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校园小说 > 蝉眠之森
本书标签: 校园  青春校园 

第六章:无声的较量

蝉眠之森

苏 倦那副“别来烦我”的态度,像一瓢冷水浇在林晞心头,非但没让她退缩,反而点燃了她骨子里的倔强。

他不是让她发题目吗?

行。

当天晚上回家,林晞就把竞赛辅导老师发下来的、难度最高的几道拓展题,清晰工整地拍照,通过班级群里找到的苏倦那个几乎从不亮起的灰色头像,发送了过去。

没有一句多余的问候,只有一个冷冰冰的文件传输。

她倒要看看,他能“做完给你”到几时。

令林晞有些意外的是,第二天清晨,她刚醒来拿起手机,就看到了苏倦在凌晨三点多的回复。

同样是一个文件。

点开一看,是那几道题的详细解答过程。没有一丝涂改痕迹,逻辑清晰,步骤简洁,甚至比老师提供的标准答案还要精炼巧妙几分,旁边还有几句用红色字体标注的、更优的思路提示。

林晞盯着手机屏幕,心情复杂。她不得不再次承认,苏倦在数学上的天赋确实惊人。但这副“按时交货”、毫无交流的姿态,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挑衅,仿佛在说:“看,没有你,我一样能轻松搞定。”

好,那就看看谁更硬。

林晞压下心里那点不适,也开始埋头研究那些题目,试图找出比他更简洁的解法。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诡异而沉默的竞争模式——通过文件传输,进行着没有硝烟的数学较量。

这种古怪的“合作”方式,自然没能瞒过周晓薇。

“晞晞,你和苏倦……真的只在网上传文件啊?”周晓薇看着林晞手机上那冷冰冰的聊天记录,咂舌道,“这哪是小组学习,分明是黑客交接秘密任务。”

林晞无奈地扯了扯嘴角:“不然呢?难道要我追着他说话吗?”

她也有她的骄傲。

然而,这种僵局在第三次小组任务时被打破了。这次是一道极其复杂的开放探究题,要求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提交一份综合报告。

显然,这不是靠单人埋头苦干就能完美解决的。

文件发过去后,苏倦那边罕见地陷入了沉默,直到第二天下午都没有回复。

放学铃声响起,林晞看着苏倦依旧空着的座位,和自己文档里只完成了一半、卡在关键点的报告,轻轻咬住了下唇。

难道要主动去找他?

这个念头让她感到一阵别扭。可是,如果无法完成报告,影响的不仅是她个人的成绩,还有小组的考评,甚至班级的荣誉。她不喜欢半途而废,更不喜欢因为某人的不合作而失败。

犹豫再三,责任感还是战胜了那点小小的自尊。

她向周晓薇打听到苏倦偶尔会去图书馆的哲学区,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了过去。

果然,在那个熟悉的角落,她看到了苏倦。他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摊着那本《存在与虚无》,但手边放着的,正是那份只写了几行字的探究报告草稿。他眉头微蹙,盯着纸张,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笔,显然也遇到了瓶颈。

林晞深吸一口气,走了过去,在他对面的位置坐下。

苏倦察觉到有人,抬起眼,见是她,眼中闪过一丝极快的讶异,随即又恢复了漠然。

“苏同学,”林晞开门见山,将打印出来的题目和自己的思路推到他面前,声音尽量平稳,“关于第三问的建模思路,我卡住了。我认为需要引入参数方程,但后续的推导无法进行。你有什么想法吗?”

她直接切入主题,没有任何寒暄,眼神清亮而专注,只有对解决问题的执着。

苏倦看着她,没有立刻回答。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在她认真的侧脸上镀了一层柔和的光晕。他沉默了几秒,目光从她脸上移开,落在那份草稿上,终于开口,声音依旧是惯有的冷淡,却不再是拒人千里的敷衍:

“参数方程方向没错,但你的初始条件设错了。”

他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快速划了几下,写下几个简洁的公式。

“这里,应该用极坐标转换,边界条件需要重新界定。”

他的笔尖点在纸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林晞立刻被他的思路吸引,凑近了些,仔细看着:“极坐标?那积分区域……”

“会变成扇形,”苏倦接话,又在纸上画了个简图,“计算量会小很多。”

两人之间那堵无形的冰墙,在这一刻,因为对同一道难题的专注,悄然裂开了一道缝隙。从最初的沉默,到偶尔简短的词语交流,再到就某个关键点展开几句争论。

“不对,你这里忽略了摩擦力矩的影响。”

“影响微乎其微,在理想模型下可以舍弃。”

“但题目要求尽可能贴近实际……”

他们完全沉浸在了数学的世界里,忘记了之前的龃龉,忘记了周遭的一切。

直到图书馆的管理员过来提醒闭馆时间,两人才恍然惊觉,窗外已是暮色四合。

而他们面前那份原本空白的报告纸上,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两人共同的思路和推导过程,比任何单人完成的都要严谨和完整。

林晞看着那份几乎成型的报告,心里涌起一种奇异的成就感。她抬起头,看向对面正在收拾东西的苏倦,轻声道:“谢谢。”

苏倦动作顿了顿,没有看她,只是几不可闻地“嗯”了一声。

但在离开图书馆,两人一前一后走在被路灯点亮的校道上时,走在前面的苏倦,脚步似乎比平时放缓了些许。

林晞看着他被路灯拉长的、依旧显得有些孤寂的背影,第一次觉得,这块坚冰,或许也并非完全无法靠近。

至少,在数学的世界里,他们找到了一种独特的、无声却有效的沟通方式。

而某种微妙的变化,似乎正悄然发生。

第十一章:冰层的裂痕

那份共同完成的探究报告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赞扬,被当作范本在竞赛小组里传阅。林晞心里清楚,这份报告融合了她细致的推导和苏倦天才般的思路,缺一不可。

自图书馆那次算不上愉快但卓有成效的合作后,林晞和苏倦之间那种剑拔弩张的沉默似乎缓和了些许。虽然依旧谈不上交流,但至少,当林晞再次通过聊天软件发去题目时,苏倦偶尔会回复一两个关键公式,或者一个指向性的词语,如“导数”、“几何”,算是提示。

这对林晞来说已经足够。她像解谜一样,根据他吝啬的提示抽丝剥茧,往往能豁然开朗。这种无声的默契,竟比之前单方面的文件传输多了几分奇特的效率。

这天放学,天空毫无预兆地下起了瓢泼大雨。豆大的雨点砸在窗户上噼啪作响,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没带伞的学生们挤在教学楼门口,愁眉不展。周晓薇家离得近,顶着书包冲进了雨幕,回头朝林晞喊道:“晞晞,我爸来接我了,我先走啦!”

林晞朝她挥挥手,看着外面密集的雨帘,微微蹙眉。她今天也没带伞,父亲下午有紧急任务,肯定没法来接她。公交站离教学楼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她拿出手机,正准备叫个车,却发现因为天气恶劣,排队人数已过百,预计等待时间超过一小时。

就在她有些无奈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教学楼侧门走了出来。

是苏倦。他也没带伞,只穿着一件单薄的校服衬衫,手里拿着手机,似乎也在查看叫车软件。雨水被风斜吹进走廊,打湿了他额前的碎发和肩头。

他显然也看到了等在前面的林晞,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瞬,随即又面无表情地移开,低头继续操作手机,眉头几不可察地蹙起。

两人一前一后,隔着几米的距离,同时被困在了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里。

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和一种微妙的尴尬。

林晞看着他那被雨水打湿后更显冷硬的侧脸,心里犹豫着要不要开口说句话,比如“你也打不到车吗?”但想到他平日的冷漠,又觉得自讨没趣。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雨势丝毫没有减弱。门口的学生渐渐稀少,要么被家长接走,要么结伴冲进了雨里。

就在林晞准备硬着头皮冒雨跑去公交站时,一直沉默的苏倦忽然收起手机,转身朝教学楼里走去。

林晞愣了一下,不知道他要做什么。

没过几分钟,苏倦又走了回来,手里多了一把黑色的长柄雨伞。那把伞看起来有些旧,但很大,足够遮挡两个人。

他走到林晞面前,没有看她,目光落在门外的雨幕上,声音依旧是平的,听不出什么情绪:

“走。”

林晞怔住了,几乎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他……是在跟她说话?邀请她共用一把伞?

苏倦见她没反应,这才侧过头,视线极快地扫过她带着错愕的脸,眉头又习惯性地蹙起,似乎有些不耐:“顺路。送到公交站。”

他的语气算不上友好,甚至带着点被迫的勉强。但在这个冰冷的雨夜,这把突然出现的伞,和他这句算不上邀请的“走”,却像一点微弱的火星,猝不及防地落入了林晞的心湖。

她看着他被雨水打湿后更显漆黑的头发,和那紧抿着的、显得有些不近人情的薄唇,心里五味杂陈。

“谢谢。”她最终轻声说道,挪动脚步,走到了伞下。

伞下的空间比想象中要宽敞,但两人之间依旧保持着一段礼貌而疏远的距离。苏倦撑着伞,大半部分都倾向了她这边,他自己的左肩很快就被飘进来的雨水洇湿了一片。

两人沉默地走在雨水中,脚步声和雨滴敲击伞面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谁都没有说话,气氛安静得有些诡异。

林晞能闻到他身上那股淡淡的、混合着皂角清冽和雨后青草般的气息,与她父亲和警局叔叔们身上常见的烟味、汗味截然不同。

她偷偷抬眼,看向他线条流畅却紧绷的下颌,心里那份因他长久冷漠而筑起的隔阂,似乎被这雨声和伞下的方寸空间,悄悄软化了一角。

他或许……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完全拒人千里之外?

至少,他还有基本的绅士风度。

走到公交站,林晞再次道谢:“谢谢你,苏倦。”

苏倦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收回伞,雨水顺着伞骨滑落。他甚至没有看她是否等到了车,便转身,重新撑开伞,独自走进了迷蒙的雨幕中,背影很快与灰暗的夜色融为一体。

林晞看着他那迅速远去的、依旧孤寂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干燥的校服,心里某个地方,轻轻动了一下。

这块冰,好像……真的裂开了一道细小的裂缝。

上一章 第五章:庆功宴上的“审讯” 蝉眠之森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六章:冰层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