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风奔赴战场后,苏锦弦每日都在无尽的担忧与期盼中度过。
她的心就像悬在半空中的石头,始终无法落地。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一个噩耗如同晴天霹雳般传来,李承风在战场上不幸重伤。
彼时,苏锦弦正独自坐在宫廷乐坊的角落,手中轻轻地抚摸着那把陪伴了她多年的琵琶,眼神中满是对李承风的思念。
当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她的身体猛地一震,手指死死地扣住了琴弦,以至于指尖都泛白了。
“不可能,不会的……”
苏锦弦喃喃自语着,声音颤抖得厉害,眼中满是不愿相信的神色。
她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李承风出征前那坚定的眼神和温柔的承诺,心中仿佛被一把重锤狠狠地击中,疼得她几乎无法呼吸。
然而,残酷的现实很快就证实了这一噩耗的真实性。
苏锦弦只觉得眼前一阵发黑,险些昏厥过去。她强忍着泪水和心中的剧痛,指甲深深地嵌入了掌心,以此来让自己保持清醒。
“承风,你一定要撑住……”
苏锦弦咬着嘴唇,心中默默地祈祷着,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
在这无尽的悲痛之中,苏锦弦并没有被击垮。她深知,此时的李承风,还有前线的战士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她的帮助。
尽管自己只是一个宫廷乐师,地位低微,但她决定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为他们争取一丝生机。
苏锦弦心里明白,皇帝沉迷于享乐,对前线的战事根本就不以为意,而自己作为一介乐师,想要直接向皇帝进言,根本就没有什么效果。
但是,她想起了之前为皇帝演奏的时候,皇帝曾经对她的技艺赞赏有加,于是,她决定再次利用自己的琵琶,寻找接近皇帝的机会。
她精心地挑选了一件素色却不失典雅的宫装,淡雅的色调衬托出了她的清丽脱俗,同时又隐隐地流露出一丝哀愁。
与此同时,她日夜苦练,编排了一首充满了哀伤与祈愿的琵琶曲,希望能够通过这首曲子触动皇帝的心弦。
终于,一场宫廷宴会给了她这个机会。当她怀抱琵琶,缓缓地走向宴厅中央的时候,整个宴厅瞬间安静了下来。
皇帝斜倚在龙椅上,饶有兴致地看着她。
苏锦弦定了定神,深吸了一口气,开始弹奏起来。
那琵琶声如泣如诉,仿佛是从她的心底流淌出来的哀伤,又饱含着对和平的渴望。
皇帝原本漫不经心的眼神逐渐变得专注起来,周围的大臣和宫女们也都被这动人的曲调所吸引。
一曲终了,苏锦弦轻轻地放下了琵琶,缓缓地跪地叩首,说道:“陛下,臣有一事相求。”
皇帝微微挑了挑眉,似乎对苏锦弦的举动有些意外,但还是开口说道:“苏乐师,有话但说无妨。”
苏锦弦抬起头,眼中含着泪水,声音颤抖着说道:
“陛下,臣听闻前线战事危急,李将军重伤,妾心急如焚。前线的战士们为了保卫我朝的江山,浴血奋战,如今他们孤立无援,处境十分艰难。
臣虽为一介女流,只是一名宫廷乐师,却也懂得家国大义,望陛下能够关注前线的战事,增派援军,为战士们提供充足的粮草和军备。”
皇帝的脸色微微一变,他没有想到苏锦弦会在这个时候提及前线的战事,心中顿时有些不悦。
但是,刚刚他被苏锦弦的琵琶曲所触动,对苏锦弦多了一些耐心。
这时,皇帝身旁的一位宠臣走上前来,尖声尖气地说道:
“陛下日理万机,前线的战事自有将领们操心,苏乐师还是专心地演奏你的琵琶吧,莫要多言。”
苏锦弦心中愤怒不已,但她知道,此时不能意气用事。
她再次叩首,语气更加恳切地说道:
“陛下,李将军为了陛下,为了这天下的百姓,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如今他重伤危在旦夕,战士们也急需支援。
臣只是希望陛下能够念及他们的付出,再做斟酌。若因为一时的疏忽而延误了战机,那将是我朝的巨大损失啊!”
皇帝看着苏锦弦,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他并非完全无情,只是被眼前的享乐迷了心智。
此时苏锦弦的话,以及刚刚那充满情感的演奏,让他的心中也多少有了一些触动。
“罢了,朕会再考虑考虑。苏乐师,你先退下吧。”
皇帝挥了挥手,语气虽然依旧冷淡,但也没有了之前的强硬。
苏锦弦心中一喜,连忙谢恩道:“谢陛下,臣告退。”
退出宴厅后,苏锦弦并没有就此满足。她心里清楚,皇帝的这一句口头承诺远远不够。
于是,她开始暗中联络一些正直的大臣,向他们诉说前线的危急情况,希望能够借助他们的力量,促使皇帝做出更加有利的决策。
同时,她也利用自己在宫廷中的关系,让翠儿、小顺等人四处打听关于李承风的详细情况,以及前线的最新战况。
翠儿和小顺深知此事的重要性,他们不辞辛劳地在宫廷中穿梭,从各个角落搜集着情报。
在这艰难的过程中,苏锦弦也没有忘记提升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影响力。
她更加刻苦地练习琵琶,精心编排新的曲目,希望能够通过音乐再次打动皇帝,让他真正地重视起前线的战事,给予李承风和战士们切实的帮助。
每一次弹奏,她都倾注了自己对李承风的思念和对家国的担忧,那悠扬的琵琶声中,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和期盼,她坚信,自己的努力一定不会白费,李承风一定能够平安归来,这场战争也一定能够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