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武侠仙侠小说 > 江湖恩仇传
本书标签: 武侠仙侠  古代  古代架空     

血芙蓉肆虐惊乡野 胡秉正仗义出禅林

江湖恩仇传

且说这大靖永昌三年,天下承平日久,江湖却暗涌陡生。忽有女魔头横空出世,自号“血芙蓉”。此女容颜绝世,偏生心若蛇蝎,一柄青霜剑下,冤魂无数。行事乖张,不问正邪,不论老幼,但逢生人,剑光起处,必是血雨腥风。数月之间,崤山以东,浔水之滨,竟有七派掌门、十三位成名侠士毙命其手。一时之间,黑白两道谈及“血芙蓉”三字,无不色变。真个是:

芙蓉面下藏修罗,青霜过处无生机。

这一日,浔阳城南三十里外的张家坳村头,老槐树下,三个汉子正自闲话。那为首的名叫张壮,生得高大壮硕;一旁瘦削些的叫张干;另一个面色焦黄的是张散。三人本是村里寻常农户,平日耕种之余,最爱聚在此处说些十里八乡的奇闻异事。

张干压低声音道:“大哥,二哥,近日风传那‘血芙蓉’之事,可曾听闻?端的是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

张散接口叹道:“如何不闻?听说连‘断魂刀’程老爷子那般高手,都折在她手里了。唉,这世道……”

张壮却是不耐,摆手道:“管她什么芙蓉、牡丹!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与俺们泥腿子何干?她杀她的江湖人,俺们种俺们的地,两不相扰!”

张散忽地眉头一皱,沉吟道:“大哥此言差矣……你可曾留意?往日这时辰,隔壁李家庄早该有人挑着山货,路过俺村去赶集。这两三日,莫说人影,连声狗叫都未曾听见,静得忒也蹊跷。”

张干闻言,脸色倏地白了,声音发颤:“二哥莫要吓人!许是……许是他们村集体走亲戚去了?”

张壮本是莽撞人,此刻心里也打起鼓来,强自镇定道:“在此胡猜无用!俺们三个一同去李家庄瞅瞅便知端的!”

张干忙道:“大哥身强力壮,武艺……呃,力气最大,合该走在前面探路。”

张壮瞪他一眼,骂道:“没卵子的怂包!也罢,俺走头里,二弟居中,三弟断后,彼此有个照应。都警醒些!”

三人各自回家,取了柴刀锄头等物,以做防身之用,离了村口,沿着蜿蜒土路,不过二里地,便到了李家庄界。方才踏入村口石坊,一股浓烈腥气扑面而来,熏得人几欲作呕。抬眼望去,但见村中街道冷清,户户门窗洞开,却不见半个人影。往下看去,地上尸横遍野,残肢断臂,不计其数,苍蝇嗡嗡成群。死寂一片,唯有风吹破窗,发出“吱呀”怪响,端的如同鬼域。

三人哪曾见过这等景象?登时魂飞魄散,双腿筛糠也似抖将起来。冷汗如浆,霎时间湿透衣衫,顺着下巴颏滴滴答答落在地上。三人张大嘴巴,喉头咯咯作响,却是半个字也吐不出来,彼此眼中,唯有恐惧。

静默不过片刻,张干率先崩溃,发一声喊:“娘嘞!快跑啊!”这声既出,三人顿时没命般原路狂奔。途中绊在树根上,额角磕出血来,也浑然不顾,连滚带爬,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

一路逃回张家坳,三人瘫倒在院中,兀自喘息不定,面无人色。

张散抚着胸口,颤声道:“两位兄弟……看清了?那李家庄,怕是……怕是叫那女魔头给……屠了!”

张干带着哭腔:“完了,完了!李家庄既遭毒手,下一个岂不就轮到俺们张家坳?那血芙蓉杀得性起,岂会放过左近村落?”

张壮虽惧,到底有些胆气,猛一击掌,道:“俺想起来了!五十里外正骨寺,方丈胡秉正老禅师,乃是有道高僧,佛法精深,更兼一身武艺出神入化。曾经威震塞北的魔将“血鹰王”不就是他老人家诛杀的吗?若能请得他老人家出手,或可降服魔头,救俺们全村性命!”

事不宜迟,三人略作收拾,即刻启程,跋山涉水,不敢稍歇,终在次日午后,赶至正骨寺山门前。

但见那古刹坐落半山,苍松翠柏环绕,殿宇巍峨,宝相庄严。三人通报来意,知客僧引他们至偏殿用茶,自去方丈禅院禀报。

不多时,只听脚步声响,一位老僧缓步而入。

三人抬头观瞧,只见这胡秉正方丈,年约六旬开外,身材高大,清瘦挺拔。额上皱纹如刀刻斧凿,颌下银髯飘洒,一双慧眼开阖之间,精光闪烁,不怒自威。披一袭寻常杏黄袈裟,手持九环锡杖,行动间自有渊渟岳峙之气度。

三人“扑通”跪倒,涕泪横流,将李家庄所见所闻及自身担忧,一五一十哭诉出来。

胡秉正听罢,双掌合十,口诵佛号:“阿弥陀佛!降妖伏魔,济世救人,本是我佛门弟子分内之事。这血芙蓉造下无边杀孽,老衲岂能坐视?三位施主请回,安抚村民,紧闭门户。老衲这便去寻那魔女,定然竭力阻止她再开杀戒。”

老禅师言罢,更不迟疑,取了那浑铁禅杖,辞别寺众,孤身一人,飘然下山。

却说胡秉正离了正骨寺,一路向东,逢人便打听血芙蓉行踪。然则百姓闻其名皆色变,避之唯恐不及,一连三日,竟无线索。这一日,行至一片荒凉山野,但见乱石嶙峋,杂草丛生,不远处一道河水湍急,其色幽蓝,水汽森森,岸边立一残破古碑,字迹漫漶,隐约可见“回婴”二字。胡秉正心道:“此地水脉有异,寒气迫人,恐非善地。”他艺高胆大,却也暗自留心。

正当其时,忽闻前方山坳传来一声凄厉惨呼,旋即寂然。

胡秉正心知有异,施展轻功,疾奔而去。穿过一片枯木林,眼前景象令他倒吸一口凉气:只见一名商旅打扮的汉子倒在血泊之中,已然气绝。

旁边立着一人,身着如火红衣,手持滴血青锋,正是血芙蓉。

那魔女听得风声,霍然转身。胡秉正这才看清其容貌,果然眉目如画,艳丽不可方物,只是那双丹凤眼中,戾气横溢,嘴角噙着一丝残酷冷笑,平添几分妖异。

血芙蓉见是一老僧,咯咯笑道:“哟!今儿是什么日子?刚宰了个肥羊,又来个送死的老秃驴!正好让老娘活动活动筋骨!”

胡秉正沉声道:“阿弥陀佛!女施主,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造下这许多杀孽,难道不怕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吗?”

“报应?”血芙蓉柳眉倒竖,厉声道,“老娘便是报应!这天下负心薄幸、虚伪狡诈之徒,都该杀!老秃驴,少跟老娘聒噪,纳命来!”

话音未落,她身形一晃,如一团红云骤起,手中青霜剑挽起三朵剑花,分刺胡秉正上、中、下三路,正是其成名绝技“芙蓉三现”。剑招未至,那森寒剑气已激得胡秉正袈裟猎猎作响。

胡秉正暗叹一声“执迷不悟”,不敢怠慢,手中禅杖“哗棱”一响,使一招“金刚伏魔”,铁杖舞动,化作一团乌光,护住周身。

“叮叮当当!”

剑杖相交,发出一连串清脆激鸣,火星四溅。血芙蓉剑招狠辣迅疾,宛若狂风暴雨,专攻咽喉、心口、丹田等要害,剑剑都蕴含着凌厉内劲,破空之声尖锐刺耳。

胡秉正杖法则是沉稳雄浑,守得滴水不漏。他心存慈悲,只盼制服对方,导其向善,故而杖上力道收了七分,多以格、挡、卸、引为主。那浑铁禅杖在他手中巧妙化解剑势。

二人斗了三十余合。血芙蓉久攻不下,焦躁起来,剑法一变,越发诡奇险绝。忽地卖个破绽,诱得胡秉正一杖扫来,她却纤腰一拧,避过杖风,青霜剑疾扫而上,削向胡秉正胯下,正是阴毒招式“斩芳华”。

胡秉正却不担忧,双足一蹬躲过,身形凌空倒卷。就在头下脚上之际,右臂运劲一送,那浑铁禅杖的杖头如潜龙出渊,直直点向血芙蓉持剑的右肩“肩井穴”!

血芙蓉未料他应变如此之速,仓促间举剑硬拦。

“镗!”

一声巨响,如同洪钟大吕。血芙蓉只觉一股磅礴巨力自剑身传来,震得她手臂酸麻,气血翻涌,“蹬蹬蹬”连退七八步,方才拿桩站定,手中青霜剑嗡嗡颤鸣不已。她心知功力不及这老僧,久战必败。

胡秉正飘然落地,杖指魔女,再次劝道:“女施主,如今可知人外有人?趁早弃剑皈依,犹未为晚!”

血芙蓉面色煞白,眼神闪烁,忽地狂笑一声:“哈哈哈!老秃驴,技止此耳?想度化老娘?下辈子吧!”言毕,竟不再进攻,身形一转,施展绝顶轻功,如一道红烟,径向那片幽蓝河水方向遁去。

胡秉正岂容她走脱,提气直追。一逃一追,片刻便至那“回婴河”畔。

血芙蓉立于岸边,回首望向追来的胡秉正,眼中闪过决绝与怨毒之色,厉声道:“老秃驴!今日之败,乃某平生大辱!你休想擒我回去折辱!老娘此生,只恨未能杀尽天下负心之徒,未能断天下男子之根!”

言迄,不待胡秉正反应,纵身一跃,投入那河水之中,旋即便被激流卷没。

胡秉正万不料她性情刚烈至此,宁死不屈,抢至河边,只见波涛滚滚,哪还有人影?他心下怅然,合十诵道:“阿弥陀佛!罪过,罪过!一念之差,竟致如此……”

祷祝方毕,忽见下游河湾浅滩处,似有一物随波浮沉。定睛一看,竟是个襁褓!胡秉正不及细想,飞身掠去,踏入齐膝深的水中,小心翼翼将那襁褓捞起。

入手轻飘飘,打开一看,里面是个粉雕玉琢的女婴,正自咿呀作语,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他。再看这女婴相貌,丹凤眼,鹅蛋脸,小巧耳垂,樱桃小口……胡秉正心头剧震,这眉眼轮廓,与那投河的血芙蓉竟有七八分相似!

他猛抬头,望向岸边那块残碑,“回婴”二字在夕阳下依稀可辨。又联想到一个古老传说,一个念头闪过脑海——莫非这河水真有返老还童、洗尽前尘之异效?那魔女投入此河,竟溯光阴而回,重归婴孩之体?

正惊疑间,那女婴竟伸出小手,抓住他银须,含糊不清地唤道:“爹……爹爹……”

胡秉正浑身一震,低头凝视怀中稚子,眼中戾气尽消,唯余一片赤子纯真。他沉默良久,面上神色由惊诧渐转慈悲,长叹一声:“唉!造化弄人,一至于斯。也罢!天既予你重来之机,洗尽铅华,忘却前仇。老衲便替你斩断恶缘,重续善根。自此以后,你便随老衲青灯古佛,学习慈悲之道吧。望你此生,莫再蹈前辙。阿弥陀佛!”

胡秉正最后望了眼那神秘的“回婴河”,河水幽蓝如故,默默东流。他紧了紧怀中襁褓,转身向正骨寺方向去了。

正是:

青霜饮血孽债深,芙蓉含煞戾气沉。

古刹高僧仗义出,回婴河畔因果循。

江湖恩仇传最新章节 下一章 隐后山芳踪疑幻影 忆前尘玉簪证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