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风与星光的变奏曲
本书标签: 幻想  双男主 

故事3:《砚狱》(一篇完)

风与星光的变奏曲

民国十七年,金陵城的梧桐叶落得比往年早。

林砚蹲在秦淮河畔的青石板上,用炭笔在旧报纸背面勾画。

卖馄饨的老阿婆端来碗,热气模糊了她睫毛上的霜

阿婆小先生,又在画河景?

他抬头笑,眉目清俊如未开的玉兰。

可那笑里没有温度——自三年前从林家老宅逃出来,他便再没真正笑过。

——————

【笼中雀】

林砚的天赋是被奶娘发现的。

三岁时抓着炭条在粉墙上画蝴蝶,五岁能临摹《韩熙载夜宴图》的衣纹,十二岁那幅《寒江钓雪》被省城来的书画家拍案,说“此子笔底有寒潭千尺”。

可林家的天,是母亲林氏的算盘。

林氏你是长子,要懂事

她总把这句话挂在嘴边,却把林砚的奖学金拿去给明远买进口水彩,把他的画稿撕了给明远糊风筝

十六岁那年在招生榜前遇到了陈教授

留洋回来的教授戴着金丝眼镜,握着林砚的手

陈教授你的构图有吴昌硕的苍劲,又有林风眠的灵秀,是个难得的天才

从办公室出来后,他烧了陈教授送的画册。灰烬飘进未干的《寒江钓雪》——画里孤舟上的渔翁,此刻像极了他自己。

后来他看见陈先生在报馆发表的文章,标题是《天才少年林明远:传统与革新的碰撞》,配图是林砚那幅《寒江钓雪》,落款改成了“明远”。

林砚烧了所有画稿。

火光照着他红肿的眼,把“林砚”二字烙进心口——从此世上再无林砚,只有活着的躯壳。

——————

【金丝雀】

他在码头扛过包,在书局抄过书,最后在夫子庙的画摊落脚。

画人像十文一张,他用炭笔勾出游客的眉眼,再添几分红晕,倒比真容生动些。

变故来得毫无预兆。

那天画摊前来了顶小轿。

掀帘的是个戴翡翠镯子的妇人,她盯着他的手看了许久

周夫人这手该拿笔,不该拿炭

轿子里的人是督军府的周夫人。

她把他带进一栋红砖小楼,窗台上摆着从苏州运来的素心兰。

周夫人明远

她总这么叫他

周夫人你会成为最耀眼的星星

最初的日子像一场梦。

他有单独的画室,用的是徽州贡墨,画的是周夫人收藏的古画临摹。

直到某个深夜,周夫人的副官推开门,手里提着个蒙着眼的少年。

周夫人明远,帮个忙

周夫人倚在沙发上抽烟

周夫人这位爷喜欢新鲜的,你画得像,他才高兴

画室的白纱帐垂下来,林砚握着炭笔的手在抖。

他画了半幅,听见少年的呜咽,画纸被撕成碎片,撒在他脚边。

副官没用的东西

副官踹翻画架

副官周大人说了,明天送你去百乐门学规矩

那是他第一次明白,这金陵城里的水有多深。

督军、议员、银行家们凑在“松月楼”打牌,牌桌上谈的是军火生意,赌注是地皮和人命。

而他,不过是周夫人用来讨好贵客的“清倌人”——画技是幌子,皮相才是本钱。

——————

【笼中劫】

他逃过三次。

第一次藏在运菜的板车底下,刚到下关就被抓回来。

周夫人的狗腿子用烙铁在他后颈烫了朵梅花

NPC这是记号,跑了便让人认得出

第二次他买通洗衣房的阿婆,把求救信塞进洋人的西装口袋。

结果信被巡捕房截了,反说他“私通乱党”,蹲了半个月大牢。

出狱时,周夫人带着补品来看他

周夫人明远受委屈了,以后更乖些

第三次最险。

他用碎瓷片割了手腕,血浸透床单时,副官捏着他的下巴笑

副官你以为死了就能一了百了?周大人早让人在你老家备了棺材,写着你‘暴病身亡’——你娘要是来闹,正好给你弟弟腾地方

林砚彻底哑了。

他开始配合,画那些油腻的裸体,陪那些秃顶的官员喝酒。

画室墙上挂着他的“作品”,落款是“明远”,被挂在权贵的书房当装饰。

他知道,这些画会被印成画册,流到上海、北平,成为“金陵天才”的传奇。

只有他自己清楚,每幅画的角落都藏着极小的“砚”字——那是他刻在骨头上的反抗。

——————

【终局】

转折在梅雨季。

督军的小舅子看中了他的脸,要把他“送”给上海来的军火商。

周夫人笑着应下,转头对他说

周夫人明远,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伺候好了,我许你自由

他装乖顺,却在酒里下了安眠药。趁着混乱,他摸出藏在鞋底的刀片,割开了腕脉——这次是真的。

可他还是被救了。

军火商的人捏着他的脸

NPC死了多可惜,正好送你去教坊司,那里的主顾更识货

他被押上南下的船

甲板上飘着咸湿的风,他看见江面上漂着盏河灯,写着“林砚”二字。

突然想起十二岁那年,他在老宅的阁楼发现个木匣,里面有母亲的旧手帕,边角绣着“砚儿”——那时他还信,这世间有属于他的温柔。

船过燕子矶时,他纵身跃入江中。

冰冷的水灌进鼻腔,他想起第一次在画摊给人画像,老阿婆说

阿婆小先生,你这手能画尽人间春色

可他画尽了,却没画出自己的出路。

刺骨的寒意窜进骨头时,他忽然想起烧画那晚的火焰,想起撕毁的《寒江钓雪》,想起十七岁站在老槐树下对自己说

林砚我要成为自己的光

现在光又灭了。

但至少,江底的泥沙会替他保守秘密。

那些刻在骨头上的伤,那些咽进肚子里的泪,那些没画完的、关于自由的素描,终于可以永远停在这里。

上浮的气泡是最后的告别,岸上的霓虹依旧闪烁。

三年后,金陵城的画展上挂着幅《寒江钓雪》。

落款是“明远”,笔触稚嫩,像极了当年被撕毁的原作。

督军的小舅子摸着画框笑

NPC这小子死得妙,画倒值大价钱

没人知道,江底的泥沙里沉着半块炭笔,刻着极小的“砚”字。

更没人知道,有个穿月白长衫的青年,曾在画纸背面写过一行小字:

“天才的傲骨,原是刺向自己的刀。”

(全文完)

——————

作者这篇是有一个番外的,是林砚和陈教授的

作者大家可以小小的期待一下

作者“明远”这个名字也并非是笔误

作者我知道小砚的弟弟叫林明远,然后周夫人给他取的也是明远,但是这个是有含义的

作者这个名字在本文中可以算是一把“刀”,割开了那个家庭,权利和社会层层包裹的伪装 ,露出了内核,因为在那里,底层的姓名、尊严、人生,都不过是上位者随手写下的注脚

作者1.在家庭中。

作者“明远”并不是属于弟弟的名字,而是属于那个林氏挑选的“完美继承人”的名字。

作者然后这边呢,也要浅浅的提到一下,周夫人给小砚起“明远”,表面上呢是权力对底层的随意标记,但也是林氏潜意识的投射

作者2.在权力方面。

作者在金陵城的权贵圈里,“名字”是最廉价的标签。

作者他们不需要知道他的本名、他的过去、他的才华,只需要给他一个顺耳的代号,方便称呼、方便交易、方便当作礼物转赠。

作者从他被改名的那一刻起,他就只是“明远”,一个会画画,长得漂亮的附属品

作者3.就是命运啦,也是我认为的三个中比较讽刺的一点。

作者弟弟的名字成为了哥哥的“新身份”同一个名字,两种不同的人生,一个享受了家族的全部“宠爱”,而另一个则是沦为了玩物,在权力的游戏中苟活。

作者而这个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那个时代的荒诞。

作者家族用“明远”绑架长子的人生,权贵用“明远”消费他的才华,连他自己最后都在逃跑时恍惚——“我是林砚,还是明远?”

作者直到他跳江的那一刻,他才看清,从改名的那刻起“林砚”这个名字,连同他的骄傲、才华、对自由的渴望,早被家族和权力碾碎,丢进了名为“明远”的垃圾桶。

作者(关于为什么林家是“权力”,但是小砚却属于底层的这一点,文中也有提到,他是从林家逃出来的,他属于“背叛者”,再加上与林氏而言,他属于“废棋”,说到这相信大家应该也都能明白了)

作者以上所有言论仅基于本文,包括文中的所有言论也只在这篇文而已

作者并没有任何的内涵,引战和挑衅等意味

作者另外就是各花入各眼,如果觉得以上的三观和言论和您的相悖,可以弃了这篇,可以表达您的观点,但请不要辱骂,谢谢!

作者不同的角度看世界,能发现不同的美

作者作者是新手,欢迎大家提意见

上一章 故事2:《山月知狐意》(一篇完) 风与星光的变奏曲最新章节 下一章 故事3:《砚狱》(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