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何为正魔
本书标签: 穿越  原创作品  双男主     

第四十三章 闭关悟合道

何为正魔

万清宗的山门隐在层峦叠嶂间,云雾如轻纱漫过青灰色的殿宇飞檐,迎客峰上的钟鸣沉稳悠长,穿透云层荡开去时,恰好落在夜安澜抱着锦穆澜落地的脚步声旁。

穆锦念一路都攥着锦穆澜的衣摆,此刻见山门近在眼前,眼眶还红着,伸手便想去扶:“师兄,你怎么样?”莫相离也凑了过来,魔族小公主平日里总带着几分娇纵,此刻却难得收敛了锋芒,指尖悬在锦穆澜身侧,生怕碰着他受伤的地方。

夜安澜将锦穆澜轻轻放下,指尖在他腰侧的伤处虚虚一拂,那处因先前斗法留下的灼痛感便淡了几分。他身着的绯色长袍沾了些尘土,却依旧难掩那份风流气度,只是看向锦穆澜的目光里多了几分叮嘱:“你体内灵力紊乱,虽已暂时压制,却需好生静养。”

锦穆澜站稳身子,抬手按住胸口,试着运转了一丝灵力,果然还有滞涩之感。他抬眸看向夜安澜,眸中带着谢意:“此番多谢夜宗主相救。”先前若不是夜安澜及时赶到,他与穆锦念、莫相离三人怕是要栽在那魔族余孽的手里。

夜安澜轻笑一声,指尖捻了捻,腰间的玉佩轻轻晃动:“你我之间,何须言谢。”他的目光掠过穆锦念和莫相离,最后又落回锦穆澜身上,“万清宗乃名门正派,你在此处养伤,我便放心了。合欢宗还有俗务待我处理,先行告辞。”

穆锦念忍不住开口:“夜宗主不再多留几日吗?掌门师伯定会好生款待。”她虽知晓合欢宗名声特殊,但亲眼见夜安澜舍命相救,早已没了往日的偏见。

“不了。”夜安澜摇了摇头,目光在锦穆澜脸上多停留了片刻,似有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保重。”话音落,他足尖一点,绯色身影如惊鸿般掠起,几个起落便消失在云雾深处,只留下一缕淡淡的、清冽的香气萦绕不散。

莫相离撇了撇嘴,小声嘀咕:“这合欢宗宗主倒是奇怪,救人救得干脆,走得也这么急。”

“夜宗主行事自有分寸。”锦穆澜轻声道,只是心里莫名有些空落落的。他抬手揉了揉眉心,将那点异样压下去,转头对两人道,“我们先回宗门吧。”

三人刚走到宗门大殿外,便见陆沉槿快步迎了上来。他一身月白道袍,面容俊朗,眉宇间满是焦急,见到锦穆澜便急忙上前:“穆澜,你可算回来了!听闻你在外遇袭,父亲已经在殿内等你许久了。”

陆沉槿是锦穆澜的大师兄,修行多年,性情沉稳,此刻却难掩担忧。他伸手搭在锦穆澜脉搏上,感受到那紊乱的灵力,眉头皱得更紧:“伤得这般重?”

“劳大师兄挂心,暂无大碍。”锦穆澜道。

穆锦念在一旁补充道:“大师兄,是合欢宗的夜宗主救了我们!若不是他,我们恐怕……”

“合欢宗?”陆沉槿愣了一下,随即了然点头,“原来是夜宗主。此事我已略有耳闻,稍后需向父亲禀明,也好备上谢礼送去合欢宗。”他说着,侧身引路,“快进去吧,父亲和几位长老都在。”

大殿之内,香烟袅袅,供奉着万清宗历代祖师的牌位。掌门陆锦城身着深蓝色道袍,道号玄吾真人,他端坐于主位之上,面容威严,周身萦绕着沉稳的灵力。两侧分别坐着几位宗门长老,皆是气息深厚的修士。

见锦穆澜三人进来,陆锦城缓缓起身,目光落在锦穆澜身上,仔细打量片刻,沉声道:“穆澜,此次外出历练,辛苦你了。”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让人信服的力量。

锦穆澜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弟子无能,不仅自身受伤,还险些让师妹和莫姑娘遇险,望掌门责罚。”

“责罚倒不必。”陆锦城摆了摆手,语气缓和了些,“那伙修士乃邪修余党,行事狠辣,你能带着她们二人全身而退,已是不易。何况,有夜宗主出手相助,也是你的机缘。”他顿了顿,看向莫相离,眼中并无排斥,“莫姑娘虽是魔族,但此次与穆澜同行,并无恶行,我已吩咐下去,在万清宗期间,自会保你安全。”

莫相离没想到这位名门正派的掌门如此通情达理,一时有些受宠若惊,讷讷地说了句:“多谢掌门。”

陆沉槿在一旁道:“父亲,穆澜伤势不轻,灵力也颇为紊乱,不如先让他回住处静养?”

陆锦城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一个玉瓶,递给锦穆澜:“这里面是凝神丹,每日一粒,可助你平复灵力。你先回去歇息,余下之事,日后再议。”

“多谢掌门。”锦穆澜接过玉瓶,再次行礼后,便与穆锦念、莫相离一同退了出去。

回到自己的居所“三箐殿”,殿内陈设简洁,几案上还放着他离开前未看完的功法古籍。穆锦念忙着去后厨吩咐煮些清淡的汤药,莫相离也跟着去帮忙,殿内顿时安静下来。

锦穆澜坐在榻边,将玉瓶打开,一股清苦的药香扑面而来。他取出一粒凝神丹服下,丹药入口即化,一股温和的灵力缓缓散开,流遍四肢百骸,胸口的滞涩感果然减轻了不少。

可他却丝毫没有放松,反而心头沉甸甸的。他抬手看着自己的手掌,指尖微微颤抖。先前遇袭时的画面在脑海中不断回放——邪修的法器带着灼热的灵力袭来,他拼尽全力也只能勉强抵挡,穆锦念为了护他被震伤,莫相离更是险些被那邪修的缚魔索困住。若不是夜安澜恰好赶到,以一己之力击退邪修,后果不堪设想。

“实力……还是太弱了。”锦穆澜低声呢喃。

他身为万清宗圣子,自幼天赋异禀,修行速度远超同门,年纪轻轻便已达到元婴后期,在同辈之中算得上佼佼者。可此次遇险让他清楚地认识到,这世间强者如林,元婴中期的实力,根本不足以保护身边的人。

夜安澜的修为深不可测,出手时那般举重若轻,想必早已突破元婴,触及化神之境。而他呢,连几个邪修都应付得如此狼狈。若是日后再遇到更强的敌人,再有人想伤害穆锦念、莫相离,甚至是夜安澜,他又能做些什么?

一股强烈的无力感涌上心头,锦穆澜猛地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他想起师父临终前对他说的话:“穆澜,修行之路,不止于自身精进,更要护得住想护之人。”那时他只当是寻常叮嘱,如今才真正体会到其中的重量。

他起身走到几案前,翻开了那本泛黄的古籍。这本古籍是他偶然在宗门藏书阁的禁地中找到的,书页残缺,字迹模糊,记载的并非万清宗寻常功法,而是一套名为《阴阳五行八卦合道诀》的秘术。

当初他只觉得这套功法晦涩难懂,阴阳相生相克,五行循环往复,八卦变幻无穷,三者想要融合归一,简直是天方夜谭,便一直搁置着。可此刻,他看着那些残缺的字句,心中却突然生出一丝明悟。

万清宗主修道家正统功法,偏于阳刚,而他此次受伤后,体内灵力阴阳失衡,恰好需要一种能调和阴阳的法门。五行对应五脏,八卦对应天地法则,若能将这三道合一,不仅能弥补他修为上的短板,或许还能开辟出一条全新的修行之路。

“阴阳五行八卦三道合一……”锦穆澜指尖划过书页上的字迹,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若能修成此功,日后定能护好身边之人。”

他当即决定,闭关修炼这套《阴阳五行八卦合道诀》。

第二日一早,锦穆澜便前往掌门殿求见陆锦城。

陆锦城见他神色坚定,心中已然猜到几分,待听闻他要闭关修炼那套古籍秘术时,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穆澜,那套功法我亦有所耳闻,古籍残缺不说,三道合一的修行之法从未有人成功过,稍有不慎,便会灵力反噬,轻则修为尽废,重则危及性命,你可想好了?”

“弟子想好了。”锦穆澜躬身行礼,态度无比恳切,“此次外出遇险,弟子深知自身实力不足。若不能突破瓶颈,日后再遇险境,不仅自身难保,更会连累宗门,连累身边之人。此险,弟子必须冒。”

他抬眸看向陆锦城,眸中满是决绝:“掌门放心,弟子定会谨慎行事,绝不会鲁莽为之。”

陆锦城沉默了许久,目光落在锦穆澜身上,看着这位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圣子,眼中既有担忧,也有欣慰。他叹了口气:“你既有如此决心,我便不拦你。”

说着,他起身走到殿后,取出一枚青色令牌和一个锦盒:“这是宗门禁地‘万象洞’的令牌,洞内灵力充沛,且有聚灵阵加持,最适合闭关修炼。锦盒内是护心玉,若灵力反噬,它可保你心脉不散。”

他将令牌和锦盒递给锦穆澜,又叮嘱道:“沉槿已经知晓你要闭关之事,他会为你护法。你只管安心修行,宗门之事,有我们在。”

“多谢掌门!”锦穆澜接过令牌和锦盒,心中满是感激。

陆锦城摆了摆手:“去吧。切记,修行之事,欲速则不达,若遇不可解之险,即刻出关,切勿强求。”

离开掌门殿,锦穆澜又去见了陆沉槿。

陆沉槿早已备好闭关所需的丹药和符箓,见他过来,便将东西递给他:“这些是清心丹和护灵符,你拿着。万象洞我已派人清理过,阵法也已加固,你只管安心修炼。”

他拍了拍锦穆澜的肩膀,语气温和:“我会在洞外为你护法,若有任何动静,随时传讯于我。”

“多谢大师兄。”锦穆澜接过东西,心中暖意融融。

随后,他又去见了穆锦念和莫相离。

穆锦念得知他要闭关,眼圈瞬间红了:“师兄,那功法真的那么危险吗?能不能不修炼啊?”她实在担心师兄会出事。

“小师妹放心,师兄自有分寸。”锦穆澜温声安慰道,“我只是闭关一段时间,很快就会出来的。这段时间,你要好好修行,莫要懈怠。”

莫相离也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枚黑色的玉佩:“这是我魔族的护身玉佩,能抵挡三次致命攻击,你拿着。”她性子直率,嘴上没说什么,眼神里却满是担忧。

锦穆澜没有推辞,接过玉佩贴身收好:“多谢。你们二人在宗门内也要多加小心,凡事不可逞强。”

交代完所有事情,锦穆澜便带着东西,手持令牌前往万象洞。

万象洞位于万清宗后山的绝壁之上,洞口被一层淡淡的灵力屏障笼罩。锦穆澜将令牌贴在屏障上,屏障瞬间泛起涟漪,缓缓打开一道缺口。

洞内一片漆黑,刚走进去,便有一股浓郁的灵力扑面而来,比外界充沛数倍。锦穆澜点亮了随身携带的夜明珠,借着微光打量四周。洞内空间广阔,石壁上布满了天然形成的纹路,隐隐与天地灵气相呼应。洞中央有一块光滑的青石台,正是闭关修炼的绝佳之地。

他走到青石台前坐下,将掌门给的护心玉贴身戴好,又将陆沉槿准备的丹药和符箓放在身旁,随后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按照《阴阳五行八卦合道诀》的记载,修行的第一步,便是感知自身的阴阳二气。万清宗功法多修阳气,锦穆澜体内阳气充盈,而阴气却极为稀薄。阴阳失衡,正是他此次受伤后灵力紊乱的根源。

他运转灵力,顺着功法记载的路线,一点点梳理体内的气息。起初,阳气如烈火般奔腾,稍有不慎便会灼烧经脉,而阴气则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稍不留意便会消散。锦穆澜耐着性子,小心翼翼地引导着阳气,一点点滋养阴气。

这个过程异常艰难,往往耗费了大半日的灵力,阴气也只增长了一丝。有好几次,阳气不受控制地暴涨,顺着经脉逆行,锦穆澜只觉得浑身如被火烧,疼得险些晕厥过去。好在护心玉及时散发出道道清凉的气息,护住了他的心脉,才让他得以稳住心神。

他取出一粒清心丹服下,待心神平复后,继续尝试。他想起古籍中记载的“阴阳相济,水火同源”,不再刻意去压制阳气,而是试着让阳气与阴气在经脉中缓缓交融。

就这般过了足足半月,锦穆澜终于能够自如地掌控体内的阴阳二气。当两股气息在丹田内缠绕着形成一个小小的气旋时,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灵力比之前更加浑厚凝练了。

接下来,便是五行之力的融合。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人体五脏对应五行,肺属金,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脾属土。《阴阳五行八卦合道诀》的第二步,便是引天地间的五行灵气入体,与自身五脏相呼应,进而将五行之力融入灵力之中。

锦穆澜按照功法指引,开始引气入体。他先是引导金行灵气入肺,金气锐利,刚进入肺部时,他只觉得喉咙发痒,忍不住咳嗽起来。他连忙运转灵力,调和金气的锐利,让其慢慢融入肺部。

待金气稳定后,他又开始引导木行灵气入肝。木气柔韧,与金气截然不同,滋养肝脏的同时,也让他的经脉多了几分韧性。随后是水行灵气入肾,水气运化间,滋养着他的丹田;火行灵气入心,与体内阳气相融,却不再那般灼热;土行灵气入脾,土气厚重,让他的灵力多了几分沉稳。

五行灵气的引入比调和阴阳更加繁琐。每一种灵气的属性都截然不同,稍有偏差,便会相互冲突。有一次,他在引入火行灵气时,未能控制好火候,火灵气与体内的水灵气剧烈碰撞,瞬间在丹田内炸开。

锦穆澜猛地喷出一口鲜血,浑身灵力瞬间紊乱。护心玉光芒大盛,清凉的气息源源不断地涌入体内,才勉强护住他的心脉。他脸色苍白,气息奄奄,休息了足足三日,才勉强恢复过来。

这次的反噬让锦穆澜更加谨慎。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放慢速度,逐一熟悉每种灵气的属性,再慢慢尝试将它们两两融合。金与木相克,他便用土气作为调和;水与火相冲,他便用阳气引导。

日复一日,洞内没有日夜之分,锦穆澜完全沉浸在修行之中。他的头发渐渐长了,衣袍也沾满了尘土,可眼神却越来越亮。

三个月后,五行灵气终于能够在他体内平稳共存,与阴阳二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全新的灵力。这股灵力既有阳气的刚猛,又有阴气的阴柔;既有金气的锐利,木气的柔韧,又有水气的灵动,火气的炽热,土气的厚重。

他试着运转这股灵力,挥手间,一道蕴含着五行之力的灵光射出,落在石壁上,留下一个深浅适中的印记,威力比之前的纯阳气力强了数倍。

锦穆澜心中一阵欣喜,但他并未放松。因为修行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融入八卦之力。

八卦者,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对应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卦之力并非存在于体内,而是蕴含在天地法则之中。想要将八卦之力融入自身灵力,便要感悟天地法则,将自身与天地相连。

这一步,古籍上的记载最为残缺,只留下寥寥数语:“观八卦之象,悟天地之道,融法则于灵力,方可达三道合一之境。”

锦穆澜取出随身携带的八卦盘,这是他从藏书阁借来的法器。他将八卦盘放在身前,运转灵力注入其中。八卦盘缓缓转动,盘中的乾、坤等卦象依次亮起,散发出淡淡的光芒。

他闭上双眼,静下心来,开始感悟八卦对应的天地法则。感悟乾卦,他仿佛置身于九天之上,感受着天空的辽阔与威严;感悟坤卦,他又似沉入大地深处,体会着大地的包容与厚重;感悟震卦,耳边似乎响起惊雷滚滚,充满了毁灭与新生的力量;感悟巽卦,又觉得自己化作清风,无孔不入,自在逍遥。

每感悟一卦,锦穆澜都觉得自己的灵魂仿佛被洗涤了一次。可想要将八卦之力融入灵力,却依旧困难重重。他尝试着将乾卦的力量注入灵力之中,可那股磅礴的力量刚接触到灵力,便将灵力冲得四分五裂。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锦穆澜的灵力损耗巨大。他服下丹药补充灵力,稍作休整后,又继续尝试。他发现,单独融入某一卦的力量都会引发冲突,或许,应该同时感悟八卦,让八卦之力形成一个循环,再与阴阳五行之力融合。

这个想法很大胆,但锦穆澜还是决定一试。他将八卦盘置于丹田处,运转阴阳五行灵力,同时全力感悟八卦法则。

上一章 第42章 囚室温软·暗查端倪 何为正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