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卷着雪沫子,打在小石猴的脸上,像细针扎似的疼。他裹紧了身上单薄的布衣,缩在灵台方寸山山门前的石凳旁,眼睛却一瞬不瞬地盯着通往山中的小径。自打在西牛贺洲的山道上受了伤,他又走了半个多月,若不是前几日在山脚下听见那樵夫的歌声,怕是早已没了寻师的力气。
那日他正踉跄着赶路,忽闻林间传来清亮的歌声:“观棋柯烂,伐木丁丁,云边谷口徐行……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小石猴听得心头一震,只觉这歌声里满是仙气,忙循声跑去,见一个背着柴薪的樵夫正倚着树干歇脚。他扑上前便拜:“神仙爷爷!求您教我长生不老之术!”
樵夫被他吓了一跳,连忙扶起他,笑着摆手:“我可不是什么神仙,就是个普通樵夫。你若要寻仙问道,往山上走便是——那斜月三星洞中的菩提祖师,才是真正有大本事的仙长。”说罢,还指了指山顶云雾缭绕处,那里隐约能看见一座洞府的轮廓。
小石猴谢过樵夫,便揣着满心期盼往山上爬。可山路本就崎岖,又逢天降大雪,没过多久,他的鞋袜就被雪水浸透,冻得脚趾发麻。等终于爬到斜月三星洞前,洞门却紧闭着,门前只有一张冰冷的石凳。他不敢贸然敲门,只能缩在石凳旁等,这一等,便是三天三夜。
雪越下越大,把他的头发、眉毛都染成了白色,连呼出的气都带着白雾。他实在冷得受不了,就把身子蜷成一团,靠在石凳上打盹,梦里全是群猴在水帘洞嬉闹的模样,还有那只死去老猴的脸——正是这念想,让他一次次撑了下来。
第四日清晨,雪终于小了些。就在小石猴快要冻僵时,洞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身着素色道袍的老者缓步走出,鹤发童颜,眼神温润如泉,正是菩提祖师。祖师走到他面前,停下脚步,声音平和地问:“你这猢狲,从何而来?姓甚名谁?为何在此久候?”
小石猴猛地清醒过来,连忙挣扎着起身,顾不上拍掉身上的雪,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弟子……弟子无父无母,从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来,漂洋过海,只为寻仙求道,学长生不老之术。弟子无名无姓,还望祖师收留!”他说得急切,声音因冻得太久而有些沙哑,却满是诚恳。
菩提祖师看着他冻得通红的脸颊和满是期待的眼睛,眼中闪过一丝暖意。他上前一步,轻轻扶起小石猴,伸手拂去他肩上的积雪,温声道:“看你相貌举止,倒像个‘猢狲’。‘猢’字去了反犬旁是‘胡’,‘胡’乃古月,古月照今尘,终有消散时,不吉;‘狲’字去了反犬旁是‘孙’,‘孙’乃子系,子子孙孙无穷尽,倒合着长生的念想。你便姓‘孙’吧。”
小石猴闻言,激动得浑身发颤,连忙磕头:“谢祖师赐姓!”
菩提祖师又道:“我再给你取个名。‘悟’乃觉悟、醒悟,‘空’乃虚空、自在,世间万物,唯有悟透虚空,方能不被生死束缚。你便叫‘悟空’如何?”
“孙悟空!”小石猴念着这个名字,只觉得心头的迷茫和委屈都散了,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希望。他再次重重磕头:“弟子孙悟空,谢祖师赐名!愿随祖师修行,绝不敢懈怠!”
菩提祖师笑着点头,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孩子,随我来吧。”
孙悟空连忙起身,紧紧跟在菩提祖师身后,一步步走进斜月三星洞。洞门缓缓关上,将门外的风雪和过往的苦难都挡在了身后,而门内,是他梦寐以求的仙途,也是他传奇一生的真正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