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序悄然滑入深秋,清晨的空气里带着凛冽的寒意,呵出的气都成了白雾。沈屿白发现自己养成了一个新习惯——每天出门前,会下意识地多看一眼手机里的天气预报。
若是看到低温或降雨的图标,他准备早餐时,便会不自觉地多做一份。有时是温热的三明治,有时是保温桶里的小米粥,用厚厚的毛巾裹好,放进手提袋里。
第一次他将多做的三明治递给陆言深时,对方明显愣了一下。沈屿白抢在他开口前,用再自然不过的语气说:“早上做多了,帮忙解决一下?不然浪费了。” 眼神清澈,带着点不容拒绝的恳切。
陆言深凝视着他,目光又落在那用料厚实、尚且散发着温热的三明治上。静默数秒,他缓缓接过,声音低沉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柔软:“谢谢。不过,下次真的不用这么麻烦。”
“不麻烦,顺手的事。”沈屿白弯着眼睛笑,心里偷偷松了口气。
然而,“下次”依然如此。陆言深似乎也默认了这种投喂,不再多说,只是每次都会在之后,用其他方式回馈——或许是一叠打印整齐、重点突出的复习资料,或许是顺手将他桌上杂乱堆叠的学生作业本整理得井然有序。
清晨,沈屿白拎着一保温桶的皮蛋瘦肉粥,轻轻放在陆言深的桌上。彼时,陆言深正对着电脑屏幕,眉头微蹙,神情专注而凝重,仿佛全然未觉身旁多了一缕温热的粥香。朝阳透过窗棂洒在他侧脸上,却映不出他思绪的一丝波动。
“怎么了?”沈屿白随口问道。
“下午教学研讨会的课件,有个动态图示总是调试不好。”陆言深揉了揉眉心,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他擅长逻辑推演,但对于这些花哨的课件动画,显然并不在行。
沈屿白凑过去看了看:“是几何画板导入PPT的衔接问题吗?这个我之前做公开课课件时也遇到过,有点小技巧。”
他说着,很自然地俯身,从陆言深手中接过了鼠标。他的手臂不经意地擦过陆言深的手肘,带来一阵微小的电流感。沈屿白专注地看着屏幕,手指在键盘和鼠标间灵活操作,一边操作一边轻声解释:“这里需要设置一下触发顺序,还有这个路径动画的平滑度要调整……”
陆言深没有起身,就保持着原来的坐姿,微微侧头,看着近在咫尺的沈屿白。晨光透过窗户,勾勒出沈屿白柔和的侧脸轮廓,他长长的睫毛低垂着,神情专注而认真。他身上那股淡淡的、干净的香气,混合着保温桶里隐隐透出的粥米香,萦绕在陆言深的鼻尖。
不过几分钟,那个顽固的图示便流畅地运行起来。
“好了!”沈屿白直起身,脸上带着点小得意,像只完成了高难度任务等待夸奖的猫。
陆言深的目光从他脸上移开,重新落回屏幕,确认无误后,才低声说:“很厉害。”
简单的三个字,让沈屿白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几分。“小意思,以后有这种问题随时问我。”
下午的教学研讨会,陆言深作为优秀青年教师代表发言。他站在台上,依旧是那副冷静自持的模样,逻辑清晰,言辞精准。当他展示到那个曾被困扰的动态图示时,画面流畅,直观地辅助了他的讲解,赢得了台下老师的点头赞许。
沈屿白坐在台下角落,看着台上那个发光的身影,心里有种奇妙的、与有荣焉的满足感。仿佛那个成功运行的课件里,也有他微小的一部分贡献。
会议结束,人群散去。沈屿白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却见陆言深穿过人群,径直向他走来。
“晚上有空吗?”陆言深问,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沈屿白心跳莫名快了半拍:“有、有空。怎么了?”
“学校后门新开了家潮汕牛肉火锅,”陆言深的表情依旧平淡,但眼神里带着一种自然的、仿佛理应如此的神色,“味道应该不错。谢谢你早上的粥,和……课件的帮助。”
这算是……邀请?和答谢?
沈屿白感觉自己的耳根又开始不受控制地发热,他努力维持着镇定,笑着点头:“好啊,正好有点饿了。”
秋日的夜晚来得早,走出教学楼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路灯次第亮起,晕开一团团暖黄的光。两人并肩走在通往校后门的小路上,身影被路灯拉长又缩短。
火锅店里热气腾腾,牛肉的鲜香弥漫在空气中。他们相对而坐,隔着氤氲的白雾,讨论着白天的会议、班上的学生、还有即将到来的艺术节……话题琐碎而平常,气氛却比办公室里更多了几分松弛和随意。
陆言深话依旧不多,但会安静地听沈屿白说,偶尔回应几句,还会顺手将烫好的、最嫩部位的牛肉,自然而然地夹到沈屿白的碗里。
沈屿白低头吃着碗里鲜美的牛肉,感觉那暖意从胃里一直蔓延到四肢百骸,最后汇聚在心尖,微微发烫。
这顿饭,像是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将他们之间那种朦胧的好感与默契,又往前推进了一小步。没有挑明,没有越界,只是在氤氲的火锅热气里,在偶尔交汇的眼神中,感受到一种平淡却真实的暖意,如同这秋夜里的灯光,不耀眼,却足以照亮彼此身旁的一方天地。
回程的路上,夜风微凉,沈屿白却一点也不觉得冷。他偷偷瞄了一眼身旁沉默却可靠的陆言深,心里悄悄地想:这个秋天,似乎比想象中还要温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