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穿成弃妃:我靠种田旺翻全皇朝
本书标签: 古代  古代言情  架空历史 

内奸暴露,绝地反击

穿成弃妃:我靠种田旺翻全皇朝

恢复爵位的圣旨传到封地不过三日,深夜的粮仓就突发异动。值守的护乡队员发现墙角燃起明火,虽及时扑灭,却已烧毁了两囤粗粮。更蹊跷的是,粮仓的门锁完好无损,起火点正是存放赈灾余粮的核心区域。

“绝非意外。”萧景渊看着焦黑的粮囤,眼神锐利如刀,“粮仓守卫森严,火种绝不可能凭空出现。定是有人故意纵火,想毁掉我们的粮草储备,断我们的后路。”

林晚蹲下身,指尖捻起一点残留的黑色粉末,放在鼻尖轻嗅:“这是火油混合硫磺的痕迹,不是封地常用的引火物,定是外人带入。而且起火点集中在西侧粮囤,那里正好是监控盲区,可见此人对粮仓布局极为熟悉。”

苏墨沉声道:“能自由出入粮仓,还知晓布局和值守规律,内奸定然是封地核心圈层的人。这段时间新增了不少投奔者,其中难免混进张丞相的眼线。”

萧景渊当即下令:“封锁封地,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秦风,你带人排查所有近期加入封地的人员,重点核查与粮仓相关的值守、库管;苏墨,你梳理物资台账,查看是否有火油、硫磺等物品的异常领用记录;林姑娘,你负责勘察现场,寻找更多线索。”

排查工作持续了两日,却毫无进展。新增人员的背景都经过核实,物资台账也无异常,内奸仿佛凭空消失一般。就在众人一筹莫展时,林晚突然发现了疑点:“苏先生,你看这份台账,半个月前领用的十斤硫磺,登记用途是‘修补农具’,但同期的农具修补记录中,并未提及需要使用硫磺。”

苏墨立刻翻阅台账,果然发现了破绽:“领用签字是库管李三,可他前几日借口探亲,已经离开封地了!”

“不对劲。”秦风立刻说道,“李三是最早跟随殿下的流民之一,为人老实,怎么会突然叛逃?而且他探亲的路线,正好是前往京城的方向,定是想向张丞相传递消息!”

萧景渊眼中闪过一丝冷光:“追!赵虎,你带一队人连夜追赶,务必将李三擒回!”

赵虎领命而去,三日后果然将李三押回封地。面对审讯,李三起初拒不承认,直到林晚拿出硫磺领用的疑点和他与京城的隐秘书信往来,他才崩溃认罪。

“是张丞相的人找到我,威胁要杀我在京城的家人!”李三痛哭流涕,“他们逼我潜伏在封地,伺机破坏粮仓,再把伪造的‘谋反书信’交给张丞相,诬陷殿下……”

根据李三的供述,张丞相的计划是让他纵火后,带着伪造的书信逃往京城,谎称萧景渊因恢复爵位无望,蓄意烧毁粮草、煽动百姓谋反,借此说服陛下派兵镇压。而李三口中的“谋反书信”,还藏在他在封地的住处。

“好一个借刀杀人之计。”萧景渊冷笑一声,“既然张丞相想玩,我们就陪他玩玩。苏墨,你立刻仿照李三的笔迹,伪造一封假书信,内容改成‘萧景渊与北狄达成协议,待时机成熟,里应外合推翻朝廷’,再盖上伪造的印章。”

林晚立刻明白萧景渊的用意:“殿下是想将计就计,让李三把这封假书信带给张丞相?”

“正是。”萧景渊点头道,“张丞相急于扳倒我,必然会对这封书信深信不疑。他拿到书信后,定会立刻上报陛下,请求派兵围剿。而我们正好可以提前通知李大人和赵老将军,在朝堂上揭穿他的阴谋,让他自食恶果。”

苏墨很快就伪造好了假书信,萧景渊故意让李三“趁机逃脱”,带着假书信赶往京城。李三以为自己真的逃出生天,殊不知早已落入萧景渊设下的圈套。

与此同时,张丞相在京城收到了李三纵火成功的消息,正得意洋洋地等待“谋反书信”。当他看到李三带来的假书信时,果然大喜过望,当即拿着书信入宫面圣。

“陛下!萧景渊狼子野心,果然谋反!”张丞相手持书信,声泪俱下,“他不仅烧毁粮草,煽动百姓,还私通北狄,意图里应外合推翻朝廷!这是他与北狄往来的书信,证据确凿,恳请陛下立刻派兵围剿!”

陛下看着书信上的内容,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就在他准备下令派兵时,御史大夫李大人和镇国将军赵老将军突然站出来,齐声说道:“陛下,万万不可!这封书信是假的,是张丞相伪造的!”

张丞相脸色一变:“李大人、赵老将军,你们血口喷人!这书信是萧景渊的库管亲自送来的,怎么可能是假的?”

“库管李三,早已被萧景渊擒获,供出了你的阴谋!”李大人取出萧景渊派人送来的密信,“陛下,萧景渊早已察觉张丞相派内奸潜伏,故意将计就计,让李三带着假书信前来,就是为了揭穿张丞相的阴谋!”

赵老将军补充道:“陛下,张丞相私通北狄的证据早已确凿,他如今是狗急跳墙,想诬陷萧景渊谋反,转移陛下的注意力!还请陛下明察,不要被他蒙蔽!”

陛下看着手中的密信,又看了看张丞相手中的假书信,心中已然明了。他早就对张丞相心存疑虑,如今真相大白,顿时龙颜大怒:“张贼!你竟敢伪造证据,诬陷皇子,私通外敌,罪该万死!”

张丞相吓得魂飞魄散,连忙跪地求饶:“陛下饶命!陛下饶命!这都是误会,是萧景渊陷害老臣!”

“误会?”陛下冷哼一声,“你私通北狄的证据,萧景渊早已呈给朕,如今你又伪造书信诬陷皇子,还有什么话好说?传朕旨意,将张丞相打入天牢,彻查其党羽,抄没家产!”

侍卫们立刻上前,将张丞相拖了下去。张丞相的党羽见状,纷纷吓得跪地求饶,却也难逃被查办的命运。

京城的消息传到封地时,众人正在庆祝秋收。听到张丞相被打入天牢、党羽被查办的消息,封地的百姓们欢呼雀跃,激动地跪地叩拜。

“太好了!奸贼终于被扳倒了!”阿禾兴奋地跳了起来,眼中满是泪水。

萧景渊看着眼前欢呼雀跃的百姓,心中百感交集。多年的冤屈终于得以洗刷,母族的冤魂也能得以安息。他转头看向林晚,眼中满是感激:“林姑娘,这一切都多亏了你。若不是你察觉疑点,找出内奸,我们也无法顺利扳倒张丞相。”

林晚笑着摇摇头:“殿下言重了。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张丞相倒台,朝堂清明,殿下也恢复了爵位,这是最好的结局。”

苏墨说道:“殿下,张丞相虽然倒台,但他的残余势力还未彻底清除。而且,北狄那边还需要警惕,他们与张丞相私通多年,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萧景渊点点头,眼神坚定:“你说得对。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秦风,你继续加强护乡队的训练,提高实战能力;赵虎,你负责清查封地内的残余奸细;苏墨,你整理张丞相的罪证,为后续的审判做准备;林姑娘,你继续发展生产,积累实力,为应对北狄的威胁做准备。”

“是!”众人应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封地的发展越来越好。田地里的庄稼连年丰收,作坊里的商品畅销各地,商路不断拓展,积累了丰厚的财富。护乡队的训练也日益精进,战斗力越来越强。

萧景渊恢复爵位后,并没有立刻前往京城,而是留在封地,继续治理地方。他推行轻徭薄赋、兴修水利的政策,深受百姓爱戴。周边的县城纷纷效仿封地的做法,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整个州府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林晚也没有停下脚步,她继续研发新的农业技术和商品配方,推广高产作物,改善农具,让封地的农业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她还创办了学堂,让百姓的孩子有机会读书识字,深受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北狄得知张丞相倒台的消息后,担心自己私通朝廷的事情败露,又觊觎中原的富庶,决定提前发动战争,大举入侵边境。

边境的紧急军报很快就传到了封地和京城。陛下收到军报后,忧心忡忡,立刻召集大臣商议对策。

“北狄骑兵骁勇善战,边境守军兵力不足,恐怕难以抵挡。”镇国将军赵老将军说道,“陛下,萧景渊在封地训练的护乡队战斗力极强,而且他熟悉边境地形,不如让他前往边境御敌,定能为朝廷分忧。”

陛下点点头,当即下旨:“封萧景渊为镇北将军,率领封地护乡队前往边境,抵御北狄入侵。所需粮草、军械,由朝廷全力供应!”

圣旨传到封地时,萧景渊正在和林晚查看新垦的农田。接到圣旨后,萧景渊眼神坚定:“林姑娘,北狄入侵,边境告急,我身为大胤皇子,理应前往御敌。”

林晚看着他,眼中满是支持:“殿下放心去吧。封地有我在,我会继续发展生产,为你提供粮草和后勤支持。祝你旗开得胜,早日凯旋!”

萧景渊点点头,心中充满了感激。他知道,有林晚在,封地就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次日清晨,萧景渊率领八千护乡队,浩浩荡荡地离开封地,前往边境。百姓们自发前来送行,手中拿着粮食和衣物,依依不舍地送别。

“殿下,一定要平安回来!”

“将军,早日打败北狄,保卫我们的家园!”

欢呼声、送别声回荡在封地上空。萧景渊勒住马缰,回头看向封地和百姓们,眼中满是坚定。他知道,这场战争不仅关乎边境的安宁,更关乎大胤的命运。他定要不负众望,打败北狄,保卫家国。

而林晚站在封地入口,看着萧景渊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她相信,萧景渊定能旗开得胜,早日凯旋。而她,也会在封地做好后勤保障,等待他的归来。一场新的战争,即将打响。

上一章 贡品风波,初露锋芒 穿成弃妃:我靠种田旺翻全皇朝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朝堂对峙,证据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