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晏死后,沈知意没有再为她求情,也没有再与王怀安等人争执,只是默默接受了皇帝任命她为太子少傅的旨意,辅佐太子处理朝政。
王怀安等人见她如此“安分”,渐渐放松了警惕,以为她已经被林清晏的死打垮,不足为惧。可他们不知道,沈知意只是在蛰伏。她将所有的悲痛都压在心底,一边辅佐太子巩固权力,一边暗中收集王怀安等人贪污受贿、勾结匈奴的证据。
这三年里,沈知意很少笑,脸上总是带着淡淡的疏离。她每天除了处理政务,就是泡在书房里,整理林清晏留下的改革手稿,一遍遍翻看她写过的信,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她还在身边。
太子萧允翊渐渐长大,也越来越懂事。他知道沈知意的辛苦,也明白林清晏的冤屈,常常安慰她说:“沈少傅,你放心,等我登基之后,一定会为皇姑母平反,让那些害了她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沈知意总是轻轻点头,眼神却依旧带着一丝落寞:“殿下,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完成你皇姑母未竟的事业,让大雍变得更加强大。至于平反之事,不急。”
她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王怀安等人在朝中根基深厚,若是没有足够的证据,贸然动手,只会打草惊蛇,甚至可能连累太子。
这三年里,沈知意也去过一次江南。那是在春天,桃花开得正盛,漫山遍野都是粉色的花海,美得像一幅画。可她站在花海中,却只觉得孤单。她想起林清晏曾说过,等改革成功后,要和她一起去江南看桃花,可如今,只有她一个人,站在这片桃花海里,再也等不到那个约定的人。
她在江南待了三天,每天都坐在桃花树下,看着花瓣一片片飘落。离开前,她摘了一朵最艳的桃花,夹在林清晏的手稿里,轻声说道:“清晏,江南的桃花开了,很美。我替你看过了,等将来,我再带你来。”
回到京城后,沈知意更加努力地处理政务。在她的辅佐下,太子的权力越来越大,改革也推行得越来越顺利。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对太子和沈知意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而王怀安等人,却因为贪婪无度,渐渐失去了民心,朝中反对他们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沈知意知道,时机快要到了。她将这三年收集到的证据,一一整理好,只等一个合适的机会,呈给皇帝,为林清晏平反,让王怀安等人血债血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