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如期而至。这是亚宁和孟天柱在松山岛上共度的第一个中秋。
傍晚时分,亚宁在院子里支起了小方桌,摆上早就准备好的月饼——有岛上服务社买的普通五仁月饼,也有她尝试着自己做的豆沙馅儿,虽然卖相一般,但心意十足。此外还有一小碟花生,几颗苹果,都是稀罕物件。
天边一轮明月渐渐升起,清辉洒满小院,海面泛着银色的波光。海风带着节日的味道,吹动了丝瓜藤蔓。
孟天柱特意提早结束工作回来,手里还提着一瓶战友送的葡萄酒。看到院子里精心布置的“宴席”和等在月光下的妻子,他冷硬的眉眼瞬间柔和下来。
“回来了?快洗手,我们准备‘拜月’了。”亚宁笑着迎上来。这是她从小在家跟着母亲安杰学的习俗,虽然简单,却仪式感十足。
两人洗净手,并肩站在小桌前,对着天上那轮又大又圆的明月,默默许下心愿。亚宁闭上眼,心里默念着家人平安,与身边人长久相伴。孟天柱侧头看着她虔诚的侧脸,月光为她镀上一层清辉,美得不似凡人。他的心愿简单而坚定:守护好身边这个人。
简单的仪式后,两人在桌边坐下。孟天柱打开葡萄酒,给亚宁倒了小半杯,自己也满上。红色的酒液在月光下荡漾着宝石般的光泽。
“来,亚宁,”孟天柱举起粗糙的陶瓷酒杯,目光深邃地看着她,“第一个不在父母身边的中秋节,祝你快乐,也祝我们,”他顿了顿,声音更沉,“往后每一个中秋,都能一起看月亮。”
亚宁心头一热,举起杯子与他轻轻一碰:“嗯,往后每一个中秋,都一起过。”
酒杯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混着海浪声,格外动听。两人相视而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酒味涩中带甜,如同他们此刻的心情——虽有思乡的淡淡涩意,但更多的是彼此相伴的甘甜。
吃了月饼,尝了水果,亚宁靠在孟天柱肩头,看着天上的月亮:“这里的月亮,好像比青岛的更大更亮。”
“嗯,海岛没有遮挡,天显得特别开阔。”孟天柱揽着她的肩膀,手指无意识地绕着她散落的发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亚宁轻声吟道,语气里带着一丝怅然。
孟天柱感觉到她的情绪,将她搂得更紧些,下巴蹭着她的发顶:“这里也是我们的家了。”他顿了顿,低声道,“亚宁,给我唱首歌吧?就你小时候学的那首。”
亚宁愣了一下,随即轻轻哼唱起来,是那首《月亮代表我的心》。她的声音轻柔婉转,在静谧的月光下、在沙沙的海浪伴奏中,格外深情动人。
孟天柱静静地听着,目光从未离开过她的脸。等她唱完,他深深地望着她,眼中映着月光和她:“亚宁,我的心,月亮代表不了,”他握住她的手,按在自己左胸,那里传来沉稳有力的跳动,“它在这里,永远为你跳动。”
亚宁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这个男人,平时话语不多,却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候,说出最动人的情话。
他俯下身,吻去她感动的泪水,然后,一个带着葡萄酒醇香和月饼甜味的吻,落在了她的唇上。这个吻温柔而绵长,在皎洁的月光下,仿佛持续了一个世纪那么久。远处是潮起潮落,近处是爱人炽热的心跳,这个远离亲人的中秋夜,因为有了彼此,变得圆满而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