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的家在江州老城区的一条巷子里,巷子不宽,两旁种着高大的香樟树,枝叶繁茂,将阳光筛成细碎的光斑。
巷子深处,一栋两层的小楼房,白墙黛瓦,门口种着几盆月季,开得正艳。
“到了,这就是咱们家。”林国栋推开院门,对着屋里喊了一声,“秀兰,凌凌到了。”
屋里传来一阵轮椅滚动的声音,很快,一个穿着碎花围裙的女人出现在门口,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凌凌来啦,快进来坐。”
这就是舅妈陈秀兰。
江凌记得母亲说过,舅妈年轻时在工厂上班,一次意外导致下肢残疾,从此只能依靠轮椅生活。
但舅妈性格开朗,从未抱怨过命运的不公。
江凌对着舅妈鞠了一躬:
江凌“舅妈好。”
“快进来,外面冷。”陈秀兰推着轮椅往后退了退,给她让出位置,“舅舅都跟我说了你的情况,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不用客气,有什么需要就跟我们说。”
屋里的陈设很简单,却收拾得干净整洁。
客厅的墙上挂着一张全家福,照片上,舅舅舅妈笑得一脸灿烂,旁边还有一个年轻的男孩,应该是舅舅的儿子,也就是江凌的表哥。
“你表哥在外地读大学,放假才能回来,”林国栋看出了她的疑惑,解释道,“以后你就住二楼的房间,我已经给你收拾好了。”
二楼的房间不算大,但采光很好,窗户对着巷子,能看到外面的香樟树。
书桌上摆着一盏台灯,墙角放着一个衣柜,一切都收拾得井井有条。
“你妈妈小时候就住这个房间,”林国栋站在门口,眼神里带着怀念,“她以前总说,最喜欢这个窗户,能看到巷口的风景。”
江凌走到窗边,推开窗户,一阵微风拂过,带着香樟树的清香。
她仿佛能想象到,母亲年轻时,也是这样站在窗边,看着巷子里的人来人往,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眼眶突然一热,她赶紧转过身,对着舅舅说了声:
江凌“谢谢舅舅,麻烦您了。”
“跟舅舅客气什么。”
林国栋拍了拍她的肩膀,“你一路累了,先休息一会儿,舅妈去给你做午饭,都是你妈妈小时候爱吃的菜。”
江凌点了点头,看着舅舅转身离开的背影,心里渐渐安定下来。
或许,这里真的能成为她的避风港。
接下来的几天,江凌渐渐适应了舅舅家的生活。
舅妈虽然行动不便,但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每天变着花样给她做可口的饭菜。
舅舅在一家汽修厂上班,每天早出晚归,回来后总会问她吃得好不好,睡得香不香。
江凌也主动帮着舅妈做家务,扫地、洗碗、擦桌子,只要是她能做的,都会尽力去做。
她还会推着舅妈去巷口散步,听舅妈讲母亲小时候的趣事。
舅妈说,母亲小时候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总爱跟着舅舅爬树掏鸟窝,还会弹一手好钢琴,是巷子里最受喜欢的孩子。
每当这时,江凌都会听得格外认真。
她想通过这些细碎的故事,拼凑出更完整的母亲的样子。
她也会给舅妈讲自己在北方的生活,讲学校里的趣事,只是绝口不提父亲和那个即将重组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