附文是:“看,没给社团丢脸吧!” 带着点小骄傲,也坦然接受不完美。
苏眠会在下面评论:“吉他弹得越来越有味道了,就是某个和弦好像偷偷溜号了哦~” 调侃中带着真诚的欣赏。
他们之间,那种如履薄冰的紧张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暖的、稳固的松弛。
七月初的一天晚上,陈晨刚结束最后一门考试,感觉整个人都轻盈了许多。他回到宿舍,收拾着行李,准备第二天回家。手机响起,是苏眠的视频请求。
接通后,她那边背景是熟悉的寝室,但她的笑容比阳光还耀眼。
“考完啦?”她问。
“嗯,解放了!”陈晨伸了个懒腰,脸上是卸下重担的轻松。
“那……”苏眠拖长了语调,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想不想来成都吃火锅?或者……我去上海找你?”
陈晨的心猛地一跳,随即被巨大的喜悦填满。这一次,没有焦虑,没有不安,只有纯粹的、汹涌的期待。
“我来!”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这次,换我来找你。”
没有深夜的冲动购票,他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仔细对比了时间和价格,预订了十天后的航班。他将订单截图发给她,附言:「这次,我会带着一个更好的我来。」
苏眠回了一个拥抱的表情。
第二次踏上前往成都的航班,心境与半年前截然不同。窗外的云海依旧壮丽,但陈晨的内心却是一片风平浪静的海洋。他不再反复预演见面场景,不再担心自己是否足够好。他带着这半年来努力的成果——一个更稳定、更自信的自己,奔赴这场约定。
落地,开机,收到她的消息:「到了吗?我在老地方等你。」
依旧是那个接机口。陈晨推着行李车走出来,目光越过人群,一眼就看到了她。
她穿着一条简单的白色连衣裙,站在熙攘的人流中,像一朵清新的栀子花。看到他,她的脸上立刻绽开笑容,用力地挥了挥手。
陈晨加快脚步走过去,这一次,没有迟疑,没有陌生感。他站定在她面前,放下行李,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然后张开双臂,将她轻轻拥入怀中。
一个实实在在的、温暖的拥抱。
苏眠的身体先是微微一顿,随即放松下来,伸出手回抱住他。她的脸颊贴在他的胸膛,能听到他平稳有力的心跳。没有初次见面的羞涩和试探,这个拥抱里充满了久别重逢的安心和确认。
“欢迎回来。”她在他的怀里,闷闷地说,声音里带着笑意。
“我回来了。”陈晨收紧手臂,感受着怀里的真实,心里是从未有过的踏实。
这一次的成都之行,节奏舒缓而自在。他们没有去赶景点,更多的是像本地人一样生活。一起去菜市场买菜,苏眠用四川话和摊主讨价还价,陈晨在一旁拎着菜,觉得这比任何风景都动人。他们窝在她学校附近的书吧,各看各的书,偶尔抬头交流几句,一个下午就悠然溜走。
在一个微风徐徐的傍晚,他们再次来到人民公园的鹤鸣茶社。还是竹椅木桌,还是盖碗茶,但心境已然不同。
陈晨拿起茶碗,没有像上次那样笨拙地模仿,而是很自然地呷了一口,然后看着对面的苏眠,很认真地开口:
“眠眠,这段时间,我想了很多。”
苏眠放下茶碗,安静地看着他,等待下文。
“我知道,我以前做了很多傻事,因为我的不安,让你受委屈了。”他的语气平静而坦诚,“我不敢保证我以后就完全不会再有那些糟糕的情绪,但我可以保证,我会努力去识别它们,管理它们,不会再让它们伤害到你。”
他顿了顿,目光坚定地看着她的眼睛:“我喜欢你,苏眠。是想要和你认真走下去的喜欢。你愿意……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做你名正言顺的男朋友吗?”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承诺,只有一番发自内心的剖白和一个清晰的请求。
苏眠看着他,看着他眼神里的真诚和坚定,看着他这半年来显而易见的改变。她想起他深夜的质问,也想起他后来的努力和如今的沉稳。她知道,眼前这个男孩,正在用尽全力,为了她,也为了他自己,成长为一个更好的人。
她伸出手,轻轻覆在他放在桌上的手背上,嘴角扬起一个温柔而确定的弧度。
“好。”
一个字,清晰,有力。
陈晨反手握住她的手,十指紧扣。一股巨大的、纯粹的幸福感像暖流一样贯穿他的全身。这一次,他感觉自己是真正地、脚踏实地地,握住了幸福。
夕阳的余晖透过竹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他们交握的手上,温暖而明亮。盖碗茶的热气袅袅升起,模糊了彼此的笑容,却让那份确定的心意,更加清晰地烙印在心底。
第二次见面,不是重复,而是升华。他们跨越了猜忌的泥沼,找到了新的相处频率,并在现实的土壤里,为这段从微信扩列开始的缘分,盖下了一个名为“正式”的、郑重的印章。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此刻,他们手握彼此,内心充满了携手同行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