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渡倦黎”展览落幕已有一年。
深秋的清晨,季倦黎在渡砚的工作室里整理着这一年来的画稿。窗外,银杏叶正一片片飘落,在庭院里铺成金色的地毯。
渡砚推门进来,手中端着两杯刚煮好的茶。他穿着一件沾了些许颜料的深灰色毛衣,神情安宁。
“整理得怎么样了?”他将一杯茶放在季倦黎手边,目光扫过摊满长桌的画作。
季倦黎拿起一幅小楷习作,唇角含笑:“没想到你会开始练字。”
这是一年来最明显的变化——渡砚的创作不再局限于水墨画,他开始研习书法,甚至尝试篆刻。用他的话说,是想“在每一个与墨相关的领域,都留下与倦黎相关的印记”。
“这是为你写的。”渡砚从一叠宣纸下取出一幅装裱好的字。
季倦黎展开卷轴,只见上面写着“倦鸟归砚,岁华静好”八个字,笔力遒劲,又带着难得的温柔。
“岁华静好...”她轻声念着,心中泛起暖意。
这一年,的确静好。
春天,他们去了江南。在细雨蒙蒙的古镇,渡砚支起画架,画下了季倦黎撑着油纸伞走过石桥的身影。那幅《春雨江南》如今挂在他们的卧室里,每天清晨醒来,第一眼就能看见。
夏天,他们避居山中。渡砚在竹林深处建了一个简易的工作室,每天伴着鸟鸣作画,季倦黎则在旁边写作。傍晚,他们沿着山涧散步,采撷野花,偶尔会遇到出来觅食的小鹿。
“记得那晚我们在山顶看星星吗?”渡砚从背后环住她,低声问。
季倦黎点头。那夜星河璀璨,渡砚指着天上的星辰,告诉她每一个星座的故事。最后他说:“在我的星图上,你是最亮的那一颗。”
秋天,他们回到城市。渡砚开始筹备新的画展,而季倦黎也接手了新的策展项目。不同的是,这次他们共享着一个工作室——渡砚在东侧作画,季倦黎在西侧工作,中间只隔着一扇镂空的屏风。
“这样我一抬头,就能看见你。”渡砚如是说。
有时季倦黎工作到深夜,抬起头,会发现渡砚不知何时已站在屏风后,静静地望着她。然后他会走过来,递给她一杯温热的牛奶,或是轻轻按摩她酸痛的肩颈。
“该休息了。”他总是这么说,语气温柔却不容拒绝。
冬日将至,工作室里生起了炉火。火光跳跃,映照着墙上新完成的作品——一幅名为《四时与你》的长卷,描绘着他们这一年共同经历的四季。
“陆湲昨天来信了。”季倦黎从书桌上拿起一封信,“她在佛罗伦萨的修复项目很成功,还说给我们带了礼物。”
渡砚接过信,细细阅读,眼中泛起笑意:“她说我们该考虑办婚礼了。”
季倦黎的脸微微发热。这一年来,不断有亲友询问他们的婚期,但他们始终觉得,就这样相守已然很好。
“你怎么想?”她轻声问。
渡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书架的暗格里取出一个木盒。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本手工装订的画册。
“这是...”季倦黎翻开画册,惊讶地发现里面全是她的素描——读书的她,微笑的她,沉思的她,睡颜安详的她...每一幅都标注着日期,从他们相识的第一天起,至今整整一年。
“每天一幅,从未间断。”渡砚握住她的手,“我想用这种方式,记录有你在的每一天。”
季倦黎一页页翻看着,那些线条简单却传神,捕捉了她自己都不曾注意过的细微表情。最后一页是昨天的日期,画中的她正在插花,侧影温柔。
“倦黎,”渡砚轻声唤她,“这一年,是我生命中最平静、最充实的一年。不是因为展览的成功,不是因为作品的认可,而是因为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有你相伴。”
他单膝跪地,从木盒的夹层中取出一枚戒指。不是璀璨的钻石,而是一枚温润的古玉戒指,雕成砚台的形状,上面停着一只小小的倦鸟。
“这是我母亲留下的玉佩,我请匠人重新雕琢而成。”他的目光清澈而深情,“我只想问——你愿意,这样与我共度余生吗?”
炉火噼啪作响,窗外,今冬的第一片雪花悄然飘落。
季倦黎望着他,望着这个用一年时间,以最温柔的笔触,一点一点填满她生命每一个角落的男人。想起春日江南的雨,夏日山间的星,秋日工作室相伴的灯火,以及此刻,冬日初雪时分的告白。
她伸出手,任由他将那枚温润的戒指戴在她的无名指上。
“渡砚,我愿意。”她的声音很轻,却无比坚定,“与你共度每一个平凡的日子,直到岁华老去。”
渡砚站起身,将她拥入怀中。这个拥抱不似往常那般温柔,带着些许颤抖,仿佛卸下了一直以来的克制。
“谢谢你,”他在她耳边低语,“谢谢你来到我的生命里。”
窗外,雪花纷纷扬扬,将世界装点成纯净的白。工作室里,炉火正旺,映照着相拥的两人,以及墙上那幅《四时与你》——在那里,春夏秋冬循环往复,而他们,始终相伴。
岁华静好,只因与你共度。
二十二岁,她终于要成为了他明媒正娶的妻子。
清晨,季倦黎被手机不断的提示音吵醒。打开一看,是渡砚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消息:
“一年前,一只倦鸟飞入我的世界,从此笔墨生香,人生有光。昨日,我如愿与我的灵感、我的归宿@季倦黎 订婚。墨渡倦黎,此生不渝。”
配图是两人在露台相拥的剪影,以及她戴着订婚戒指的手与渡砚的手交握的特写。
消息瞬间引爆了朋友圈。许栀第一个打来电话:“恭喜!我就知道你们会修成正果!”
程述安发来一串放鞭炮的表情:“终于!我等这声恭喜等了一年了!”
陆湲的电话紧随其后:“太为你们高兴了!婚礼策划算我一个!”
就连林绍安也发来了祝福短信,并表示愿意赞助婚礼的全部费用。
最使感动的是周澜的留言:“砚儿父亲若在天有灵,一定会为你们高兴。你们让我看到了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订婚仪式选在了一个月后的周末,地点就在艺术中心的后院。没有盛大的排场,只有最亲近的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