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协:当了三十一年傀儡的汉献帝,亲手终结大汉四百年基业
世人多同情我“一生傀儡”的悲凉,也有人赞我“禅位保身”的隐忍——我从九岁被推上皇位,到四十岁禅让给曹丕,三十一年里,先被董卓控制,再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看着曹丕取代大汉。我不是没挣扎过,可东汉的气数早尽,我拼尽全力,也只换来自己和身边人的平安。我亲手交出传国玉玺的那一刻,不是投降,是给四百年大汉,画一个体面的句号。
一、乱世登基:九岁的皇帝,连哭都不敢大声
我是汉灵帝的次子,娘是王美人。娘生下我后,就被何皇后毒杀,我从小跟着祖母董太后长大。哥哥刘辩被立为太子时,我只是个不起眼的陈留王,以为这辈子会在封地里安稳度日。可中平六年(189年),爹驾崩,哥哥登基,董卓带着西凉兵闯进洛阳,一切都变了。
董卓嫌哥哥懦弱,没几天就废了他,把我推上皇位。登基那天,我穿着不合身的龙袍,站在空荡荡的朝堂上,看着董卓满脸横肉的脸,还有下面不敢抬头的大臣,吓得浑身发抖。董卓拍着我的肩膀说“陛下别怕,有我在,没人敢欺负你”,可他的手劲大得像要捏碎我的骨头——我知道,这“保护”,是把我锁进笼子的铁链。
后来董卓被吕布杀死,李傕、郭汜又打进长安,把我当成筹码抢来抢去。我跟着他们颠沛流离,吃不上饭,睡不好觉,甚至要靠大臣们乞讨来的粮食活命。有一次,李傕的士兵闯进我的营帐,差点把我掳走,我躲在桌子底下,连哭都不敢大声——我这个皇帝,连普通百姓的安稳都比不上。
二、“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的“恩宠”,是更精致的牢笼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派人把我从长安接到许昌,说是“奉天子以令不臣”。到了许昌,我终于不用再颠沛流离,有了像样的宫殿,有了充足的衣食,曹操还把女儿嫁给我,封我为“大汉天子”。可我心里清楚,这不过是更精致的牢笼——许昌的宫殿四周全是曹操的士兵,我的诏书要先经过曹操的手,连我想见哪个大臣,都要经过他的同意。
我不是没反抗过。建安五年(200年),我偷偷给国舅董承写了“衣带诏”,让他联合刘备、种辑等人杀曹操。可事情败露,董承被满门抄斩,怀孕的董贵人也被曹操杀死。我抱着曹操的腿哭着说“你要是想杀我,就直接动手,别伤害无辜”,曹操却冷笑着说“陛下是大汉天子,我怎么敢杀您?只是这些人想害我,我不能不防”。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反抗了。我看着曹操灭袁绍、平刘表、定马超,一步步统一北方,看着他的权力越来越大,从魏公升到魏王,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我知道,大汉的江山,迟早会变成曹家的,可我能做什么?我连保护自己妻子的能力都没有——后来伏皇后想写信让父亲伏完杀曹操,也被发现,伏皇后被幽禁而死,伏家满门抄斩。
三、禅位曹丕:我亲手终结大汉,是为了保更多人平安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他的儿子曹丕继承了魏王之位。曹丕比曹操更直接,刚继位就派人来劝我“禅位”,说“天下人都希望您把皇位让给魏王,这样大汉才能延续,百姓才能安稳”。
大臣们也天天来劝我,有的哭着说“陛下要是禅位,就能保住刘家的血脉”,有的威胁说“要是陛下不同意,恐怕会有祸事”。我看着他们,又看着身边仅存的几个宗室子弟,心里做了决定:禅位。
有人骂我“懦弱”“丢了刘家的江山”,可他们不知道,要是我不禅位,曹丕会杀了我,杀了所有忠于大汉的人,甚至会屠城。我禅位,不是为了自己活命,是为了保住刘家的血脉,保住许昌的百姓,给四百年大汉一个体面的结局——至少,我是主动交出皇位,不是被人推翻的。
禅位那天,我穿着平民的衣服,站在受禅台上,亲手把传国玉玺交给曹丕。曹丕假惺惺地说“我会封您为山阳公,让您安享晚年”,我对着台下的百姓鞠了一躬——我对不起列祖列宗,可我尽力了。
四、山阳公的晚年:我终于成了自己,不用再当“皇帝”
禅位后,我被封为山阳公,带着妻子曹节去了山阳。在山阳,我终于不用再当傀儡,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我开了家医馆,给百姓看病,不收钱;我带着曹节去田里种地,和农民一起干活;我还减免了山阳的赋税,让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
百姓们都叫我“刘公”,没人再叫我“陛下”,可我觉得比当皇帝开心——我终于成了自己,能做自己想做的事,能真正帮到别人。我在山阳活了十四年,直到青龙二年(234年)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曹丕的儿子曹叡给我上了谥号“孝献皇帝”,还以天子之礼葬了我。有人说我是“亡国之君”,可我想说,我从来没真正掌握过皇权,大汉的灭亡不是我的错——是东汉末年的乱世,是董卓、曹操这些权臣,是百姓们对大汉的失望,把大汉推向了灭亡。
我是刘协,汉献帝,也是山阳公。我的一生,是大汉四百年的缩影,有辉煌,有悲凉,有挣扎,有隐忍。我没能力挽救大汉,可我尽力保住了更多人的平安,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