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南疆+稚子绕膝:圆满余生的温柔答卷
一、重回南疆:故土祭魂,和解过往
次年春,慕容玦陪着萧无烬踏上回南疆的路。时隔多年,故土早已不是记忆中战火纷飞的模样,青山依旧,溪水潺潺,只有村口那棵老榕树,还带着当年的沧桑。
萧无烬带着慕容玦来到族人的安息地,这里已被巫祝幸存者修缮一新,墓碑整齐排列,覆着一层新草。他从行囊中取出带来的白梅,一朵朵放在墓碑前,指尖抚过冰冷的石碑,声音轻得像叹息:“阿爹,阿娘,我回来了,带着真相,也带着……想共度一生的人。”
慕容玦站在他身后,静静陪着他,没有多言,只是在他转身时,轻轻握住他的手,掌心的力量传递着无声的支撑。他对着墓碑深深躬身:“慕容家当年未能辨明真相,让诸位蒙冤,慕容玦在此赔罪。往后,我会护着阿烬,守着南疆的安宁,以此赎罪。”
风穿过林间,带着草木的清香,像是族人无声的回应。萧无烬望着眼前的青山绿水,眼眶微热,却再无往日的伤痛。他转头看向慕容玦,眼底满是释然:“都过去了,他们会原谅我们的。”
离开时,村里的老人牵着孩子来送他们,递上自家种的野果,笑着说:“萧公子,常回来看看。”萧无烬点头应允,心中一片温暖——这片曾承载着血海深仇的土地,如今终于成了可以安心回望的故乡。
二、稚子绕膝:烟火人间,岁月圆满
回到江南小院的第三年,他们在城外捡到了一个被遗弃的男婴。孩子眉眼间有几分淡淡的倔强,像极了年少时的萧无烬,慕容玦看着他冻得通红的小脸,心一软,便和萧无烬商量着收养了他,取名“念安”,愿他一生平安喜乐。
念安渐渐长大,成了小院里最热闹的存在。清晨,他会拽着萧无烬的衣袖,缠着要听南疆的故事;午后,又会跟在慕容玦身后,学他舞剑(实则只是拿着木剑乱挥);傍晚,一家三口坐在院中,念安趴在萧无烬膝头,听他抚琴,慕容玦则在一旁煮茶,偶尔插话纠正念安对琴曲的歪解,引得小院里满是笑声。
一次,念安指着萧无烬颈间的玉佩,好奇地问:“爹爹,这玉佩为什么是拼起来的呀?”
萧无烬放下琴弦,将他抱在怀里,温柔地解释:“因为它曾经碎过,就像爹爹和另一个爹爹,以前也有过很多误会,分开过很久。但后来我们解开了误会,重新走到一起,就像这玉佩一样,虽然有痕迹,却比以前更珍贵。”
慕容玦走过来,坐在他们身边,伸手揉了揉念安的头发,补充道:“所以,遇到事情要好好说话,不能轻易生气,珍惜身边的人,才不会留下遗憾。”
念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伸手抱住两人的脖子,软糯地说:“我要和两个爹爹永远在一起,不分开!”
萧无烬和慕容玦相视一笑,眼底满是温柔与满足。夕阳西下,余晖洒在小院里,映着三人相拥的身影,琴音余韵未散,茶香袅袅,稚语呢喃,构成了世间最圆满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