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幻想小说 > 竹影药香里的流年
本书标签: 幻想 

第37章:镜台初成

竹影药香里的流年

晨雾还没散,王木匠家的院门就“吱呀”开了。萧玦背着工具箱出来,怀里抱着个用蓝布裹着的物件,脚步轻快得像踩着云——那是刚做好的紫檀木镜台,昨夜王木匠亲手上了最后一遍漆,此刻还带着淡淡的松烟香。

路过药房窗下时,他特意停了停。兰草的花苞又鼓了些,浅紫色的花瓣尖已经隐隐透出,像小姑娘抿着的唇。他想起沈清辞说过,这株兰草叫“月佩”,是师父特意寻来的品种,开花时像挂在月光里的玉佩。

“萧玦?”沈清辞推开院门,见他抱着布包站在兰草边,鬓角沾着点漆料,“这是……”

他把布包往石桌上一放,解开绳结时手都在抖。紫檀木的镜台露出来,台面上刻的兰草在晨光里泛着紫金色的光,叶片的脉络用刻刀细细凿过,那道“露珠”凹痕里嵌着点银粉,像真的盛着月光。镜架是用燕尾榫扣合的,严丝合缝,连王木匠都夸“这手艺能出师了”。

“成、成了。”萧玦挠着头,声音发紧,“你看看,哪里不合适,我再改。”

沈清辞伸手抚过台面,紫檀木的温润顺着指尖漫上来。她认得那株兰草的形态——正是窗下那株“月佩”,连被露水压弯的卷叶都刻得分毫不差。台角的两个小字“玦”与“辞”挨在一起,被漆料护着,像藏了个暖融融的秘密。

“不用改,”她抬头时,眼里的光比镜台还亮,“比我想象的还要好。”她转身往屋里走,“我去取铜镜,正好配上。”

萧玦看着她的背影,忽然觉得怀里揣了半宿的紧张都散了,像被晨光晒化的雾。他蹲下身,小心地把镜台搬到药房的梳妆台上,又从怀里摸出个小布包——是用湘妃竹做的镜匣,里面铺着兰草叶,正好放她的胭脂和眉黛。

沈清辞拿着铜镜出来时,见镜台旁多了个竹匣,忍不住笑:“你倒想得周全。”她把铜镜嵌进架里,镜面映出她的眉眼,鬓边别着的干菊正巧落在镜中兰草的上方,像画里走出来的一般。

“王伯说,镜匣要编得密些,才防得住潮气。”萧玦看着镜中的她,忽然觉得口干舌燥,“我、我再去给兰草浇点水。”

他蹲在窗下,指尖刚碰到水壶,就听见沈清辞在屋里喊:“萧玦,过来。”

镜台前,她手里捏着支银簪,簪头是朵小小的兰草。“这是我娘留下的,”她把银簪往他手里塞,“你帮我插上。”

萧玦的手比刻镜台时抖得还厉害,指尖碰到她的发丝,软得像团云。银簪穿过鬓发时,他的指腹不小心擦过她的耳垂,烫得像被炭火燎过。“好、好了。”他慌忙后退半步,不敢看镜中的景象。

沈清辞对着镜子笑了笑,银簪与镜台的兰草相映,倒像天然一对。“谢谢你,萧玦。”她转身时,鬓角的干菊落在台面上,正压在刻着的“辞”字上,“中午留在这里吃饭,我炖了竹荪鸡汤,用你前日挖的春笋。”

“好。”他应着,目光却离不开那面镜子。镜中的兰草纹路上,仿佛落了层细碎的光,像他无数个夜里打磨木料时,窗外飘过的月光。

虎娃不知何时跑了进来,扒着梳妆台的边惊叹:“哇,这木头好亮!上面的草刻得跟真的一样!”他忽然指着镜中的沈清辞,“清辞姐姐戴银簪好看!萧大哥,你快娶姐姐吧,这样就能天天给她插簪子了!”

萧玦的脸“腾”地红透了,像被太阳烤过的紫檀木。沈清辞笑着拍了拍虎娃的头:“小孩子家懂什么,快去帮李婶择菜。”

虎娃跑远后,屋里静得能听见彼此的呼吸。萧玦看着台面上的干菊,忽然想起第一次给她编竹篮时,她也是这样笑着,眼角弯成月牙。那时他只敢偷偷看她的侧脸,哪敢想有朝一日,能为她刻一面镜台,亲手为她插一支簪。

灶房里很快飘起香气。沈清辞往汤里撒枸杞时,萧玦就在旁边添柴,火光在镜台的紫檀木上跳跃,映得兰草纹路忽明忽暗。“王伯说,这紫檀木越用越亮,”他忽然开口,“等过些年,纹路里会浸上你的脂粉气,再也褪不去。”

沈清辞往他碗里盛汤的手顿了顿,汤勺碰到碗沿,发出清脆的响。“那正好,”她轻声说,“这样走到哪里,都带着你的手艺。”

窗外的兰草忽然轻轻晃了晃,像是被风拂过。萧玦抬头时,正看见一片花瓣悄悄绽开,浅紫色的瓣尖顶着颗露珠,在阳光下亮得像颗小星子。他忽然觉得,这株“月佩”开得正是时候,像为这面镜台,为这个寻常的清晨,点了个最温柔的句号。

而镜台上,那朵刻在木里的兰草,仿佛也吸足了水汽,正跟着窗外的真花,一点点舒展叶片,把往后的日子,都浸在这紫檀木的香里,浸在两人相视而笑的暖意里。

上一章 第36章:木锉声里的月光 竹影药香里的流年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38章:竹篮盛露,晨露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