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槐序之南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言情  古风架空   

2.朱楼脂雪

槐序之南

花厅内灯火通明,银丝炭盆烧得正旺,驱散了京冬所有的寒意。晚膳已然布好,样样精致,皆是江南口味,可见母亲用心。父亲孟泽安已端坐主位,卸下了官袍,着一身深蓝色家常直裰,眉宇间虽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那份沉静儒雅的气度未减分毫。

“父亲,母亲。”孟槐安上前,敛衽行礼,姿态娴雅。

孟津安微微颔首,目光温和:“囡囡来了,坐吧。京城寒冷,可还习惯?”

“回父亲,女儿不冷。”孟槐安在母亲下首坐下,声音平稳,“新居各处都安置得很好。”

孟母笑着布菜,将一筷鲜嫩的鲈鱼夹到女儿碗中:“快尝尝,这是庄子上刚送来的,甚是新鲜。”

“你看你母亲,这么多年就光记挂着你这个囡囡。”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孟津安此刻打趣着自己的女儿:“我这个老头都入不了她眼了。”

孟槐安低头抿着嘴笑,只有提及母亲,父亲才会显出这种小性子。

孟母闻言又夹了块鱼肉到孟泽安碗中,嗔怪道:“你和孩子吃什么飞醋。”

孟津安与低着头的孟槐安对视一眼,他没有言语,但眼中闪过一丝计谋得逞的狡黠。孟槐安哑然失笑,父亲从来如此。

食不言片刻,厅内唯有杯箸轻碰的细微声响。待用餐完毕,仆佣将碗碟收了下去,又奉上几盏清茶。孟津安用茶盖刮了刮浮沫,呷了一口,目光扫过女儿沉静的面容,似是无意间提起:

“今日进宫谢恩,倒遇着一桩巧事。擢升为父的旨意,是由通政司直接下达,你可知其中缘由?”

孟槐安心头微动,望着父亲正二八经的神情,她略一沉吟,将平日里听闻的零碎信息与自己的推断缓缓道出,声音清晰却不失恭谨:

“女儿愚见。父亲为官清正,资历能力皆足,此是根基。然此番擢升入京,掌刑部实权,时机微妙……女儿听闻,去罗刹国岁贡一案,牵连甚广,朝中……尤其是宰相门下,折损了不少官员。”

她说到这里,谨慎地停顿了一下,抬眼看向父亲。孟津安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并未打断,只是示意她继续。

得到鼓励,孟槐安心中稍安,继续分析,语气虽仍显青涩,但思路已见清晰:“宰相门下空虚,急需补充得力且……背景相对简单的新鲜血液。父亲您虽非宰相一系,但与现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沈世伯是总角之交,情谊深厚。而沈世伯,正是宰相如今的得力臂膀。”

她微微蹙眉,像是在梳理最关键的环节:“有这层同窗之谊在,提拔父亲您,既能为相府增添实干之人,又可借沈世伯的关系施以恩情,维系忠诚。这……或许比直接提拔一位陌生的‘自己人’,更为稳妥。”

一番话毕,花厅内静了片刻。

孟津安抚须,眼中赞赏之色更浓,却也不失严肃地引导:“分析得在理,我家囡囡思路比外面同龄的男儿还要好上几分。但你看漏了一点,也是为父今日能坐在这里最关键的一点。”

孟槐安眸光一闪,脑中飞速运转,试探着问:“是……‘清正’之名?”

“不错。”孟津安颔首,“党派之争,拉帮结派固然重要,但陛下高居明堂,眼中看的乃是江山社稷。刑部掌天下刑名,需要的是能秉公执法、且能让陛下相信其能秉公执法之人。为父在地方任提刑按察使时,所积攒的‘不同流合污’的名声,在此时,反而成了最硬的敲门砖。宰相需要实干之人填补空缺,陛下也需要孤直之臣平衡朝局。你需记住,很多时候入局为棋,自身的‘价值’,远比依附谁更为重要。”

这番点拨,如同拨云见日,让孟槐安对朝堂的认知深刻了几分。每日用完膳,父亲总爱与她讲话。小时候,是将政事一件件讲与她听。待槐安长大以后便,更喜与自己这个聪慧伶俐的女儿对谈。

槐安心悦诚服地低头:“女儿受教了。”

孟母在一旁听着,此时才温声插话,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骄傲与提醒:“你们父女俩,一谈起这些就没完。文正,囡囡还小,这些朝堂风云,莫要让她思虑过甚。”

孟津安笑了笑,正逢仆佣上饭后茶点,从善如流地应声:“夫人说的是。来,囡囡,再多用些。京城不比江南,冬日漫长,需得养足精神。”

孟槐安乖巧应声,执起茶酥。金黄的酥皮奶香浓郁,内里的玫瑰豆沙甜而不腻,她这又多吃了几块。窗外的夜色愈发浓重,而花厅内,暖意融融。

孟母笑容温婉,在女儿身旁提醒道,“咱们刚在京城落脚。过几日府中要设宴,请你父亲在朝中的几位同僚,还有左邻右舍。届时,各府的女眷们,尤其是那些年纪与你相仿的千金们,都会过来。”

孟槐安闻言,稍加思考便知道,这不仅是寻常家宴,更是孟家正式在京中社交圈亮相的第一步。

“你如今这穿戴,清雅得体,自是好的。”孟母慈爱地端详着女儿,她今日一身上下唯一的亮色便是发间那支素银簪子,虽不失身份,却终究过于素净了些。

孟母将槐安额前的碎发捋到两侧,“但京中风气与江南不同,讲究个‘不动声色的体面’。明日让雪雁跟着,带上徐叔和两个稳妥的小厮,出门去置办些胭脂水粉,女孩家的钗环璎珞,也该添些时新的了。顺便也熟悉熟悉京城的环境道路,转悠转悠,只当解闷。”

孟槐安并非不谙世事的深闺少女,立刻明白了母亲的深意。置办衣饰是表象,借此机会摸清京城格局,感受京中风尚,乃至在宴会上不至于因装扮失礼而被人看轻,才是关键。

她乖巧应下:“女儿明白,让母亲费心了。”

孟母拍拍她的手,又细心地嘱咐:“听闻棋盘街、大栅栏一带铺子最为集中,料子、首饰、胭脂,应有尽有。你且挑那门脸亮堂、招牌老字号的看着,也无需过于扎眼,选那质地好、样式大方不失精巧的便是。若有合心意的衣料,也一并裁几身新的冬装。”

待一切都交代妥当她慈爱的拍了拍女儿的手,“槐安你虽然是大姑娘了,近年来事事都能独当一面。但做母亲的怎么也放心不下,逢事总想嘱托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你可莫要嫌烦。”

“怎么会呢母亲,长伴于你的左右时时得到提点,这是幸事。”小姑娘讲话温声软语,光洁的额头,鼻尖微翘,细嫩的脸颊犹如糯糍,一双瞳色极浅的眸子望着人的目光干净透亮。

孟母看着自己长相软糯可亲的女儿,心都要化了。夜色已深,她不舍槐安久留,便催着她回去早些休息。

回到漱玉斋孟槐安没急着就寝,她让雪雁去书房点灯磨墨,自己思索一会儿以后将明日要置办采买的物品都在纸上细细列出,检查无误以后才安然洗漱入眠。

翌日用过早膳,孟槐安便带着雪雁,由徐叔并两个小厮跟着,乘着青绸小车出了门。

棋盘街一带果然名不虚传,商铺林立,招牌幌子迎风招展,人流如织,喧嚣鼎沸,自有一番江南水乡未曾有的磅礴气象。孟槐安并未急于采买,只让车夫放缓了速度,她隔着纱帘,默默记着主要的街道与那些声名在外的老字号铺面。

行至一家名为“云想阁”的胭脂铺前,但见其门庭若市,装潢雅致,便叫停了马车。

“徐叔,你且在外面等着就好。”孟槐玉朝着他嘱咐一句便和雪雁一齐走了进去。

店内暖香袭人,琉璃柜内陈列着各色胭脂水粉、口脂香膏,光润细腻,琳琅满目。孟槐安正细细看着一盒名为“秋水”的淡青色面脂,其质地莹润,香气清幽,正合她意。雪雁在一旁也瞧得目不转睛。

“掌柜的,这‘秋水’面脂,还有旁边那盒‘软烟罗’的口脂,给我包起来。”孟槐安声音温和,指向明确。

掌柜的刚要应下,忽听一个娇脆却带着几分蛮横的声音插了进来:

“等等!那‘秋水’和‘软烟罗’,本郡主全要了!”

众人回头,只见一位身着石榴红遍地金锦裙的少女在一群丫鬟婆子的簇拥下走了进来,她容貌明媚,眉眼间却尽是骄纵之色,正是永嘉郡主。

掌柜的面露难色,搓着手道:“郡主殿下,这……是这位小姐先看中的……”

永嘉郡主目光扫过孟槐安身上料子虽好却样式简单的衣裙,以及发间那支素银簪子,嗤笑一声:“她?她付得起银子么?本郡主出双倍价钱!”

雪雁气得脸颊鼓鼓,刚要开口辩驳,孟槐安向她使了一个眼神制止。初来乍到她不愿便与人争执,尤其对方还是位郡主,今天将那“秋水”让出也无妨。

她正欲开口缓和,却不料永嘉郡主身侧的丫鬟瞧见以后抢一步开口嚷道:“京中的贵女谁不知道咱们郡主被太子爷宠的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来就没见谁敢冲撞我们郡主。你这般面生,想必是不知从哪儿来的下里巴人!就你们主仆这等货色,还想开口和我们公主抢这口脂呢!”

那丫鬟狐假虎威叫的起劲,永嘉郡主在一侧矜骄的将下巴一抬。雪雁听不得旁人说自家主子一点不好,便想冲上前去理论。

徐叔闻声赶了进来,急忙拉住了雪雁。

永嘉郡主看着雪雁这副不服气的模样,眉毛一横,娇纵的喝道:“你这小厮,还想和我动手不成?本郡主告诉你,现在我就要把这铺子里所有的口脂全部买光 ,今天你们什么也买不到!”

就在这时,店外长街上传来一阵清脆又嘚嘚作响的马蹄声,带着点不耐烦的急促,最终竟在“云想阁”门口一个利落的停顿,戛然而止。帘子被“唰啦”一声猛地掀开,一个身着耀眼绛紫色遍地金麒麟纹箭袖锦袍,外披蓬松玄色狐裘大氅的清瘦身影,带着一身清冽的寒气,大大咧咧地闯了进来。此人正是昨夜闯进孟府的裴泽序。

上一章 1.庭院初遇 槐序之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