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将手中的朱砂笔放至一旁,温润的眉眼变得忧郁几分,侧身对上墨兰好奇灵动的美眸,语气中多了几分墨兰无法理解的沉重。
“自先皇开始,本朝便开始重文轻武的决策,燕云十六州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一日没收复,我大宋便一日不得安宁...”
墨兰饱读诗书,自是明白燕云十六州对于大宋的重要性,燕云十六州地处中原与游牧民族交界处,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意味着中原北方防线被迫打开。
加剧了大宋的军事弱势,遑论大宋重文轻武的推举,武官有封号却没有实权,且深受文官排挤,整个大宋上至高门子弟下至贫苦百姓,没有人愿意参加武举考试。
赵祯想要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不仅需要具有极具领导能力的主将,而且能力出色的将士们也必可不少、充足的粮草都是赵祯需要考虑的方面。
眼下的大宋除去北患,可谓是国泰民安,国库充盈,唯一头疼的便是朝中大臣的反对以及北伐人选。
墨兰纤细的手指无意识的在桌面上轻敲,忽然想到了一个被她遗忘在角落的男子,宁远侯府嫡出二公子顾延烨。
恰好此时张茂则前来奉茶,墨兰上前接过张茂则端上来的托盘,自然不失美感的起身给赵祯倒茶。
“官家可是在苦恼该派何人北伐?”
赵祯仔细观察墨兰手上,已看不出伤口的掌心,提起的心微微放下,缓缓点头,“不错,昔日上阵杀敌的大将军年事已高,如今军中并无能担任北伐重任的将士...”
“若是待有能力的武官脱颖而出,不知还需等多久,若是辽国主动出兵,我们恐难以防御外敌。”
原本因为墨兰到来,赵祯好不容易忽视的难题,此刻在墨兰的好奇心之下,又被提起,一向云淡风轻的面容变得沉重严肃。
“官家可曾记得顾延烨?”墨兰握住赵祯的另一只手,轻声询问。
“顾延烨?墨儿说的可是宁远侯府上的顾二?”顾延烨文章气势恢宏,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想到顾延烨崇拜杨无端,甚至与杨无端一般沉迷花街柳巷。
脸色瞬间冷了下来,在看到墨兰微微颔首时,忽然想起来,顾延烨曾在盛府上过学,依赵祯对墨兰的了解,顾延烨荒唐的行事作风也不像是墨兰能看得上的。
喝了几口茶水,故作从容试探的看向墨兰,“顾二不仅沉迷花街柳巷,更是养了一外室,那外室还为他诞下一儿一女,甚至是气死了宁远侯,作风如此不堪之人...”
“我不认为他能给我带来什么意料之外的惊喜。”
墨兰连忙上前替赵祯顺了顺气,娇声安抚道,“官家何需为了他动怒呢?如今顾延烨无法参加科考,被顾府排挤,转身从军。”
“妾身与他同窗多年,自是清楚他是何人,顾延烨最为看重的便是自己的脸面,他现下因替杨无端鸣不平,被官家下令五十岁前不得参加科考,唯一能出人头地的路被他亲自毁了。”
作者有话说:昨天突然甲流了,今天难受得不行,只码了一章,看明天会不会好一些吧,我尽量每天四更,特别感谢各位小可爱送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