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穿成弃妃:我靠种田旺翻全皇朝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言情  架空历史 

贡品风波,初露锋芒

穿成弃妃:我靠种田旺翻全皇朝

秋收时节的封地,遍地金黄。玉米饱满、红薯甘甜,作坊里新酿的杂粮酒香气醇厚,果脯色泽诱人。周老板带着商队前来提货时,带来了一个意外消息:“殿下,林姑娘,州府知府大人听闻封地特产声名远播,已将杂粮酒、果脯和精制粗粮选为贡品,下个月就要送入京城,献给陛下和各位王公大臣!”

萧景渊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贡品?这倒是个绝佳的机会。若能让陛下亲口尝到我们的商品,感受到封地的实力,或许能改变对我们的看法。”

林晚却陷入沉思。张丞相在京城势力庞大,贡品送入宫中,必然会经过他的手。若是被他暗中做手脚,不仅无法达到目的,反而可能惹祸上身。但反过来,这也是传递真相的好渠道,只要设计得当,就能让陛下看到他们的诚意与功绩。

“我们必须亲自筹备贡品。”林晚语气坚定,“不仅要保证品质上乘,还要在包装和细节上做文章,悄悄传递信息。”

接下来的日子,林晚亲自坐镇作坊,挑选最好的原料制作贡品。杂粮酒选用三年陈酿,装入特制的陶瓶,瓶身上用釉彩绘制了封地春耕、夏耘、秋收的图景,栩栩如生;果脯则挑选大小均匀、色泽鲜亮的果实,装在描金漆盒中,盒盖内侧用细楷写着“封地百姓敬上”;精制粗粮则磨成细粉,压制成饼,刻上“风调雨顺”的字样,寓意美好。

最关键的是,林晚让苏墨绘制了一幅“粮荒赈灾图”,用薄绢细细绣成,折叠后藏在杂粮酒的陶瓶底部。图中详细描绘了粮荒期间,流民逃荒、封地开渠、以工换粮的场景,每一个细节都真实可考,落款处还盖着封地和清河镇乡绅的印章。

“这幅图不能太显眼,却要让陛下能看到。”林晚对萧景渊说道,“陛下若看到图中的景象,再结合贡品的品质,必然会明白我们在封地所做的一切,并非谋反,而是造福百姓。”

萧景渊点头认同:“林姑娘考虑周全。只是贡品送入宫中,如何才能确保陛下看到这幅图?”

“周老板在京城有熟人,是宫中的老太监,为人正直。”林晚说道,“我已让周老板托他帮忙,在贡品呈给陛下时,巧妙地提及陶瓶上的画作,吸引陛下的注意。只要陛下打开陶瓶,就能发现这幅赈灾图。”

一切准备就绪,贡品由周老板亲自护送,前往京城。萧景渊和林晚站在封地入口,望着商队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

贡品送入宫中后,果然如林晚所料,先经过了张丞相的查验。张丞相看着精致的贡品,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他早就听闻封地特产声名远播,如今竟然被选为贡品,心中更加忌惮。他仔细检查了每一件贡品,想要找到破绽,却发现包装精美、品质上乘,毫无问题。

“不过是些乡野之物,也配成为贡品?”张丞相冷哼一声,却也无可奈何,只能让太监将贡品呈给陛下。

陛下在御花园设宴,款待王公大臣,特意让人取出了封地的贡品。陶瓶打开,浓郁的酒香四溢,群臣纷纷称赞。陛下看着陶瓶上的春耕图景,饶有兴致地说道:“这画作倒是别致,描绘的是民间耕种的场景,栩栩如生。”

一旁的老太监趁机说道:“陛下,这陶瓶底部还有玄机,据说藏着封地百姓的心意。”

陛下好奇,让人将陶瓶倒置,绣着“粮荒赈灾图”的薄绢缓缓滑落。太监捡起薄绢,呈给陛下。陛下展开一看,图中的景象让他瞬间沉默。图上,逃荒的流民面黄肌瘦,封地的百姓和护乡队一起开凿水渠,萧景渊和林晚亲自指导劳作,最后是庄稼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每一个细节都感人至深。

“这……这是真的?”陛下指着图中的场景,语气凝重。

老太监连忙说道:“陛下,据护送贡品的商队说,去年周边三县遭遇大旱,粮荒严重,正是这位被贬的七皇子和林姑娘,开渠引水、以工换粮,救助了数万百姓。这幅图描绘的,就是当时的真实情景。”

群臣哗然,纷纷议论起来。御史大夫李大人趁机说道:“陛下,臣早就说过,萧景渊在封地救灾救民,深得民心,绝非谋反之人。张丞相弹劾他,纯属污蔑!”

张丞相脸色一变,立刻反驳道:“陛下,这不过是萧景渊的狡辩之词!一幅画作怎能证明他无罪?他在封地招兵买马、囤积粮草,意图谋反,证据确凿!”

“丞相此言差矣!”镇国将军赵老将军站出来说道,“若萧景渊真有谋反之意,为何还要救助百姓、发展生产?他若想谋反,早就该趁粮荒之际煽动百姓,而非开渠赈灾。这贡品和画作,恰恰证明了他的仁德之心!”

陛下看着手中的赈灾图,又尝了尝美味的杂粮酒和果脯,心中的猜忌渐渐动摇。他想起了王彦呈上的证据,想起了百姓的联名信,又想到了张丞相的种种疑点,心中已有了判断。

“此事暂且搁置,容朕再做调查。”陛下缓缓说道,眼神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这封地的贡品确实不错,可见萧景渊在封地确实做了些实事。”

张丞相看着陛下的神色,心中一沉。他知道,陛下对萧景渊的看法已经开始改变,若再这样下去,自己必然会陷入被动。他必须尽快想办法,阻止萧景渊翻身。

宴席结束后,张丞相立刻回到丞相府,召集心腹商议对策。“萧景渊这个小杂种,竟然用这种卑劣的手段讨好陛下!”张丞相怒不可遏,“我们必须尽快除掉他,永绝后患!”

一位心腹说道:“丞相大人,不如我们派人在京城散布谣言,说萧景渊用贡品贿赂陛下身边的人,想要恢复爵位。再派人去封地,制造事端,诬陷他谋反。”

“好!就这么办!”张丞相眼中闪过一丝阴狠,“另外,密切关注陛下的动向,一旦陛下有恢复萧景渊爵位的迹象,就立刻动手,杀了他!”

京城的谣言很快就传到了封地。萧景渊和林晚得知后,并不慌张。

“张丞相已经慌了,才会用这种卑劣的手段。”萧景渊冷笑道,“这恰恰说明,陛下对我们的看法已经改变,他的阴谋即将破产。”

林晚点头道:“殿下说得对。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继续收集张丞相的罪证,等待陛下的最终裁决。同时,加强封地的防御,防止张丞相狗急跳墙,派人前来暗杀。”

“放心吧,我已经让秦风加强了戒备,张丞相的人休想靠近封地半步。”萧景渊说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京城的调查还在继续。王彦按照陛下的旨意,再次深入调查张丞相私通北狄之事,找到了更多的证据。而周老板也从北狄边境传来消息,找到了张丞相私通北狄的更多凭证,包括往来密信和贡品清单。

这些证据被陆续呈给陛下,陛下看着确凿的证据,龙颜大怒。他终于明白,自己一直被张丞相蒙蔽,萧景渊是被冤枉的,而张丞相才是真正的奸佞之臣,私通外敌,罪该万死。

“传朕旨意!”陛下厉声说道,“立刻将张丞相革职查办,打入天牢,彻查其党羽!恢复萧景渊的皇子爵位,赏赐封地万亩,即刻召回京城,另有任用!”

圣旨很快就传到了封地。当传旨太监宣读圣旨的那一刻,封地的百姓们欢呼雀跃,激动地跪地叩拜。

“太好了!殿下沉冤得雪了!”阿禾兴奋地跳了起来,眼中满是泪水。

萧景渊看着手中的圣旨,心中百感交集。多年的冤屈终于得以洗刷,母族的冤魂也能得以安息。他转头看向林晚,眼中满是感激:“林姑娘,这一切都多亏了你。若不是你,我恐怕永远也无法沉冤得雪。”

林晚笑着摇摇头:“殿下言重了。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张丞相即将倒台,殿下也恢复了爵位,这是最好的结局。”

百姓们纷纷围上来,向萧景渊和林晚道贺。欢呼声、庆祝声回荡在封地上空,久久不散。

然而,萧景渊和林晚都知道,这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张丞相的党羽还未彻底清除,朝堂上的斗争依旧激烈。他们即将前往京城,迎接新的挑战。但这一次,他们不再是孤军奋战,他们有百姓的支持,有彼此的陪伴,还有足够的实力和智慧,去面对未来的一切。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封地上,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萧景渊和林晚站在院子里,看着眼前欢呼雀跃的百姓,心中充满了希望。他们知道,一个崭新的未来,正在向他们招手。

上一章 封地练兵,筑牢根基 穿成弃妃:我靠种田旺翻全皇朝最新章节 下一章 内奸暴露,绝地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