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风云争霸
本书标签: 古代 

第一章 九霄异动,七帝聚天庭

风云争霸

咸阳宫,朝会正盛。

嬴政端坐在龙椅之上,玄色冕服上的日月星辰纹在殿内烛火映照下流转着沉稳的光泽。他微微垂眸,听着廷尉李斯奏报关东诸郡的吏治整饬情况,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悬挂的玉佩——那是用蓝田美玉雕琢而成的玄鸟,喙部微勾,仿佛随时会振翅而起。阶下的文武百官垂首而立,青铜编钟敲击出的辰时正点余音刚过,整个大殿静得能听见香炉里沉香木燃烧的细微噼啪声。

“颍川郡廷掾贪墨案,既已查实,便按律处斩,家产抄没,族人流徙朔方。”嬴政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像寒冬里的冰棱砸在青石上,“朕说过,吏治清明,方是国本。再有敢以身试法者,朕不介意让咸阳的刑场再多几分血色。”

李斯躬身应诺,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他跟随这位始皇帝多年,深知其雷霆手段下的绝对权威。就在此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异样的喧哗,紧接着是侍卫统领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朝会的肃穆。

“陛下!天……天降异兆!”侍卫统领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连礼仪都顾不上了,“空中……空中出现了一个大洞!”

嬴政眉头一蹙,龙椅上的身躯微微前倾。自他统一六国以来,巡狩天下,封禅泰山,见过的奇景不算少,却从未听闻“天降大洞”之说。他推开身边内侍搀扶的手,大步走向殿门,文武百官也纷纷跟随着涌了出去。

此刻的咸阳宫上空,原本晴朗的天空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生生撕裂开一道缝隙。那缝隙起初只有弓弦粗细,转眼间便扩张成直径数十丈的黑洞,边缘流转着紫金色的光晕,内部却漆黑如墨,仿佛能吞噬世间一切光线。风凭空而起,卷起宫道上的落叶盘旋而上,最终被吸入黑洞之中,连一丝声响都未曾留下。宫人们吓得跪伏在地,不住地磕头,唯有嬴政负手而立,望着那诡异的黑洞,眼神中没有恐惧,只有探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此乃何物?”站在嬴政身侧的蒙恬握紧了腰间的佩剑,沉声问道。这位北击匈奴的大将军,面对草原铁骑时从未退缩,此刻却对这非人力可及的天象生出几分凝重。

嬴政没有回答,他注意到黑洞中心似乎有某种力量在涌动,像是有一只眼睛在黑暗中缓缓睁开。就在他试图看清那黑暗深处的瞬间,一股难以抗拒的吸力猛地从黑洞中爆发出来,如同大地塌陷时产生的巨大漩涡。他只觉得眼前一花,身体仿佛被无形的绳索捆缚着向上提拉,耳边的惊呼和风声瞬间远去,意识在剧烈的眩晕中逐渐模糊。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长安未央宫,亦是另一番景象。

刘彻正站在宣室殿的廊下,望着庭院中那株新栽的石榴树。初夏时节,枝头已经缀满了火红的花苞,像极了他此刻蓬勃的雄心。刚刚结束对匈奴的又一轮军事部署,卫青和霍去病的捷报频传,让这位年轻的帝王意气风发。他伸手抚过廊柱上雕刻的云纹,指尖传来冰凉的触感,心中正盘算着下一步将盐铁专营的政策推向更广阔的疆域。

“陛下,御史大夫汲黯求见,言及淮南王刘安近日在封地私纳门客,似有不臣之心。”内侍轻声禀报。

刘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刘安?他以为靠着几本黄老之书,就能动摇朕的江山?传朕旨意,令廷尉彻查,若属实,便将他那淮南国拆分了,省得留着碍眼。”

话音未落,天空突然暗了下来。不是乌云蔽日的阴沉,而是一种仿佛被墨汁浸染的骤然昏暗。刘彻抬头望去,只见未央宫上空同样出现了一个黑洞,比咸阳宫的那个更加深邃,边缘的光晕呈现出诡异的青蓝色。宫墙外侧传来百姓的尖叫和哭喊声,几只栖息在石榴树上的麻雀慌乱地飞起,却在靠近黑洞时瞬间消失无踪。

“护驾!护驾!”侍卫们拔刀出鞘,将刘彻围在中间,却不知该如何应对这从天而降的异象。刘彻推开侍卫的手,眼中闪烁着好胜的光芒——他一生与天斗、与人斗,从未服过输,今日倒要看看这黑洞究竟有何能耐。

然而,反抗在那股突如其来的吸力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他感觉自己像是一片被狂风卷起的落叶,身不由己地朝着黑洞飞去。最后的意识停留在看到汲黯惊恐的面容,以及那株石榴树被连根拔起的瞬间。

汴梁,皇宫大庆殿。

赵匡胤刚刚结束了一场关于黄河水患治理的朝议,正端起内侍奉上的龙井茶,茶盏里的热气氤氲了他棱角分明的脸庞。这位以“杯酒释兵权”巩固了政权的宋太祖,此刻正思索着如何平衡文官与武将的权力,避免重蹈晚唐五代藩镇割据的覆辙。殿外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陛下,江南诸州奏报,今年的早稻收成颇丰,足以充作军粮。”宰相赵普站在阶下,声音沉稳。

赵匡胤颔首微笑:“民以食为天,粮食丰足,天下才能安定。传令下去,让各州官衙妥善存储,莫要让仓吏中饱私囊。”

就在这时,殿外的光线猛地暗了下来,像是有人用巨大的幕布遮住了天空。赵匡胤放下茶盏,走到殿门口,只见天空中出现的黑洞带着旋转的气流,将宫殿顶上的琉璃瓦吹得哗哗作响。几名正在修缮宫殿的工匠吓得从脚手架上跌落,却在半空中被一股力量牵引着,朝着黑洞飘去。

“快救人!”赵匡胤下意识地喊道,却发现自己的身体也开始不受控制地向上浮动。他试图抓住身边的廊柱,手指却只在冰冷的石柱上划过一道浅痕。这位曾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武将,此刻第一次感受到了力不从心,眼前的景象在急速旋转中变得模糊。

长安,太极宫。

李世民正与房玄龄、杜如晦讨论着西域通商的事宜。这位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帝王,眉宇间带着从容的气度,手指在地图上轻轻点着:“丝绸之路的畅通,不仅能带来胡商的珍奇,更能让西域诸国知晓大唐的强盛。朕意再派一队使者,前往波斯,加强与他们的联系。”

房玄龄躬身道:“陛下圣明,只是西域路途艰险,需选得力之人方可。”

李世民笑着点头,正要说话,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刺耳的风声,像是无数冤魂在嘶吼。他走到窗前,只见天空中的黑洞如同一只贪婪的巨兽,正吞噬着空中的流云。几只信鸽从翰林院方向飞来,瞬间被吸入黑洞,连羽毛都没留下一根。

“这是……”杜如晦脸色大变,“莫非是上天示警?”

李世民的目光锐利如鹰,他注意到黑洞边缘的光芒呈现出赤金色,与他腰间玉带的颜色有几分相似。他深吸一口气,正想下令让禁军疏散宫人,一股强大的吸力便已袭来。他感觉自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抓住,猛地向上提拉,耳边还能听到房玄龄焦急的呼喊,身体却已不由自主地朝着那片黑暗飞去。

大都,皇宫大安阁。

忽必烈坐在铺着狼皮的宝座上,听着怯薛军统领汇报漠北诸王的动向。这位身兼蒙古大汗与大元皇帝的统治者,手指上戴着一枚硕大的绿松石戒指,那是他从西域波斯带回的战利品。殿内燃烧着的安息香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混合着酥油茶的味道,形成一种独特的气息。

“海都在金山以西集结兵马,看来是又想犯边了。”忽必烈的声音带着草原民族特有的粗犷,“传朕旨意,令伯颜率军前往征讨,务必让他知道,大元的疆域,不是谁都能觊觎的。”

就在此时,殿外的天空突然暗了下来,紧接着是一阵剧烈的震动,仿佛大地都在摇晃。忽必烈推开身边的妃嫔,大步走出殿外,只见天空中的黑洞比其他几处更加巨大,边缘的光晕呈现出深蓝色,像是将整个草原的夜空都吸了进去。几只草原雄鹰盘旋着试图逃离,却被那股吸力硬生生拽了进去,消失在黑暗之中。

“长生天的怒火吗?”一位萨满巫师跪倒在地,疯狂地挥舞着手中的权杖。忽必烈却皱起了眉头,他征战一生,见过的异象不少,却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压迫感。他试图调动身边的怯薛军,身体却已不由自主地飘了起来,朝着那黑洞飞去。他最后看到的,是巫师惊恐的眼神和宫墙外混乱的人群。

南京,皇宫奉天殿。

朱元璋正对着一份奏折发怒,奏折上弹劾的是户部侍郎利用漕运之便中饱私囊的事。这位出身布衣的帝王,最恨贪官污吏,此刻手中的朱笔几乎要将奏折戳穿:“剥皮实草!朕早就说过,贪官污吏就该用重典!传朕旨意,将这狗东西押到午门斩首,让文武百官都去看看,贪赃枉法的下场!”

殿内的官员们吓得大气不敢出,连呼吸都放轻了。朱元璋的目光扫过众人,眼中的怒火渐渐平息,转而看向窗外——南京的春天总是多雨,此刻正淅淅沥沥地下着,打湿了殿外的梧桐叶。

突然,雨声戛然而止,天空像是被人用墨笔涂过一般,瞬间暗了下来。朱元璋走到殿门口,只见天空中的黑洞带着旋转的气流,将雨水都吸了上去,形成一道巨大的水龙,盘旋着进入黑洞之中。几只燕子慌乱地飞过,却被那股吸力瞬间吞噬。

“妖术?”朱元璋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铁尺——那是他用来防身的武器。他一生经历过无数险境,从濠州的饥民到如今的帝王,什么样的风浪没见过?但眼前这景象,却让他心中生出一丝寒意。

没等他下令让锦衣卫探查,一股强大的力量便将他从地面托起。他试图挣扎,却发现身体轻飘飘的,像是一片羽毛。他最后看到的,是殿内官员们惊恐的脸庞,以及那株被风吹得剧烈摇晃的梧桐树。

盛京,皇宫崇政殿。

皇太极正与范文程商议着入关的策略。这位后金的大汗,穿着一身明黄色的常服,手指在地图上勾勒着山海关的地形:“袁崇焕据守宁远,是我军入关的最大障碍。范文程,你可有良策?”

范文程躬身道:“大汗,袁崇焕虽勇,但崇祯多疑。臣以为,可派人散布流言,离间他与崇祯的关系,届时山海关不攻自破。”

皇太极满意地点头,正想细问,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混乱的呼喊。他走到殿外,只见天空中的黑洞边缘闪烁着银白色的光芒,像是将整个长白山的冰雪都凝聚在了一起。几只海东青从天空掠过,瞬间被吸入黑洞,连一声啼鸣都未曾留下。

“这是什么鬼东西?”皇太极身边的多尔衮拔出了腰间的弯刀,警惕地望着天空。皇太极却眯起了眼睛,他征战半生,信奉的是强者为尊,眼前这异象虽然诡异,却激起了他骨子里的好斗之心。

然而,那股吸力来得猝不及防。他感觉自己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抓住,猛地向上飞去。他试图抓住多尔衮的手,却只抓到一片虚空。意识模糊之际,他仿佛看到了关外的八旗铁骑正在集结,又仿佛看到了关内的万里江山。

不知过了多久,当七人的意识重新凝聚时,他们发现自己正站在一片云雾缭绕的大殿之中。

脚下是温润如玉的白玉地砖,每一块都打磨得光滑如镜,能清晰地映照出人影。头顶是穹顶,雕刻着日月星辰,流转着柔和的光芒,分不清是天然形成还是人为雕琢。大殿两侧立着数十根盘龙柱,龙身缠绕,鳞爪分明,仿佛随时会从柱上腾飞而起。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清香,不似人间的任何一种草木,吸入肺腑,只觉得心神一清。

嬴政最先稳住心神,他环顾四周,目光锐利地扫过其他六人。当看到刘彻、李世民等人时,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这些人虽然穿着不同朝代的服饰,但眉宇间的帝王之气却瞒不过他的眼睛。

“尔等是何人?为何会在此地?”嬴政开口问道,声音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刘彻上前一步,打量着嬴政,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看你的服饰,倒像是秦代的样式。莫非是始皇帝嬴政?”他自幼熟读史书,对这位统一六国的帝王自然不陌生。

李世民也认出了嬴政,心中却是巨浪翻涌——他曾在史书上读到过嬴政的事迹,却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式相见。他看向身边的赵匡胤、忽必烈等人,心中已然明白,这些人恐怕都是历代的帝王。

“朕乃李世民。”李世民拱手道,算是打过招呼。

“朕乃大宋天子赵匡胤。”赵匡胤也沉声道,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暗自评估着这些“同行”的实力。

“朕乃大元忽必烈。”忽必烈的声音带着草原的粗犷,目光中充满了审视。

“咱是朱元璋。”朱元璋的眼神警惕,双手下意识地握紧,像是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大清皇太极。”皇太极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草原民族的彪悍之气。

七人互相通报了身份,彼此眼中都充满了震惊与探究。他们来自不同的时代,相隔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异象,聚集到了这座陌生的大殿之中。

就在这时,大殿深处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仿佛从九天之外传来,带着一种洗涤心灵的力量。随着钟声响起,一道金光从穹顶落下,在大殿中央凝聚成一个身影。

那身影身着十二章纹的帝袍,头戴平天冠,面容模糊不清,却透着一股浩瀚如宇宙的威严。仅仅是站在那里,就让七人感受到了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敬畏,仿佛面对的是天地规则本身。

“吾乃玉皇大帝,执掌三界,统御万神。”那身影开口说道,声音不辨男女,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尔等皆是人间王朝的开创者或盛世明君,身负气运,故被吾以乾坤之力召至天庭。”

七人皆是心头一震。玉皇大帝?这个只在神话传说中出现的名字,此刻却真实地出现在他们面前。嬴政强压下心中的波澜,上前一步问道:“不知玉帝召我等前来,有何用意?”

玉帝的身影微微晃动,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人间王朝更迭,本是天道轮回。但尔等七人,皆是逆天改命、开创时代之主,身上的气运远超常人。吾今日召尔等前来,一是让尔等知晓各自王朝的未来,二是给尔等一个重新博弈的机会。”

“未来?”刘彻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他一直想知道,自己开创的汉家天下,能否千秋万代。

玉帝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抬手一挥,只见七道金光分别射向七人。金光入体的瞬间,七人眼前都浮现出了各自王朝的未来景象——

嬴政看到了秦二世而亡,看到了赵高乱政,看到了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看到了自己辛苦建立的帝国在短短十几年间分崩离析。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拳头紧握,指节发白。

刘彻看到了西汉的衰落,看到了王莽篡汉,看到了光武中兴,最终却还是逃不过王朝更迭的命运。他的眉头紧锁,眼中充满了不甘。

李世民看到了安史之乱,看到了藩镇割据,看到了五代十国的混乱,看到了大唐盛世的最终落幕。他的脸上露出一丝苦涩,轻轻叹了口气。

赵匡胤看到了靖康之耻,看到了南宋的偏安,看到了蒙古铁骑踏破临安,看到了赵氏王朝的覆灭。他的眼神变得冰冷,握着剑柄的手微微颤抖。

忽必烈看到了元末的红巾军起义,看到了朱元璋的崛起,看到了大元帝国的土崩瓦解。他的嘴角勾起一抹嘲讽,似是在嘲笑自己的后人无能。

朱元璋看到了明末的天灾人祸,看到了李自成的起义,看到了清军入关,看到了朱氏王朝的终结。他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眼中的怒火几乎要燃烧起来。

皇太极看到了清朝的闭关锁国,看到了鸦片战争,看到了八国联军侵华,看到了王朝的腐朽与灭亡。他的身体微微晃动,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

当幻象消失,七人皆是神色复杂。有愤怒,有不甘,有苦涩,有震惊。他们都是站在时代之巅的帝王,习惯了掌控一切,却从未想过,自己殚精竭虑建立的王朝,最终会落得如此下场。

“这便是尔等各自王朝的结局。”玉帝的声音再次响起,“天道循环,无人能免。但吾今日,却给尔等一个打破轮回的机会。”

七人闻言,皆是精神一振,目光齐刷刷地看向玉帝。

“吾将施法,将尔等传送到战国时代。”玉帝缓缓说道,“嬴政,你将入主秦国;刘彻,你将执掌楚国;李世民,你将统领赵国;赵匡胤,你将治理韩国;忽必烈,你将坐镇魏国;朱元璋,你将管辖齐国;皇太极,你将镇守燕国。”

“战国?”嬴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那是他最为熟悉的时代,也是他发家的起点。

“不错。”玉帝点头,“尔等将以战国七雄的国君身份,在中原大地上相互征伐,兼并领土。谁能率先完成统一,平定中原,谁便是胜利者。”

“胜利者有何奖赏?”朱元璋迫不及待地问道,他最关心

风云争霸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 玉阙惊闻,未来事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