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吴广:大泽乡的火种,陪陈胜反秦,却没等到天下太平
世人多记得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却少有人提我吴广——可大泽乡那把反秦的火,是我和陈胜一起点燃的。我本是阳夏(今河南太康)的普通农户,和陈胜一样,被秦朝的徭役逼到绝路。这辈子,我没什么宏图大志,只盼着能活下去,能帮跟着我的弟兄们活下去。可我没想到,火燃起来了,我却没能看到它照亮天下的那天。
一、戍卒兄弟:大雨里的约定,横竖是死不如反
秦二世元年,我和陈胜还有九百多个乡亲,被官府征发去渔阳戍边。我们背着干粮、扛着兵器,走了快一个月,刚到大泽乡,就遇上了连阴雨。瓢泼大雨冲垮了路,淹了庄稼,我们被困在原地,一眼望不到头的泥泞里,只有校尉的鞭子和“误期当斩”的呵斥。
夜里,我和陈胜挤在漏雨的草棚里,听着外面的雨声和弟兄们的叹息,心里堵得慌。陈胜先开口:“吴广兄弟,你看这情况,咱们到不了渔阳了,到时候都是死路一条。”我攥紧了拳头:“我也在想这事——逃跑被抓是死,去渔阳也是死,不如……反了?”
这话一出口,我俩都愣了,又都笑了——怕了一辈子官府,今天竟敢说“反”字。可看着草棚外那些跟我们一样的苦命人,有的家里有老母亲,有的刚娶了媳妇,我心里的念头越来越坚定:“陈胜哥,我听你的!咱们反了,好歹给弟兄们拼条活路!”
那会儿我们没兵器,没粮草,只有一颗不怕死的心。陈胜说要借“天意”让弟兄们信服,我就按着他的主意,夜里偷偷跑到营地附近的破庙里,学着狐狸的叫声喊“大楚兴,陈胜王”;他让人在鱼肚子里塞写着“陈胜王”的白布,我就假装第一个发现,拿着鱼在弟兄们面前吆喝,让大家都信这是老天的意思。
第二天,我们故意激怒校尉,趁他们拔剑打人的时候,我冲上去夺了剑,陈胜也跟着动手,杀了那两个作威作福的校尉。看着围上来的弟兄们,陈胜喊出那句后来传遍天下的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站在他身边,举起手里的剑:“弟兄们!秦朝逼得咱们没活路,跟咱们一起反了,杀回故乡,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
那一刻,九百多个戍卒的呐喊,盖过了雨声——大泽乡的火,就这么点着了。
二、反秦先锋:打仗我冲在前,只为守住弟兄们
起义军没像样的武器,我们就砍树木当旗杆,削竹子做长矛,这就是“揭竿而起”;我们没粮草,就打开附近官府的粮仓,分给百姓,百姓们见我们不抢不烧,都愿意跟着我们。一路上,我们攻占了蕲县、酂县,队伍从九百多人很快涨到了几万,还拿下了陈县(今河南淮阳)。
陈胜在陈县称王,定国号“张楚”,封我为假王(代理国王),让我率军向西攻打荥阳,打通去咸阳的路。我知道这任务重——荥阳是秦朝的重镇,守将是丞相李斯的儿子李由,兵力雄厚。可我没推辞,带着弟兄们就出发了。
打荥阳的时候,秦军守得紧,我们攻了一个多月都没攻下来。弟兄们死伤不少,有的开始动摇,我就每天到阵前跟大家说:“咱们从大泽乡出来,就是为了推翻秦朝,现在退了,不仅咱们要死,家里的亲人也会被官府杀头!再坚持坚持,胜利就在眼前!”
我自己也冲在最前面,好几次被箭射中,简单包扎一下又上战场。弟兄们见我不怕死,也都跟着拼命。可就在我们快要攻破城门的时候,后方传来了坏消息——陈胜派去攻打咸阳的周文,被秦将章邯打败了,秦军正朝着荥阳赶来。
形势一下子变了。我的副将田臧,是个急功近利的人,他跟我说:“吴广兄弟,现在秦军要来夹击咱们,荥阳又攻不下来,不如咱们先撤,保存实力。”我不同意:“咱们一撤,之前牺牲的弟兄就白死了!再说,荥阳是西进的关键,丢了荥阳,张楚的根基就不稳了!”
可我没料到,田臧为了夺权,竟然编造谣言,说我“骄横自大,不懂军事”,趁我不备,带人闯进我的营帐,杀了我。临死前,我看着田臧,又看着帐外的弟兄们,心里满是不甘——我还没看到秦朝灭亡,还没帮弟兄们回家,怎么就这么死了?
三、未竟的梦:火没灭,我只是先走一步
我死之后,田臧虽然暂时稳住了军队,可他根本不是章邯的对手,没多久就兵败被杀,我带的队伍也散了。后来,陈胜的主力也被章邯打败,他自己也被车夫庄贾害死。
有人说,要是我没死,或许张楚不会败得这么快;也有人说,我太固执,不该死磕荥阳。可我不后悔——我吴广这辈子,没读过书,没学过兵法,只知道做人要讲情义,要对得起跟着自己的弟兄。大泽乡的火是我点的,我就该守住它,哪怕付出性命。
我听说,后来项羽、刘邦接过了反秦的大旗,最后真的灭了秦朝,让天下百姓摆脱了暴政。每次想到这里,我都觉得值——虽然我没看到那一天,可我和陈胜点燃的火,终究照亮了天下。
我是吴广,大泽乡的戍卒,反秦的火种。这辈子,我没当过大官,没享过富贵,只做了一件事:和陈胜一起,把“反秦”两个字,刻在了秦末的天地间。就算没人记得我的名字,只要天下太平,弟兄们能好好过日子,我就没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