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卧室的落地窗,在浅灰色的地毯上投下长长的光影。墨栖是被窗外的鸟鸣声吵醒的,她睁开眼时,蓝灰色的眼眸还蒙着一层刚睡醒的水汽,身边的位置已经空了,只残留着淡淡的雪松香气。她撑起身子坐起来,长发松散地披在肩后,发尾的栗色光泽在晨光里格外明显,锁骨处的朱砂痣在薄被的映衬下,像一颗藏在暖玉里的小红豆。
床头柜上放着一杯温牛奶和一张便签,是浔砚的字迹,笔锋锐利却带着温柔:“我去基金会盯画展布置,早餐在厨房,热一下就能吃。等你收拾好,让司机送你过来。”墨栖拿起便签,指尖轻轻拂过字迹,嘴角不自觉地勾起一抹浅笑——他总是这样,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得妥帖,却从不会张扬。
她起身走到衣柜前,挑了一件米白色的针织连衣裙,领口处缀着三颗细小的珍珠,裙摆垂到膝盖下方,走动时像一层流动的月光。外面套了一件浅灰色的羊绒开衫,袖口被她习惯性地挽到小臂处,露出纤细的手腕,腕骨清晰可见。长发被她用一根银色的细发绳松松地绑了个低马尾,几缕碎发垂在脸颊两侧,随着她低头整理衣领的动作轻轻晃动,添了几分温婉。
走进厨房时,早餐已经摆在餐桌上——全麦吐司、煎蛋和一杯热牛奶,都是她喜欢的搭配,没有一点她讨厌的生菜。墨栖坐在餐桌前,小口吃着早餐,目光落在窗外的庭院里。雨后的梧桐树叶格外翠绿,白色的玫瑰花瓣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像撒了一把碎钻,让她想起在阿塔卡马沙漠看到的星空。
收拾好后,墨栖坐着司机的车前往天文科普基金会。基金会位于市中心的一栋文创大楼里,门口已经挂着“星愿少儿天文画展”的横幅,彩色的气球在门口飘扬,充满了童趣。刚走到门口,就看到浔砚站在台阶上,穿着一件深灰色的西装,里面是一件白色的衬衫,领口系着一条深蓝色的领带,头发梳成了利落的背头,露出饱满的额头和锋利的下颌线。他正在和工作人员沟通画展的布置细节,琉璃琥珀色的眼眸里满是专注,偶尔会低头在文件上签字,手指修长,骨节分明,握笔的姿势优雅而有力。
“来了?”浔砚看到墨栖,立刻结束了和工作人员的谈话,快步走过来,自然地接过她手里的包,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手背时,轻声问道,“路上冷不冷?”
“不冷,车里很暖和。”墨栖摇头,看着他西装上沾着的一点颜料,忍不住伸手替他拂去,“怎么还沾到颜料了?布置得还顺利吗?”
“孩子们的画都很有创意,”浔砚笑着,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刚才帮一个小朋友调整画框,不小心沾到的。进去看看吧,你肯定会喜欢。”
走进展厅,墨栖瞬间被眼前的景象吸引。展厅的墙壁上挂满了孩子们的天文画作,有的画着五彩斑斓的星云,有的画着带着翅膀的星球,还有的画着人类和外星人一起观测星空的场景,充满了童真和想象力。每幅画的下方都贴着一张小卡片,上面写着孩子们的名字和他们对星空的愿望。
“你看这幅,”浔砚指着一幅蓝色的画作,“是一个叫小宇的小朋友画的,他说想成为一名天文学家,去探索猎户座星云的秘密。”
墨栖看着画作,眼睛里满是温柔:“画得真好,蓝色的渐变用得很巧妙,比很多专业的插画师都有想法。”她顿了顿,转头看向浔砚,“我们可以为这些有天赋的孩子提供更多的支持,比如邀请天文老师为他们上课,或者组织他们去天文台参观。”
“我已经安排好了,”浔砚点头,语气带着一丝骄傲,“下周会邀请麻省理工的光学教授来给孩子们做讲座,下个月还会组织他们去阿塔卡马沙漠的天文台,亲身体验观测星空的乐趣。另外,我们还设立了‘星愿奖学金’,资助那些家庭困难但对天文感兴趣的孩子。”
墨栖看着他,心里满是感动。她知道,浔砚不仅把基金会当成一项公益事业,更把它当成了和她一起实现梦想的载体。她伸出手,轻轻握住他的手,蓝灰色的眼眸里满是温柔:“谢谢你,浔砚。是你让这些孩子的星空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
“不用谢,”浔砚回握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掌心,“这也是我们共同的梦想。而且,我还想让你看看这个。”
他带着墨栖走到展厅的尽头,那里摆放着一个巨大的天文望远镜模型,旁边是一个AI互动屏幕。孩子们可以通过屏幕模拟观测不同的星空,还可以将自己的画作上传到屏幕上,与AI生成的星空图案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作品。
“这是我们和浔氏集团的技术团队一起研发的,”浔砚指着互动屏幕,“采用了最新的AI图像生成技术,能将孩子们的画作与真实的天文数据结合,让他们感受到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刚才已经有很多孩子尝试了,反响很好。”
墨栖看着孩子们在屏幕前兴奋地操作着,眼睛里满是欣慰。她走到一个小女孩身边,看着她画的粉色星球,轻声问道:“你为什么想把星球画成粉色的呀?”
小女孩抬起头,眼睛里满是天真:“因为我觉得星球也会害羞,害羞的时候就会变成粉色的!”
墨栖忍不住笑了,从包里拿出一支银色的钢笔,在小女孩的画纸上轻轻画了一颗小星星:“那我们再给它加一颗星星,让它不孤单好不好?”
小女孩开心地点头,接过钢笔,在画纸上又画了几颗小星星。浔砚站在旁边,看着墨栖温柔的样子,琉璃琥珀色的眼眸里满是爱意。他拿出手机,悄悄拍下这温馨的一幕,心里暗暗发誓,要永远守护这份美好。
中午时分,画展的开幕式正式开始。浔砚作为基金会的创始人,上台发表了致辞。他穿着深灰色的西装,站在聚光灯下,声音沉稳而有力,从自己童年对星空的向往,到和墨栖一起观测星空的经历,再到创立基金会的初衷,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真诚,让台下的观众深受感动。
墨栖坐在台下,看着台上的浔砚,眼睛里满是骄傲。她知道,这个看似冷戾的男人,内心深处藏着一份对世界的温柔和对梦想的执着。他不仅是商界的精英,是科研领域的天才,更是一个用行动守护他人梦想的守护者。
开幕式结束后,很多家长和孩子围过来,向浔砚和墨栖表达感谢。一个孩子的母亲握着墨栖的手,眼里满是感激:“谢谢你们,我的孩子以前很内向,自从参加了你们的天文课,变得开朗了很多,还说以后想当一名天文学家。”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墨栖笑着,递给孩子一本天文画册,“希望他能一直保持对星空的热爱,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下午,两人一起留在基金会,帮孩子们整理画作,解答他们关于星空的疑问。墨栖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解星云的形成原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天文知识;浔砚则给孩子们展示AI互动屏幕的操作方法,教他们如何将自己的画作与星空图案结合。夕阳西下时,展厅里依旧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离开基金会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浔砚牵着墨栖的手,走在文创大楼的街道上。路灯的光芒落在他们身上,拉长了他们的身影。墨栖靠在他的肩上,轻声说道:“今天真的很开心,看到孩子们的笑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以后我们还会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浔砚低头,在她的额头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比如将‘星雾系列’的部分利润捐赠给基金会,或者和更多的公益组织合作,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墨栖点头,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和浔砚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惊喜和温暖。他们不仅在守护彼此的爱情,更在守护更多人的梦想,用自己的力量,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份美好。
车子行驶在回家的路上,墨栖靠在车窗边,看着窗外的夜景。城市的灯光像星星一样闪烁,与夜空中的星光交相辉映。她想起在阿塔卡马沙漠看到的银河,想起孩子们画笔下的星空,想起和浔砚一起经历的点点滴滴,嘴角的笑容越来越深。
回到老宅时,庭院里的灯珠已经亮了起来,暖黄色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庭院,像一片璀璨的星空。浔砚牵着墨栖的手走进厨房,准备做她最喜欢的提拉米苏。墨栖系着粉色的围裙,站在料理台前,认真地打发着淡奶油;浔砚则站在她身边,帮她切着马斯卡彭奶酪,动作熟练而优雅。
“对了,”墨栖突然想起什么,转头看向浔砚,“‘星雾系列’的定制款已经接到了很多订单,其中有一个订单是为一位盲人女士定制的,她希望能通过触觉感受到星空的美丽。我们可以在珠宝上加入盲文和触觉纹理,让她通过触摸感受到星云的形状和星球的轮廓。”
“这个想法很好,”浔砚点头,语气带着一丝赞赏,“我会让技术团队研发特殊的触觉纹理材料,结合AI语音系统,让她不仅能触摸到星空,还能听到星空的故事。另外,我们还可以将这种设计应用到更多的珠宝中,让更多残障人士感受到珠宝的美丽和星空的魅力。”
墨栖看着他,心里满是期待。她知道,这个想法不仅能为残障人士带来便利,更能让“星雾系列”的设计理念得到升华,传递出更多的温暖和正能量。
两人一边做着提拉米苏,一边聊着未来的规划。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他们身上,勾勒出温馨的轮廓。墨栖靠在浔砚的怀里,感受着他的体温和心跳,心里满是安宁。她知道,和浔砚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和他一起为梦想奋斗的每一刻,都是有意义的。
夜深了,提拉米苏已经做好,放在冰箱里冷藏。墨栖和浔砚坐在露台的藤椅上,手里拿着一杯热牛奶,看着夜空中的星星。墨栖靠在他的肩上,轻声说道:“浔砚,有你在身边,真好。”
浔砚低头,在她的唇上印下一个轻柔的吻,声音低沉而温柔:“墨栖,遇见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幸运。以后,我们会一起守护更多的星空梦想,一起创造更多的美好,一起走过余生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夜空中的星星闪烁着,像在为他们祝福。墨栖靠在浔砚的怀里,闭上眼睛,嘴角带着幸福的笑容。她知道,这场始于“星雾”的爱情,早已在公益与梦想的浇灌下,绽放出了最绚烂的花朵;而他们的未来,也会像这片星空一样,永远璀璨,永远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