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晓对着空间里三株饱满的人参,指尖在手机屏幕上反复滑动。她翻遍中药材交易平台和野生人参收购行情,心里渐渐有了谱:普通50年野生人参,品相顶尖的能卖到十万上下,她这株吸足空间灵泉水,根茎比市面同类紧实太多,须根密而不乱,表皮还裹着一层自然的温润光泽,看着就比普通人参“水灵”,水分足得很,卖相远超同类。
琢磨半宿,她咬咬牙标了20万。她知道这价格不算低,但人参的品相摆在这,而且她急着凑换房的钱,不想委屈了这宝贝。为了拍好照片,她找了块深色绒布当背景,小心翼翼取出人参,只拍了根茎全貌和须根细节,特意避开可能显得“异常”的特写,没敢暴露另外两株,打算先探探水。
文案改得简洁直白:“野生老山参,50年参龄,品相极佳,水分足、质地实,懂行的来,非诚勿扰,仅限同城当面交易。”末尾只隐晦提了句“比市面普通同龄参品质更优”,随后挂在了闲鱼上。
挂单后,魏晓晓心里七上八下,上班时总忍不住摸手机刷消息。头两天除了几个零星点赞,连条咨询都没有。她难免失落,难道价格标太高了?再翻同类商品,大多是几年、十几年的普通人参,标价几千到几万不等,像她这样标20万的,确实寥寥无几。
“不会被当成骗子吧?”她对着屏幕叹气,正犹豫要不要降价,手机突然弹出一条闲鱼消息。
用户名叫“德善堂主事”,头像是块刻着“德善堂”的和田玉牌,消息干脆利落:“人参保真?可当面验货?能提供更多细节图吗?”
魏晓晓心里一紧,连忙回复:“绝对保真,品相如图,细节图这就发你,支持同城当面验货,地点你定。”她又补拍了人参的芦头、纹理特写,仔细检查后发给对方,没敢拍任何能暴露“异常”的角度。
对方回复极快,带着不容置疑的稳妥:“明天上午十点,城西德善堂药铺,我亲自验。真货按你标价交易,若还有同品质参,可溢价收购。”
看到“德善堂”三个字,魏晓晓松了口气——她查渠道时特意了解过,这家老字号开了近百年,背后主事的李氏家族在医药界颇有分量,李伯作为现任主事,不仅鉴别药材的本事顶尖,人脉和实力更是不容小觑,绝对是靠谱的买家。
当晚她没睡踏实,反复琢磨:李伯是行家,会不会觉得这人参“太好”反而起疑?万一追问来源该怎么说?最后打定主意,就说周末去青峰山深处散心,偶然挖到的,多一句都不多说,全靠卖相和品质说话。
第二天一早,魏晓晓换上干净得体的衣服,把人参用湿润纱布包好放进保温盒,骑着二手小电驴往城西赶。德善堂藏在老城区的静谧巷子里,门头是整块紫檀木匾,门口摆着两盆半人高的铁皮石斛,药香浓郁却不刺鼻。她深吸一口气走进去,柜台后坐着个头发花白、气质沉稳的老者,戴着金丝老花镜,正是李伯。
“是你挂的人参?拿来我看看。”李伯抬眼,目光锐利却不逼人,指了指对面的梨花木椅。
魏晓晓把保温盒递过去,看着李伯小心翼翼取出人参,手指在根茎上细细摩挲,又放在鼻尖轻嗅,还捏了捏须根感受紧实度,眉头先是微蹙,随即慢慢舒展,眼神里满是讶异。
“这参……”李伯反复端详许久,才抬头看向她,语气带着难掩的赞许,“小姑娘,这真是你从山里挖的?50年参龄不假,品相更是顶尖,水分足、质地紧实,比我见过的同龄人参都‘壮实’,药效肯定错不了。”
魏晓晓点点头,按事先想好的说辞:“是啊李伯,周末去青峰山深处走走,偶然挖到的,看着像人参,就想拿来换点钱。”
李伯没追问来源,又用放大镜仔细查看人参的纹理、芦头和须根分布,半晌才放下,语气郑重:“20万,价格合理。我闲鱼上直接拍,你确认发货,咱们当面完成交易。另外,你之前说还有两株?品相若和这株相当,我给你溢价5%,70年的给你36.75万,100年的给你63万,如何?”
魏晓晓心里一喜,没想到对方不仅爽快按标价收,还主动溢价收另外两株。她连忙点头:“没问题,李伯,另外两株品相比这株还好。”
“好。”李伯拿出手机,当场在闲鱼拍下这株人参,转账20万瞬间到账。随后他又转了10万定金:“这是另外两株的定金,你回去准备好,咱们后天同一时间见面交易,剩下的钱当场结清。”
看着手机银行里突然多出来的30万,魏晓晓手心都出了汗,强压着激动道谢:“谢谢李伯,我后天一定准时来。”
走出德善堂,骑着小电驴穿行在老巷里,魏晓晓嘴角忍不住上扬——30万到手,定金都够换房的押金和首付了。但她没立刻去看房,心里还揣着点谨慎:万一李伯后续验货有异议呢?等两株人参都顺利交易,拿到全部钱款,还租什么房子啊,可以接爸妈过来看房买房了,爸妈供养她不容易,她现在挣钱了,爸妈该享福了。
回到合租房,她第一时间进空间看了看另外两株人参,70年的根茎愈发粗壮,100年的已经长得有婴儿拳头大小,卖相比第一株更出众。她给李伯发了条消息:“李伯,另外两株我都准备好了,后天准时过去。”
很快收到回复:“好,我等你。”
魏晓晓握着手机,心里满是期待。这30万不仅解了她的燃眉之急,更让她对富裕的生活有了底气。只要把剩下的人参顺利卖掉,她就能彻底摆脱穷人生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