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青釉余温
本书标签: 现代  现代言情 

青釉归位时的余温

青釉余温

博物馆的修复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工作台面上投下细碎的光影。两只汝窑青瓷瓶并排静置在防震垫上,深釉色的那只带着岁月沉淀的厚重,浅釉色的那只泛着温润的柔光,瓶底拼接完整的“陈”字密钥,在光线下若隐若现,像一道愈合的伤疤。

苏清沅戴着白手套的指尖轻轻拂过釉面,冰凉的触感里似乎还残留着这一路的风雨——青溪古镇的晨雾、落霞谷的悬崖、山洞里的百年字迹,还有陆时衍胳膊上未愈的伤口。她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陆时衍,他正低头整理陈景明留下的书信,阳光落在他的发梢,镀上一层浅金,褪去了连日来的紧绷,眉眼间多了几分柔和。

“张警官说,陈敬山已经移交检察院了,陈家当年陷害苏家的卷宗,也会一并公开。”苏清沅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如释重负的笃定,“父亲在天有灵,应该能安心了。”

陆时衍抬起头,目光落在她腕间的沉香手串上——那串珠子被摩挲得愈发温润,是他们年少时的印记,也是这五年里彼此未曾真正放下的证明。“你父亲要是看到这两只瓷瓶完好归位,肯定会很欣慰。”他拿起一旁的放大镜,递到她面前,“你看,这道刻痕还在。”

放大镜下,十五岁那年陆时衍用石子刻下的“衍”字清晰可见,最后一笔的小弯钩带着少年时的莽撞,与瓶底后来添加的暗痕形成鲜明对比。苏清沅忽然笑了,眼底漾着浅浅的笑意:“当年你刻完这个字,我还吵着要告诉伯父,罚你抄《文物保护法》呢。”

“是啊,”陆时衍也笑了,回忆里的青涩与眼前的安稳交织在一起,“那时候你蹲在院子里,叉着腰的样子,像只炸毛的小猫。”

修复室的门被轻轻推开,馆长端着两杯热茶走进来,脸上满是欣慰:“清沅,时衍,辛苦你们了。这两只瓷瓶下周就要放进‘明清文物特展’,旁边会配上完整的故事解说,让参观者都知道这背后的恩怨与坚守。”他将茶杯放在两人手边,目光扫过瓷瓶,“都说文物有灵,这两只瓶子经历了这么多,还能完好无损地回来,也是一种缘分。”

苏清沅端起茶杯,温热的茶香漫进鼻腔,暖意顺着喉咙蔓延到心底。她看向窗外,博物馆的庭院里,参观者三三两两,孩子们指着展柜里的文物好奇地提问,笑声清脆。这或许就是父亲日记里写的“传承”——不仅是文物本身,更是它们背后关于良知、正义与救赎的故事。

“对了,陈景明的骨灰,你打算怎么处理?”陆时衍忽然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郑重。陈景明虽曾被迫参与阴谋,却用生命留下了真相的线索,这份善意不该被遗忘。

“我联系了青溪古镇的陈氏宗祠,”苏清沅放下茶杯,眼神坚定,“他是陈氏后人,也是揭开百年恩怨的关键,理应回到家乡。下周开展后,我想带着这两只瓷瓶的照片去一趟青溪,告诉他,真相大白了。”

陆时衍点点头,眼底满是赞同:“我陪你一起去。”

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修复室里的光影慢慢移动,落在那两只青瓷瓶上,釉色愈发温润。苏清沅拿起棉签,小心翼翼地为瓷瓶做最后的清洁,陆时衍站在一旁,安静地看着她,偶尔伸手递过工具,动作默契得仿佛这五年的空白从未存在。

“其实,我一直有个疑问。”苏清沅忽然停下手中的动作,转头看向陆时衍,“当年你在海外拍卖会上拍下瓷瓶,是不是早就计划好要回来找我?”

陆时衍的脸颊微微泛红,避开她的目光,伸手挠了挠头,语气带着几分窘迫:“一开始是想赎罪,想把瓷瓶还给你。可后来……”他顿了顿,抬起头,眼神认真而温柔,“后来打听你的消息,知道你一直在博物馆做修复,知道你还戴着这串沉香手串,就想,或许可以试着弥补,试着重新走进你的生活。”

苏清沅的心跳漏了一拍,指尖的棉签轻轻落在瓷瓶上,没有发出一丝声响。她看着陆时衍眼底的真诚,看着他胳膊上尚未完全消退的疤痕,忽然明白,这五年的等待与寻找,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事。

“那你打算怎么重新走进我的生活?”她故意板着脸,语气却带着几分笑意。

陆时衍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从陪你看遍博物馆的每一个展柜开始,怎么样?再陪你去青溪古镇,去落霞谷,把当年没来得及一起走的路,都走一遍。”

夕阳透过窗户,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重叠在工作台面上,与两只青瓷瓶的影子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茶香、墨香与青釉的淡淡气息,那是岁月沉淀的余温,也是新的故事开始的味道。

下周的文物特展上,这两只汝窑青瓷瓶将在聚光灯下,向世人诉说它们跨越百年的恩怨与坚守。而苏清沅与陆时衍,也将带着这一路的风雨与默契,在青釉的余温里,续写属于他们的篇章。

上一章 老宅暗格里的父影 青釉余温最新章节 下一章 展柜前的光影与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