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的爱情图景
抗日战争始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终于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14年间,战火席卷大半个中国,无数家庭离散、无数恋人相隔,也催生出无数特殊而坚定的爱情形态。
这类爱情往往藏在“克制”与“牺牲”里。没有花前月下的缠绵,更多是分别时匆忙的叮嘱——可能是丈夫奔赴前线前,妻子连夜纳好的布鞋,鞋里藏着写有“平安”的小纸条;可能是情报员恋人在街头擦肩而过时,不敢对视的眼神,只靠一个默契的手势确认彼此安全。他们的情话很少,多是“活着回来”“等我胜利”这类朴素的约定,因为谁都不确定下一次相见是何时,甚至是否还有相见的机会。
这类爱情也常与“使命”绑定。可能是战地医生与护士,在手术台旁相互扶持,累了就靠在一起歇会儿,醒来后继续抢救伤员,他们的爱意藏在递过去的一杯热水、替对方擦去脸上的血污里;也可能是地下工作者情侣,为了保密,只能以“同志”相称,在执行任务时相互掩护,哪怕担心对方安危,也只能压在心底,因为他们知道,守护家国安宁,才能守护这份爱情的未来。
比起和平年代的爱情,抗日战争时期的爱情少了许多浪漫,多了太多沉重。它是硝烟里的一次凝望,是战火中递来的一块干粮,是久别重逢时满是伤痕却依然笑着的脸。这些爱情没有华丽的形式,却因与家国命运相连,因藏着“共赴生死”的勇气,而格外动人,成为那段苦难岁月里,一抹温暖却坚韧的光。
————————————
作者新开的书,以后会更勤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