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商场的考察像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苏晚团队内部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高效运转的涡轮。国宾馆套房化身为精密的分析引擎,键盘敲击声、纸张翻阅声和低沉的讨论声取代了往日的静谧。
陆北辰作为联络人,开始感受到这种专业强度带来的无形压力。信息不再是碎片化的展示,而是通过团队秘书长李薇薇,以一种正式而非正式的沟通方式,向他这个“桥梁”进行有节制的释放。
专业报告数据的严谨: 他听到市场分析专家陈涛在与助手核对数据源:“……将统计局公布的零售总额,与主要城市抽样调查的人均消费支出进行交叉验证,发现约有15%的消费行为未被纳入正式统计体系,这部分‘灰色流通’领域的存在,意味着实际市场容量比账面数字更具弹性……” 这种对数据颗粒度的极致追求,让陆北辰暗自心惊。
* 报告的震撼: 李薇薇将一份装订精美的非密级报告摘要递给陆北辰,标题是《华北地区消费品流通体系初步评估与战略机遇分析》。摘要仅二十余页,但结构清晰,数据图表专业:
* “核心结论:现有多层批发体系导致终端商品加价率高达40%-60%,效率提升为最优先投资方向。”
* “初步建议:1. 建立区域现代化物流中心,整合仓储、运输;2. 试点标准化连锁零售模式,缩短流通环节;3. 引入基础供应链管理技术,优化库存。”
* 团队的协同: 安德森律师负责研究外商投资法规的实践案例与潜在风险点;陈涛带领团队构建着包含政策变量在内的风险评估模型;李薇薇则统筹全局,准备谈判材料。他们像一个精密仪器中的齿轮,各司其职,默契无间。陆北辰深刻意识到,他面对的不是一个任性的富豪,而是一个结构严谨、目标明确的商业机器。
陆北辰从表象到内核: 他对苏晚的看法彻底改变。她的奢侈生活只是表象,这个高效、专业的团队以及他们产出的、具有颠覆性见解的报告,才是真正的内核。他之前的种种疑虑,在这份沉甸甸的专业报告面前,显得肤浅了。
* 重新评估苏晚的角色: 他观察到苏晚在团队中的位置。她并非参与所有细节,但陈涛会向她简洁汇报模型的核心输出,安德森会请她确认关键条款的谈判底线。她的指示往往简短而精准:“风险阈值控制在模型B范围内。”“优先保证运营主导权。” 这展现了她作为最终决策者的清晰思路和掌控力。她的淡漠,更像是高度理性思考时的一种专注状态。
* 压力的升华: 明天的会谈,性质已变。这不再是礼节性的欢迎,而是基于深度分析的实质性商业对话。陆北辰的压力从如何“应对”一位特殊的客人,转变为如何确保双方能在同一频道上进行有效沟通,避免因认知差距导致合作机遇的流失。
夜深时分,喧嚣暂歇。苏晚沐浴后,穿着丝质睡袍,坐在窗边的软椅上。生活助理已为她热好了一杯散发着淡淡花香的安神茶(系统提供的配方,据说能优化睡眠质量)。
**【系统提示音温柔得像夜风】:宝贝,今天超棒的!陈涛那份报告摘要,我稍微优化了一下措辞,是不是显得更专业、更有说服力了?你看那个陆同志接过报告时的表情,嘿嘿,肯定被镇住了。】
苏晚端起骨瓷杯,指尖感受着恰到好处的温度,在心里轻轻回应:“嗯,数据很扎实。辛苦你了。” 虽然语气平淡,但一丝不易察觉的依赖和满意悄然掠过心头。
【系统】(语气带着点小得意):不辛苦不辛苦!为我的宝贝女儿保驾护航是应该的!我已经帮你模拟了明天三种不同的谈判走向,应对策略都整理好了,存在你的平板电脑里了,标红了重点。睡前别想工作了,我放点舒缓的音乐,你好好放松一下。哦对了,今天走路多了点,我让助理在你泡澡的水里加了舒缓筋膜的草本精华,感觉怎么样?
“还好。”苏晚闭上眼,任由系统挑选的轻柔古典乐在脑中流淌。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从穿越之初的惶恐,到如今的习以为常,早已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系统不仅是无所不能的金手指,更像是一个笨拙却全心全意爱着她的父亲,努力用他所能想到的一切方式(无论是巨额财富还是细节关怀)来弥补她曾经缺失的温暖。
* 她的内心独白: 报告的优势很明显,但关键还是在于人的接受程度。系统可以模拟数据,但无法模拟人心的复杂和规则的弹性。明天,需要随机应变了。想到这里,她并没有紧张,反而有一种面对挑战的平静。因为她知道,无论发生什么,都有一个最坚实的后盾在支持着她。
国宾馆的两处灯光都亮至深夜。
* 苏晚套房内,最终的文件被整齐放入公文包。
* 不远处的另一栋小楼里,陆北辰和几位参会人员正在紧急开会,研读那份报告摘要,试图理解每一个术语背后的深意,气氛凝重而充满挑战感。
陆北辰完成最后一次巡查,站在院中。他回头望了一眼苏晚套房漆黑的窗口,内心已然不同。那份专业报告像一份沉甸甸的战书,也像一扇突然打开的新世界之窗。
夜色中,他感受到变革的潮汐正汹涌而来。而明天,他将站在潮头,亲眼见证第一波浪花如何拍打旧有的堤岸。他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目光变得坚定而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