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缙云山观星回来的第二天,顾昕玥的书包里多了一条星星项链。她没有戴上,而是把它小心地收在文具盒的夹层里,像守护一个甜蜜的秘密。
全国数学竞赛的复赛在十月中旬。随着考期临近,课业压力和竞赛准备让顾昕玥的黑眼圈又深了几分。
课间,她正对着一道组合数学题苦思冥想,前座的男生回过头来:“顾大神,这道题你会吗?”
顾昕玥接过习题本,快速浏览后拿起笔:“这里需要构造一个双射,你看...”
她专注讲解时,没注意到窗外举起的手机镜头。等她发现时,那个粉丝已经跑远了。
午休时,那张“顾昕玥课间讲题”的照片就上了热搜。
【@学术追星两不误:课间十分钟都在学习的妹妹![图片]】
【@数学使我快乐:这道题是IMO预选题的水平,她居然在课间就解出来了?】
【@昕翊相玥今天发糖了吗:只有我注意到妹妹的笔袋换成了星空系列吗?】
周翊然的微信适时发来:
【在帮同学讲题?】
顾昕玥惊讶地回复:
【你怎么知道?】
【杨妍妍在粉丝群里看到的。】
后面还跟着一个偷笑的表情。
顾昕玥这才知道,杨妍妍不知什么时候混进了她的粉丝后援会管理群,成了“昕翊相玥”CP粉的小头目。
复赛前三天,顾昕玥收到一个快递。拆开一看,是个精致的文具袋,里面装着考试必备的文具,还有一支刻着小小星星图案的钢笔。
附带的卡片上,周翊然写道:
“用你熟悉的笔,解你擅长的题。”
很简单的祝福,却让她莫名安心。
复赛安排在周六的重庆八中。这次校门口比初赛时热闹许多,除了粉丝,还来了不少媒体记者。
“玥玥,对复赛有信心吗?”
“听说你最近在准备期末考试,如何平衡学习和竞赛?”
顾昕玥礼貌地回应了几句,正要进考场,突然在人群中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周翊然戴着鸭舌帽,站在不远处的树荫下,朝她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他怎么又来了?不是说今天有杂志拍摄吗?
这个认知让她心里一暖,连带着进考场的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复赛的题目比初赛难了不少。最后一道证明题尤为棘手,顾昕玥在草稿纸上演算了整整两页,才找到突破口。
当她写下最后一行证明时,离交卷还有十五分钟。她放下笔,不自觉地摸了摸文具袋里那支刻着星星的钢笔。
交卷后走出考场,周翊然果然还在那里等她。这次他没有上前,只是远远地朝她笑了笑,便转身离开了。
顾昕玥明白,他是不想被媒体拍到,给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当晚,她收到周翊然发来的消息:
【考得怎么样?】
【应该没问题。】她回复,【谢谢你又来陪我。】
【不只是陪你。】他回得很快,【是想亲眼见证星星发光的过程。】
这句话让顾昕玥的脸微微发烫。她点开微博,看到热搜上已经出现了#顾昕玥复赛#的话题。
让她意外的是,话题里热度最高的不是媒体通稿,而是一个粉丝拍的短视频。视频里,她正在认真答题,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脸上,连睫毛都染成了金色。
配文是:“专注的女孩最美。期待我们的学霸妹妹再创佳绩!”
这条微博下面,周翊然点了个赞。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赞,但在CP粉眼里,这无异于又一个“发糖”的实锤。“昕翊相玥”超话里顿时沸腾了。
杨妍妍发来一连串的尖叫语音:“他点赞了!周翊然居然亲自下场点赞!这是什么正主扛旗行为!”
顾昕玥看着那个赞,心里甜丝丝的。她想起观星那晚周翊然说的话:“我想守护那道光芒。”
原来他不只是说说而已。
三天后,复赛成绩公布。顾昕玥以全省第二的成绩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
消息一出,立刻登上了热搜第一。这次连官媒都转发了消息,称赞她是“新时代青少年的榜样”。
班主任在班上宣布这个喜讯时,全班同学都为她鼓掌。下课后,校长亲自来到教室,送给她一套最新的数学书。
“学校以你为荣。”校长笑着说,“期末考试也要继续保持。”
顾昕玥抱着那套书,感觉肩上的担子又重了几分。
放学时,她在校门口看到了周翊然的车。这次他没有躲在暗处,而是大大方方地站在车旁,手里捧着一束向日葵。
“恭喜。”他把花递给她,“我们的星星越来越亮了。”
“决赛在北京,”她说,“十二月。”
“我知道。”他微笑,“到时候,我带你去吃全北京最好吃的冰糖葫芦。”
这个承诺让顾昕玥对即将到来的北京之行充满了期待。不只是为了比赛,更为了那个说要带她吃冰糖葫芦的人。
窗外,秋意渐浓。顾昕玥翻开新的习题册,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
十五岁的秋天,她在数学的宇宙中不断探索,而那个懂她的人,始终在星空下为她照亮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