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影凤归巢见高堂
高强度的影子部队初期适应训练告一段落,迎来了一个短暂的休整期。凌晨破天荒地申请了几天休假,也得到了批准。更让他惊喜的是,叶寸心在新一轮考核中表现优异,教官“幽魂”给出的评语是“初步具备影子雏形,心理素质超出预期”,同样获得了短暂的假期。
“回家?”凌晨看着拿到假条的叶寸心,眼中带着笑意和询问。这个“家”,如今有了双重含义,既是他们在军区大院的小窝,也指向了更远的地方。
叶寸心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脸上飞起一抹红晕,却坚定地点了点头:“嗯!回家!是该回去看看了。”她说的,是回凌晨远在江南水乡的老家。领证这么久,经历了生死考验,却还没正式拜见过公婆,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没有惊动任何人,两人换上便装,像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对年轻夫妻,登上了南下的高铁。火车飞驰,窗外的景色从北方的开阔逐渐变为江南的秀美。叶寸心有些紧张,不停地整理着衣角,虽然她在战场上面对枪林弹雨都毫无惧色,但此刻要去见凌晨的父母,心里却像揣了只小兔子。
凌晨看出她的不安,在桌下轻轻握住她的手,低声道:“别担心,我爸妈都是很随和的人。我妈知道你,一直念叨着想见见这位能‘收服’她儿子的火凤凰姑娘。”
他的手温暖而有力,让叶寸心稍稍安定下来。
火车到站,又转乘汽车,终于抵达了一个宁静的江南小镇。青石板路,小桥流水,白墙黛瓦,空气里都带着湿润清甜的气息。凌晨提着简单的行李,熟门熟路地带着叶寸心穿过几条巷子,在一座带着小院的民居前停下。
院门虚掩着,凌晨推开门的瞬间,一条大黄狗欢快地摇着尾巴扑了过来,亲昵地蹭着凌晨的腿。紧接着,一位系着围裙、面容慈祥、头发花白的老妇人从屋里快步走出,看到凌晨,眼睛顿时亮了:“小晨回来了!”
“妈,我回来了。”凌晨笑着迎上去,又拉过身边的叶寸心,“这就是寸心。”
叶寸心连忙上前,有些拘谨地微微鞠躬:“阿姨好,我是叶寸心。”
凌母上下打量着叶寸心,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喜悦,拉着她的手就不放了:“哎哟,好好好!快进屋快进屋!老凌,儿子和寸心回来了!”
屋里,一位戴着老花镜、正在看报纸的清瘦老人闻声抬起头,正是凌晨的父亲。他放下报纸,脸上是温和的笑容,眼神却锐利依旧,带着老一辈军人特有的审视感。
“爸。”凌晨喊道。
“伯父好!”叶寸心再次问好,身姿不自觉的更加挺拔。
凌父点点头,目光在叶寸心身上停留片刻,似乎想从她身上看出些什么,最后化为一声轻笑:“别紧张,到了这儿就是自己家。这小子在电话里把你夸得天上有地下无的,今天总算见到了。”语气里带着调侃,也让气氛轻松了不少。
凌母热情地张罗了一桌丰盛地道的家乡菜,饭桌上不停地给叶寸心夹菜,询问着她的口味,关心着她的伤恢复得怎么样(凌晨之前简单提过受伤的事,隐去了危险细节)。叶寸心渐渐放松下来,感受着这份久违的、属于家庭的温暖。
饭后,凌父和凌晨在院子里喝茶下棋,叶寸心帮着凌母收拾碗筷。凌母看着叶寸心利落的动作,眼中满是欣慰,低声说:“小晨这孩子,从小就有主意,性子闷,什么事都藏在心里。以前我就担心他……现在好了,有你在身边,阿姨就放心了。”
叶寸心心里暖暖的,认真地说:“阿姨,您放心,我会照顾好他的。”
傍晚,凌晨带着叶寸心在小镇上散步,走过他小时候奔跑过的石板路,指给她看自己读过书的小学,在镇口的老槐树下讲他年少时的趣事。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
“这里真好,安静,舒服。”叶寸心依偎在凌晨身边,感受着难得的宁静。
“嗯。”凌晨揽着她的肩膀,“以后有空,我们就常回来。”
假期短暂,却弥足珍贵。这次回家,不仅让叶寸心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得到了公婆的认可和喜爱,更让她和凌晨的感情,在硝烟与训练之外,增添了平凡而坚实的底色。
几天后,两人再次整装出发,返回部队。站台上,凌母红着眼圈叮嘱他们注意安全,凌父则只是用力拍了拍凌晨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火车再次开动,载着他们驶向属于他们的战场。但这一次,他们的行囊里,装满了家的味道和亲人的牵挂,这让他们未来的路,无论多么艰险,都充满了力量和归途的期盼。
影与凤,短暂归巢,汲取温暖,只为下一次,飞得更高,守护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