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8章:证据确凿,准备弹劾
张猛看着桌上堆积的证据,深吸一口气,对身边的成员说道:“这些证据虽不少,但要扳倒刘安,还需谨慎行事。明日,我们便带着这些证据上朝弹劾,成败在此一举。”成员们纷纷点头,眼神中透着坚定。然而,他们不知道,此刻刘安府邸中,也正弥漫着一股阴沉的气息,一场新的风暴,似乎正在悄然酝酿。
“兴汉义盟”的据点内,烛火摇曳,光影在粗糙的墙壁上晃动。张猛紧皱眉头,目光在桌上的证据间来回游移。老谋士李智站在一旁,手中轻抚胡须,同样神色凝重。
“张首领,证据虽已足够证明刘安的叛国罪行,但朝堂之上,人心叵测。刘安党羽众多,我们需想好应对之策,方能确保弹劾成功。”李智缓缓说道,声音低沉而有力。
张猛微微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决然:“李老所言极是。我们不仅要将证据清晰无误地呈给圣上,还要提前预判刘安及其党羽的反驳之词,一一想好应对。”
随后几日,张猛与李智日夜商讨,精心策划弹劾事宜。他们将证据分类整理,按照重要程度和关联性排列,确保在朝堂上能够有条不紊地陈述。同时,对刘安可能的狡辩和党羽的干扰,也制定了相应策略。
义盟成员们也在紧张准备着。他们反复演练弹劾流程,模拟朝堂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每一次问答都力求精准。据点内,回荡着他们严肃的讨论声和坚定的誓言。
这日清晨,天色未明,“兴汉义盟”的成员们便已起身。他们身着整洁的服饰,怀揣着证据,神色庄重地向汉室朝堂外走去。清冷的晨风吹过,带着丝丝寒意,却丝毫没有动摇他们的决心。
朝堂外,已有不少官员陆续前来。张猛等人站在一旁,静静等待上朝时刻的到来。此时,一名义盟成员匆匆赶来,在张猛耳边低语几句。张猛脸色微变,与李智对视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忧虑。
原来,有消息传来,刘安似乎察觉到了危险,正在准备最后的挣扎。他可能会在朝堂上突然发难,或者指使党羽扰乱弹劾进程。甚至,还有可能暗中销毁一些对他不利的证据。
“看来,刘安已经有所察觉。我们此次弹劾,必将困难重重。”张猛低声说道,拳头不自觉地握紧。
“既已走到这一步,便没有回头之路。我们只能见招拆招,以不变应万变。”李智目光坚定,语气沉稳。
随着钟声响起,官员们纷纷步入朝堂。张猛深吸一口气,带领义盟成员,迈着坚定的步伐,紧跟而入。朝堂内,气氛庄严肃穆,皇帝高坐龙椅,目光扫视着下方群臣。
张猛等人来到朝堂中央,跪地行礼。“启奏陛下,臣等‘兴汉义盟’,今日有要事弹劾。”张猛声音洪亮,在朝堂内回荡。
皇帝微微皱眉,问道:“所弹何人?有何要事?”
“臣等弹劾幕后主脑刘安,他叛国通敌,意图颠覆汉室,罪大恶极。臣等已收集到确凿证据,恳请陛下明察。”张猛言辞恳切,将手中证据呈上。
皇帝接过证据,仔细翻阅,脸色逐渐变得阴沉。“刘安何在?”皇帝怒喝道。
刘安从群臣中走出,跪地叩首,神色镇定:“陛下,这是‘兴汉义盟’对臣的污蔑。臣对汉室忠心耿耿,绝无叛国之举。”
“证据在此,你还敢狡辩!”张猛愤怒地指着刘安。
刘安冷笑一声:“这些证据,皆是‘兴汉义盟’伪造,企图陷害于臣。陛下,切莫轻信。”
朝堂上,顿时陷入一片争论。支持“兴汉义盟”的官员,要求彻查刘安;而刘安的党羽,则纷纷为他辩解。一时间,朝堂内吵吵嚷嚷,混乱不堪。
皇帝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沉思片刻后说道:“此事关乎重大,朕定会派人彻查。刘安,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你需暂被软禁。”
刘安心中暗恨,但表面上仍恭敬地说道:“臣遵旨。”
退朝后,张猛等人回到据点。虽然皇帝已下令彻查,但他们深知,刘安不会轻易束手就擒。接下来,他们还要面对刘安暗中的种种阻碍。
“刘安必定会想尽办法干扰调查,销毁证据。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时刻关注调查进展,同时做好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准备。”张猛对义盟成员们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眼神中充满警惕。“兴汉义盟”能否成功在朝堂上弹劾幕后主脑?幕后主脑的最后挣扎会给“兴汉义盟”带来怎样的阻碍?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而“兴汉义盟”,已然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