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双姝归
本书标签: 古代  双男女主  古代架空 

太后懿旨

双姝归

檩州的春日,总比京城来得更早些。才刚二月,信王府的花园里已是姹紫嫣红开遍,温风裹着草木清香与湿润的泥土气息,熏得人骨子里都透出几分慵懒。

沈清辞坐在临水的凉亭里,指尖轻轻拨过石桌上的琴弦,流出一段不成调的淙淙音律。她望着亭外一株开得正盛的木棉,火红的花朵如同燃烧的云霞,映得她清澈的眼眸也添了几分暖色。

“阿姐!”

清脆的呼唤由远及近,伴随着一阵轻快的脚步声。沈清辞不用回头,唇角已自然扬起一抹温柔的笑意。

妹妹沈清韵提着裙摆,像只翩跹的蝴蝶飞进亭子,额间沁着细密的汗珠,脸颊因奔跑而泛着健康的红晕。她将手中一束带着露水的野花塞到沈清辞怀里,声音雀跃:“你看!后山的花都开好了,这檩州的春天,真是半分也待不住,热闹得紧。”

沈清辞接过花,低头轻嗅,一股清甜沁入心脾。她拿出绢帕,自然地替妹妹擦拭额角的汗,语气带着纵容的轻责:“又跑去后山了?当心荆棘划破了衣裳,回头嬷嬷又要念叨你。”

“嬷嬷才抓不住我呢。”沈清韵浑不在意地摆摆手,挨着姐姐坐下,自顾自倒了杯凉茶一饮而尽,“整日待在府里多无趣,还是外面自在。姐姐,你说是也不是?”

沈清辞但笑不语。她生性喜静,妹妹却活泼好动,一静一动,在这檩州相伴长大,感情深厚非同一般。檩州属于边疆乃要塞之地,父亲信王驻守于此,军务繁忙,母亲早逝,她们姐妹便是彼此最坚实的依靠。

微风拂过,带来远处校场隐约的操练声,那是她们早已听惯的、属于这里的独特韵律。沈清辞正想说什么,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亭内的宁静。

王府的老管家沈福步履沉稳地走来,在亭外止步,躬身行礼,神色不似平日松快。

“老奴见过两位郡主。”

“福伯?”沈清辞放下手中的花束,坐直身体:“何事?”

沈福双手呈上一封以火漆封缄的信函,声音低沉而清晰:“京城来了懿旨,八百里加急。王爷请两位郡主即刻前往书房。”

“京城的懿旨?”沈清韵好奇地凑过来,“这个时节,京城还冷着呢,太后娘娘怎么忽然来信了?”

沈清辞的心却微微一动。京中无事不登三宝殿,尤其还是八百里加急的懿旨。她接过那封沉甸甸的信,指尖触到冰凉的火漆,上面清晰地印着皇室内廷的徽记。

一种难以言喻的预感,如同亭外池塘被风吹起的涟漪,在她心底悄然扩散开来。她面上却不露分毫,只将信收好,拉起妹妹的手,声音依旧平和:“走吧,莫让父王久等。”

——————

信王的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铁锈气,那是长年与兵戈为伴留下的痕迹。身着常服的信王沈擎负手立于窗前,望着院中那棵高大的榕树,背影如山岳般沉稳,却也透出几分凝重。

“父王。”姐妹二人齐声行礼。

沈擎转过身,面上带着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

他目光扫过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最终落在长女沈清辞脸上,将手中已经拆阅过的信件递给她。

“太后寿辰在即,懿旨召你们姐妹二人,即可启程返京贺寿。”

沈清辞快速浏览着信上的内容,言辞恳切,充满长辈对晚辈的思念之情,言说多年未见,甚是挂念,盼她们回京团聚,共襄寿宴。

然而,字里行间那不容拒绝的意味,以及“即刻启程”四个字,却透着非比寻常的急切。

沈清韵也凑过来看,讶然道:“太后寿辰?那不是还有两月有余吗?怎么这么着急的催我们回去?”

沈擎沉声道:“京中局势,远非表面那般平静。太后年事已高,陛下……亦有他的考量。此番召你们回去,贺寿是名,只怕……”

他顿了顿,没有再说下去。

沈清辞却是已然明白,她们姐妹二人久居边疆,看似远离权力中心,但身为手握重兵的信王之女,本身就是棋局上的棋子。

恐怕太后思念是借口,圣上此番召二人回京,以示恩宠的同时又何尝不是一种牵制?

她抬起眼,看着父亲满是担忧的神色,轻声道:“父王的意思是,我们非去不可?”

“即是懿旨,便无可转圜的余地了。”

沈擎叹了口气:“清辞你素来沉稳,心思缜密,为父稍可安心,只是清韵她……”

沈擎看着懵懂的小女儿,眉头紧蹙。

沈清韵见他的目光看向自己,立马保证道:“父王放心,我一定听阿姐的话,绝不惹是生非!”

沈清辞握住妹妹的手,指尖微凉,语气却异常坚定:“父王,女儿明白。我们会小心行事,相互扶持,定不辱没信王府的门楣。”

从书房出来,午后的阳光依旧明媚,沈清辞却觉得那暖意有些刺眼。

她回头望了望父亲书房那扇紧闭的门,知道这次离开,檩州这般自在的春日,怕是许久都见不到了。

“阿姐。”沈清韵挽住她的胳膊。

沈清辞收回目光,拍了拍妹妹的手背,将那份隐忧深深藏入眼底,只剩下温婉平静。

“走吧,回去收拾行装。”

双姝归最新章节 下一章 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