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清晨的数学课,沈念一罕见地有些走神。笔尖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滑动,勾勒出的不是复杂的函数图像,而是美术馆穹顶的弧线,以及一个模糊的、带着笑意的侧脸。
“沈念一,你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数学老师的声音将她从遐思中惊醒。
她慌忙站起来,看向黑板上的题目。是一道关于空间向量的综合题,恰好是她昨晚复习过的难点。定了定神,她清晰地阐述了解题思路。
“回答得很好,请坐。”老师满意地点点头,“上课要集中注意力。”
沈念一脸颊微热,坐下后悄悄将那张画了草图的纸揉成一团,塞进了笔袋最底层。
课间,她正整理笔记,苏晴像只活泼的麻雀一样凑过来,压低声音:“念念,周末过得怎么样?美术馆之行有没有什么……进展?”
沈念一脸一红,假装专注地收拾文具:“就是看画展而已,能有什么进展。”
“少来!”苏晴抢过她的速写本,“让我看看有没有多出什么不可告人的——”
话音戛然而止。苏晴瞪大眼睛,翻到速写本最新的一页。那里并非她预想中的人物素描,而是一张极其精细的机械结构解析图。复杂的齿轮、连杆和弹簧以精准的透视和比例呈现,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注解和公式。
“这是……什么?”苏晴愣住了,“你什么时候对机械工程感兴趣了?”
沈念一这才反应过来,急忙把本子抢回来合上:“没什么,随便画的。”
“随便画能画成这样?”苏晴眯起眼睛,狐疑地打量着她,“这风格……怎么有点像林晨那次物理竞赛的设计图?”
沈念一心虚地别开脸。这确实是林晨的风格。上周五物理小组活动后,林晨向她请教如何将三维结构更直观地表现在二维纸面上,她便用自己的速写本示范了几种透视技巧和阴影画法。林晨当时对其中一个棘手的传动装置有了新灵感,直接在她本子的空白处画下了草图,并兴奋地讲解了半天。她不好意思打断,也没想到他会画得如此详细。
“他是不是碰你的本子了?”苏晴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只是讨论题目……”沈念一小声辩解。
“讨论题目需要在你这么宝贝的本子上画图?”苏晴意味深长地笑了,“沈念一同学,情况很可疑哦。”
沈念一不再解释,只是把速写本紧紧抱在怀里。这个本子确实记录了她的许多秘密,除了日常的练习画作,还有最近新增的内容——书签上那句“光影交错处,色彩正斑斓”被她精心临摹在角落;几笔勾勒出的公交车窗外的风景;甚至还有一枚被压扁的银杏书签,那是去年秋天林晨在图书馆拾起她散落的书本时,无意中夹进去的,她一直留着。
这些琐碎的细节,像散落的拼图,她自己都还未看清全貌。
下午最后一节是自习课。沈念一正在做英语阅读,一个纸团精准地落在她的桌面上。她抬头,看见隔了两排的林晨朝她使了个眼色。
展开纸团,上面是熟悉的、略带潦草的字迹:“速写本第38页,那个联动装置我想到优化方案了。放学后物理实验室见?顺便还你笔记。”
沈念一的心跳漏了一拍。他不仅记得是在哪一页画的,甚至还在继续思考优化方案。她低头看了看被自己小心翼翼收好的速写本,在纸条背面写下:“好。”
放学铃响,沈念一收拾好书包,特意等同学们都走得差不多了,才向物理实验室走去。实验室里只有林晨一人,他正站在黑板前,上面画满了更复杂的结构图。
“你看,这里如果增加一个偏心轮,就可以解决之前卡顿的问题。”林晨一见到她,就迫不及待地开始讲解,眼中闪烁着专注的光芒。
沈念一认真听着,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讨论接近尾声时,林晨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笔记本递给她:“喏,答应还你的物理笔记。我补充了一些竞赛级别的解题思路,可能对你有用。”
沈念一接过,笔记比之前重了不少,里面贴满了便签,写满了详细的批注。
“谢谢。”她轻声道谢,也从自己的书包里拿出那个速写本,翻到第38页,“这个……其实你可以留着。”
林晨摇摇头,眼神温和:“那是你的领地。我只是个临时借用的访客。”他顿了顿,有些不好意思地补充,“不过,如果你不介意,下次我可以带自己的本子来和你讨论。”
夕阳透过实验室的窗户,将两人的身影拉长。沈念一抱着沉甸甸的物理笔记,看着黑板上那些由一串串公式和线条构筑起的、独属于他们的秘密世界,轻轻点了点头。
“好。”
那个速写本,似乎不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秘密了。有些东西,正悄然生长,如同春日里破土而出的新芽,纤细,却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