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英布:从刑徒到九江王,楚汉争霸里的“反骨”枭雄
世人说我是“九江王”,赞我骁勇善战,是项羽麾下的“五虎将”之一,也骂我“反复无常”,先叛楚后叛汉,最后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可他们不懂,我英布这辈子,从来都不是谁的附庸——我脸上刻着刑痕,从死囚堆里爬出来,靠的就是“不认命”;我在楚汉之间周旋,求的也从来不是什么忠诚,而是能让自己活得像个人样。可惜,我终究没算过刘邦,也没逃过“鸟尽弓藏”的命。
一、骊山刑徒:脸上的疤,是我不认命的印
我是六县(今安徽六安)人,出身贫贱,年轻时因为犯了法,被判处黥刑——脸上被刻了字,成了人人都能耻笑的“刑徒”。官府把我押到骊山,和几十万刑徒一起修皇陵,每天吃不饱、穿不暖,还要被狱卒打骂。身边的人都认命了,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可我不——我看着脸上的疤,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我不能死在这里,我要出去,要干一番大事业,让那些看不起我的人都闭嘴。
在骊山,我偷偷结交了一些有血性的刑徒,跟他们说“咱们这样下去迟早是死,不如逃出去,找条活路”。有人怕,有人动心,最后有十几个兄弟愿意跟我走。我们趁着夜色,杀了看守的狱卒,逃到了长江边上,靠劫掠为生。虽然日子过得颠沛流离,可我心里痛快——我终于不用再做任人宰割的刑徒,终于能自己说了算。
后来,陈胜吴广起义,天下大乱,我觉得我的机会来了。我带着兄弟们回到六县,杀了当地的县令,拉起一支队伍,响应起义。没多久,项梁率军渡过淮河,我听说他是楚国名将之后,能成大事,就带着队伍投奔了他。项梁看我打仗勇猛,对我很器重,让我当了将领。我跟着他打东阿、破定陶,每一场仗都冲在最前面,脸上的疤在战场上更显眼,可没人再敢耻笑我——他们都知道,英布是个不要命的狠角色。
二、西楚悍将:跟着项羽,我打遍天下无敌手
项梁死后,项羽成了楚军的领袖。我跟着项羽,打了一场又一场硬仗,也成了他最信任的将领之一。巨鹿之战时,项羽让我和蒲将军率领两万精兵,先渡过漳水,切断秦军的粮道。我带着士兵,冒着秦军的箭雨冲锋,硬生生撕开了秦军的防线,为项羽的大军开辟了道路。后来项羽“破釜沉舟”,九战九捷,大败秦军,我在战场上杀得眼睛都红了,连项羽都夸我“勇冠三军”。
灭秦之后,项羽分封天下,因为我功劳大,把我封为九江王,定都六县。那一刻,我站在六县的城楼上,看着曾经看不起我的人都跪在我面前,心里满是骄傲——我英布,一个脸上带疤的刑徒,终于成了一方诸侯,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可跟着项羽久了,我渐渐觉得不对劲。他太自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太残暴,坑杀秦降卒、火烧咸阳,失了民心。更让我不满的是,他把我当工具——让我去打田荣,我因为兵力不足没去,他就派人来骂我;他和刘邦对峙,需要我出兵,却连一句好话都没有。我心里想:我是九江王,不是他项羽的奴才,凭什么他让我做什么,我就得做什么?
就在这时,刘邦派随何来找我,劝我叛楚归汉。随何说“项羽残暴,迟早会败;刘邦仁厚,跟着他,你的地位只会更稳”。我犹豫了——我知道背叛项羽风险大,可我更不想一辈子被他拿捏。最后,我下定决心:叛楚归汉,赌一把自己的未来。
三、归汉封王:我帮刘邦打天下,却没算过他的“心”
归汉之后,刘邦对我很客气,封我为淮南王,还拨给我兵马,让我跟着他打项羽。我也没让他失望——垓下之战时,我率军从九江出发,和韩信、彭越的军队一起,把项羽围得水泄不通。项羽兵败自刎后,刘邦统一了天下,我也如愿以偿地保住了淮南王的爵位,统治九江、庐江、衡山、豫章四郡。
那会儿我以为,我终于能安稳过日子了——我有自己的封地,有自己的军队,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刀里来、火里去。可我没想到,刘邦当了皇帝后,变了。他开始猜忌我们这些异姓王,先是杀了韩信,又杀了彭越,把彭越的尸体做成肉酱,分给各地诸侯——这是在警告我们,谁要是敢有异心,就是这个下场。
我看着彭越的肉酱,心里又怕又怒——我和韩信、彭越一样,为刘邦打了半辈子天下,现在天下太平了,他就要对我们下手了。我开始暗中准备,招兵买马,囤积粮草,想以防万一。可我没想到,我的宠妾因为和贲赫有矛盾,竟跑到长安,诬告我谋反。
刘邦本来就想除掉我,正好借这个机会,派使者来召我进京。我知道这一去肯定是死,只能起兵反抗。我对部下说“刘邦杀了韩信、彭越,接下来就是我了,咱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一把”。可我的军队哪里是汉军的对手?没多久,我就兵败了,只能带着残兵逃到江南。
四、身首异处:反骨一生,终究没逃过“鸟尽弓藏”
逃到江南后,我想投奔长沙王吴芮——他是我的岳父,应该会帮我。可我没想到,吴芮早就投靠了刘邦,他的儿子吴臣还设计骗我,说要帮我逃到南越。我信了他的话,跟着他的人一起走,结果在番阳的一个农舍里,被埋伏的人杀了。
临死前,我看着吴臣,笑着说“我英布这辈子,反过秦,反过楚,最后反汉,我没对不起谁,只怪我自己太天真,以为刘邦会念及旧情,没想到他比项羽还狠”。我的头被割下来,送到长安,刘邦拿着我的头,笑着说“英布终于死了,天下可以太平了”。
世人都说我“反复无常”,说我是个“反贼”,可他们不知道,我从来都不是主动想反——我反秦,是因为秦对我太狠;我反楚,是因为项羽把我当工具;我反汉,是因为刘邦要杀我。我这一生,不过是想在乱世里活下去,想活得有尊严,可到头来,还是成了帝王手里的牺牲品。
我是英布,脸上刻着刑痕,心里藏着反骨。我为自己活过,为自己拼过,就算最后身首异处,我也不后悔。只是我想告诉后来人:在帝王眼里,从来没有什么“功臣”,只有“棋子”;棋子没用了,就只能被扔掉,哪怕你曾经为他挡过刀、流过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