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叁炉酒肆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爱情小说  穿越重生 

摄政王的烟火情。

叁炉酒肆

初夏的风裹着栀子花香,漫过叁炉火锅酒肆的青瓦。荀琦正蹲在柜台后,用细砂纸打磨新雕的竹制茶则,指尖沾着细碎的竹屑,耳边是铜炉里汤底翻滚的咕嘟声——自叶紫怡平定宗室叛乱、正式登上摄政女王之位后,这酒肆便成了京都最特殊的去处,既是百姓解馋的暖炉,也是女王陛下频频“微服”的落脚点。

“荀老板,两斤现切的雪花牛,照旧要牛油锅底!”熟客老张刚掀开门帘,就被巷口驶来的仪仗惊得缩了缩脖子。玄色的马车缀着银铃,车帘掀开时,明黄裙裾扫过门槛,叶紫怡一身常服却难掩贵气,径直走到柜台前,将一支还沾着晨露的栀子簪放在荀琦手边:“今日御花园的花开得好,想着你这儿的瓷瓶该添新花了。”

荀琦握着竹制茶则的手顿了顿,抬眼便撞进她含笑的眼眸。这半年来,叶紫怡的示好从未断过——春日里送他亲手绣的荷包,绣着“叁炉”二字与缠枝纹;夏日里命人将宫中的冰鉴搬到酒肆,怕他守着炭炉太热;就连御膳房新研的点心,她也总想着留一份,差人快马送来。可荀琦总下意识地避开,他记得自己是穿越来的异客,也清楚女王与市井掌柜之间隔着的,是万仞宫墙。

“陛下公务繁忙,不必总惦记着小店。”他将栀子簪轻轻推回去,起身去后厨吩咐备菜,却没看见叶紫怡眼底一闪而过的失落,只听见她跟在后头,声音软了些:“今日休朝,我想在这儿吃碗冰粉,就当……陪你看会儿店。”

后厨的铜炉烧得正旺,牛油在锅里融成琥珀色,撒上花椒与干辣椒,瞬间香气四溢。荀琦端着锅底出来时,见叶紫怡正蹲在炉边,学着他往日的样子添炭,指尖沾了黑灰也不在意,反倒像个得了趣的孩子,抬头冲他笑:“原来添炭要挑这样的青冈炭,火才旺得久。”

他喉头动了动,递过一方干净的帕子:“陛下小心烫,这些活让侍卫来做就好。”

“可我想做你常做的事。”叶紫怡接过帕子,慢慢擦着指尖,目光落在他手腕上——那是去年她遇刺时,荀琦为了护她,被刺客的匕首划下的疤,如今还留着浅淡的印记。那天雨下得大,她躲在酒肆的柴房里,看着荀琦用烧红的铁钳烫伤口,却还笑着说“没事,这点伤比切菜划到手还轻”,那一刻,她便知,这颗心早已落在这市井烟火里,再也收不回来了。

冰粉端上桌时,叶紫怡舀了一勺,却没往嘴里送,反倒递到荀琦唇边:“你尝尝,我让御膳房加了桂花蜜,比上次的更甜些。”

荀琦偏头避开,将调好的蘸料推到她面前:“陛下还是自己吃吧,我得去招呼客人。”说罢便转身去了前厅,留下叶紫怡握着瓷勺,看着碗里晶莹的冰粉慢慢化了水,心里像被炭火烤着,又烫又闷。

她知道荀琦在躲。前几日礼部尚书上奏,请她选秀立后,她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驳回,说“心中已有属意之人”,消息传到市井,人人都猜那“属意之人”是叁炉酒肆的荀老板。可荀琦却像没听见似的,依旧每日守着他的铜炉,对她的示好不接也不拒,只隔着一层客气的距离。

晚市打烊后,荀琦正收拾着碗筷,忽然听见门口传来轻微的响动。他抬头一看,见叶紫怡还站在巷口,玄色的披风被风吹得扬起,手里握着那支栀子簪,像是等了许久。

“陛下怎么还没回宫?”他走上前,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

“我在等你。”叶紫怡迎上来,将栀子簪重新递到他面前,这一次,她的眼神格外认真,“荀琦,我知道你在怕什么。你怕我是女王,怕我们之间的身份差距,怕旁人的议论。可我不在乎。当年若不是你救我,若不是你帮我联络旧部、稳定民心,我走不到今天。这天下是我要守的,可这心里的位置,我只想留给你。”

夜风卷起她的发丝,拂过荀琦的手背。他看着眼前的女子,想起她平定叛乱时的果决,想起她面对老臣施压时的坚定,也想起她蹲在炉边添炭时的笨拙——原来再威严的女王,也会有这样执着又柔软的一面。

“陛下,”他终于接过那支栀子簪,指尖触到她的掌心,带着微凉的温度,“我不是怕身份,我是怕……我给不了你想要的安稳。我只是个会煮火锅的掌柜,不懂朝堂权谋,也护不了你周全。”

“可你已经护过我了。”叶紫怡忽然握住他的手,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去年在柴房,你用身体挡在我面前,说‘有我在’;新政推行受阻,你陪我走街串巷,听百姓的心声,帮我想办法;就连我熬夜批奏折,你也会提着食盒入宫,煮一锅热汤给我暖身。荀琦,你给我的,从来不是什么权谋算计,是烟火气,是让我觉得自己不是孤身一人的暖意。这就够了。”

荀琦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又酸又软。他低头看着两人交握的手,看着她眼底的泪光,忽然笑了:“那……陛下要是不嫌弃,以后这叁炉酒肆的火锅,我天天煮给你吃。”

叶紫怡猛地抬头,眼里瞬间亮了起来,像盛满了星光:“真的?”

“真的。”他将栀子簪别在她的发间,指尖轻轻拂过她的鬓角,“不过,陛下以后来店里,可不能再摆仪仗了,不然我的客人都被吓跑了。”

“好!”叶紫怡用力点头,像个得到糖的孩子,“我以后穿布衣来,帮你擦桌子、添炭,就当是……你的伙计。”

自那以后,京都人渐渐习惯了这样的景象——叁炉酒肆里,时常有个穿素色布衣的女子,要么帮着荀琦招呼客人,要么蹲在炉边添炭,偶尔还会学着煮火锅,虽时常把汤底煮糊,却笑得格外开心。而荀琦,总会在她身边,递上干净的帕子,或是笑着纠正她的手法,两人站在铜炉边,身影交叠,像极了寻常巷陌里的夫妻。

可这份安稳没维持多久,麻烦就找上了门。

宗室里的宁王一直不满叶紫怡掌权,见她对荀琦格外上心,便借着“妖言惑主”的由头,联合几位老臣上奏,要求将荀琦“逐出宫城,永不录用”,还说“女王沉迷私情,恐误国事”。奏折递到御书房时,叶紫怡正在看荀琦送来的账本——那是酒肆上个月的营收,他特意在旁边标注了“本月盈利可多买些青冈炭,冬日取暖更旺”。

叶紫怡看着账本上熟悉的字迹,眼底的暖意渐渐冷了下来。她将奏折扔在案上,对侍臣说:“传旨,明日早朝,召宁王及上奏的老臣到御书房议事。另外,让御膳房备些食材,送到叁炉酒肆,今日我要在那儿设宴。”

次日清晨,宁王带着几位老臣走进御书房,本以为叶紫怡会妥协,却见她神色平静,只淡淡说:“今日不谈朝政,先随我去个地方。”

一行人跟着叶紫怡走出宫城,穿过热闹的街巷,最终停在了叁炉火锅酒肆门口。老臣们面面相觑,宁王更是皱起眉头:“陛下,朝堂议事,怎可来此市井之地?”

叶紫怡没理会他,径直走进酒肆。荀琦正忙着给铜炉生火,见他们来,也不慌张,只笑着迎上来:“陛下,食材我都备好了,就等您来呢。”

叶紫怡拉着荀琦的手,走到众人面前,声音清亮:“诸位今日来此,是想劝我赶走荀琦,说他‘妖言惑主’。那我倒要问问,什么是‘妖言’?是他帮我听百姓心声,让新政惠及更多人?还是他在我疲惫时,煮一锅热汤给我暖身?”

她指着柜台后的账本,继续说:“这是叁炉酒肆的账本,荀琦每月都会把盈利的一部分拿出来,帮着修缮附近的学堂,帮着贫苦百姓过冬。他不懂朝堂权谋,可他懂百姓的苦,懂怎么让日子过得暖。你们说他‘误国事’,可若不是他,我怎会知道百姓想要什么?若不是他,我怎会有底气推行新政?”

宁王脸色涨得通红,还想反驳,却见荀琦端着一碗刚煮好的汤,递到他面前:“宁王殿下,尝尝这汤。这是用百姓种的青菜、养的土鸡煮的,没什么山珍海味,却能暖肚子。陛下守着这天下,是想让百姓都能喝上这样的热汤,过上安稳日子。我能做的,就是帮她守住这份烟火气。殿下若是觉得我碍眼,大可继续上奏,可我不会走。因为我知道,陛下需要我,就像这铜炉需要炭火,缺了不行。”

宁王看着碗里的热汤,又看了看叶紫怡与荀琦相握的手,忽然说不出话来。几位老臣也沉默了,他们想起新政推行后,百姓脸上的笑容多了,街头的流民少了,想起叶紫怡这半年来的变化——她不再像从前那样紧绷着,眼里多了暖意,处理政务时也多了几分从容。原来,荀琦给她的,从来不是什么“私情”,是支撑她走下去的力量。

宴席散后,宁王主动向叶紫怡请罪,说自己“目光短浅,误解了陛下的心意”。老臣们也纷纷上奏,说“荀先生心怀百姓,堪为陛下良伴”。叶紫怡看着这一切,转头对荀琦笑了:“你看,他们也懂了。”

荀琦握着她的手,指尖传来温热的温度:“不是他们懂了,是陛下的心意够坚定。”

秋日的阳光洒进酒肆,铜炉里的汤底咕嘟作响,香气弥漫了整个街巷。叶紫怡靠在荀琦身边,看着他熟练地往锅里下着青菜,忽然说:“荀琦,等过些日子,我想下旨,立你为后。”

荀琦手上的动作顿了顿,转头看她,眼里带着笑意:“陛下确定?不怕朝臣们再议论?”

“不怕。”叶紫怡摇摇头,伸手抱住他的腰,将脸埋在他的肩头,声音软糯,“我是女王,这天下是我守的,我的皇后,也该由我来选。而且,我想让所有人都知道,我叶紫怡的心里,只有你荀琦一个人。”

荀琦笑着回抱她,鼻尖萦绕着她发间的栀子花香,耳边是汤底翻滚的声响。他忽然觉得,穿越到这个陌生的时代,遇见叶紫怡,守着这家叁炉火锅酒肆,或许就是最好的安排。

立后诏书颁布那日,京都张灯结彩,百姓们涌到街头,看着女王与皇后的仪仗缓缓驶过。荀琦穿着红色的朝服,坐在叶紫怡身边,隔着车帘,他能看到街头百姓的笑容,能听到他们的欢呼声。

“你看,他们都在为我们高兴。”叶紫怡握住他的手,眼底满是笑意。

“嗯。”荀琦点头,转头看向她,“以后,我不仅要煮火锅给你吃,还要陪你一起守着这天下,守着这烟火气。”

车帘外,风裹着桂花的香气飘进来,落在两人交握的手上。叶紫怡靠在荀琦肩头,闭上眼睛,嘴角带着满足的笑容——她终于等到了那个能陪她守着一炉烟火、从青丝到白头的人。而荀琦,也终于明白,所谓的安稳,从来不是什么身份匹配,是两个人心意相通,是无论风雨,都愿意并肩走下去的坚定。

后来,叁炉火锅酒肆成了京都的传奇。人们都说,这家酒肆里煮的,不仅是热辣的火锅,还有女王与皇后之间,最动人的烟火情。每当夜幕降临,铜炉里的火苗跳动,总能看到一对身影并肩站在炉边,一个添炭,一个煮锅,偶尔相视一笑,便胜过了世间所有的情话。

上一章 炉暖藏锋 叁炉酒肆最新章节 下一章 摄政王与酒肆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