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清河观察笔记
本书标签: 现代  冷脸萌  双强双洁   

见青山

清河观察笔记

景长风上大四的那年,国家的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开展了将近1800天。

2018是分割了他整个生命的数字,云南西北的那片红土地,是他除了上海故土之外,唯一魂牵梦绕的地方。

——

  蜿蜒的山路像一条冗长的疤,切割开高耸的山,疤里流出鲜血,将脚下的石子和土染成独特的红。

  景长风拖着行李箱站在尘土飞扬之间,额前遮眼的碎发被汗水浸湿,黏在额头上。他眯起眼睛打量四周——低矮的砖房,泥泞的道路,远处几个皮肤黝黑的小孩(很难分清男女)正好奇地朝他张望。

  “简直荒谬。”他低声抱怨,掏出手机再次确认地址,“让我在这种地方待上两个月,跟被拐了有什么区别?”

  父亲景询坚持要他这个暑假来云南旅游的时候顺便做乡村调研,美其名曰“体验真实社会”。景长风知道,这是父亲回敬他的“礼物”——他刚高考完报志愿的那个暑假,一心远走高飞,表面乖乖要去北京,转头就把第一志愿改成了云南师范大学,毫不意外被录取了。

  “到了那边就住你哥哥那儿,他驻村扶贫好几年了,能照应你。”父亲的话在耳边回响。

  这里的“哥哥”指的是景长风干爹祁舜禹的儿子,祁家与景家世代建交,一政一商,来往密切,自然而然多了一堆无厘头硬认的亲戚。

  景长风把脑子里的记得的为数不多的人脸捋了一遍,查无此哥。

  只依稀记得祁家是有个长子,比自己大七岁,父亲说他研究生毕业后自己争取了选调生下基层的名额。

  在景长风想象中,这种自愿跑到穷乡僻壤的人,不是理想主义过头的书呆子,就是作秀博前程的伪君子。

  行李箱的轮子在坑坑洼洼并且布满石子的水泥路上发出噪音,轮子被卡住,他用力一拽,声音更加刺耳。景长风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深吸一口气,继续沿着大路往前走。

  转过一个弯,老槐树粗壮的枝干闯入视野。树下站着一个修长的身影,正微笑着看他,及腰的长发随意地半扎在脑后,几缕碎发垂在颊边,衬得那张脸越发干净清爽。白T恤,黑长裤,胸前有什么东西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长风?”声音清朗温和,“我是祁岷青。”

  景长风走近了才看清,那闪着光的东西是一枚党徽。

  祁岷青。

  景长风低声重复了一遍眼前人的名字,在心里默默想到,这人的长相与他名里带的青字是匹配的。

  并非自己想象中那种皮肤黝黑浑身汗臭难以接受的糙汉,甚至完全相反。

  ——青涩的,温润的,明净的。

  “路上辛苦了。”祁岷青递上一杯冒着凉气的饮品,“自家熬的凉茶,解暑的。”

  景长风迟疑地接过,指尖不小心碰到了对方的手。祁岷青的手长而温暖,指节分明。

  “谢谢。”他生硬地道谢,抿了一口凉茶。意料之外的清甜在舌尖化开,带着淡淡的草药香。

  “路上还顺利吗?”祁岷青自然地伸手要接他的行李箱。

  景长风下意识地侧身避开,“还行。”他简短地回答,目光扫过祁岷青沾着泥土的帆布鞋,“就是没想到会这么,原始。”

  祁岷青不以为忤,收回手笑了笑:“跟我来吧,住处已经收拾好了。”

  又往前走了一段,眼前出现了一个围着低矮篱笆的小院。院子里有棵茂盛的桂花树,树下几只土狗懒洋洋地趴着。房子是普通的青砖灰瓦结构,但外墙刷得雪白,墙头上摆着几盆开得正艳的太阳花,院墙爬满了翠绿的藤蔓,几株向日葵从篱笆缝隙中探出头来。

  景长风挑剔地打量着这简陋的住所,心想这大概是他住过的最差的地方了。

清河观察笔记最新章节 下一章 观察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