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被任命为生物小组长的那一刻,整个人都僵住了。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子边缘,心里像打翻了调料罐,五味杂陈。她偷偷瞥了眼其他组员,明明有成绩更亮眼的,还有那种对生物狂热到连课间都不放过课本的学霸,怎么也轮不到她这个“平平无奇”的角色啊。但苏老师已经把名字写在了黑板上,她的名字也被圈进了组长一栏。
苏老师把几个小组长叫到讲台前,耐心讲解显微镜的操作步骤。目镜上的细密刻度,反光镜微妙的角度变化,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在林晓手里竟变得异常艰难。她手忙脚乱地调整着焦距,“咔嚓咔嚓”,可眼前的画面始终模糊一片。“嗡”的一声,就在她几乎要放弃时,耳边忽然传来苏老师轻柔的声音:“别急,你看,这样慢慢调……对,就是这样。”老师的指尖轻轻点在旋钮处,呼吸间散发着一丝淡淡的清香。那一瞬间,林晓的心跳仿佛漏了一拍——不是因为对方靠近,而是那种被单独关注、从未被放弃的感觉,像一束微光,悄然照进心底。
期中考试前的一周,林晓坐在教室角落,无聊地摆弄着手里一张已经被揉皱的小纸条,“啪嗒啪嗒”地翻来覆去。偶尔抬头,几次与讲台上苏老师的目光相遇。那目光平静却带着几分意味深长。下一秒,苏老师迈步从讲台走下来,悄无声息地来到她身边,伸手拿走了纸条。第二天,她被班主任叫去“谈话”。无奈又心虚地敲响苏老师办公室门时,只听里面应了一声:“进来。”
“老师,昨天……对不起。”她低着头,声音闷闷的。
苏老师却笑了,那笑容干净得像初春融化的雪水,透着清澈而温暖的力量:“不是你的错。快考试了,老师希望你能认真复习,考个好成绩。”
那是第一次,有老师对她露出这样的笑容。没有责备,没有失望,只有纯粹的期待。尽管当时她只是敷衍地点点头,可那个笑容却像一颗小石子,在心底激起层层涟漪。可惜的是,那次期中考试,她因发烧没能参加。
期末模拟考试中,她鬼使神差地抄了同桌的答案,结果自己得了73分,同桌是95分。成绩公布时,她感觉到苏老师的目光落在身上停留片刻。那目光里没有鄙夷,只有探究和关切。下课后,她稀里糊涂跟着同桌走到苏老师面前。
同桌提问时,她站在旁边默默看着。讲完题目后,苏老师转过头,眼神亮得仿佛能穿透人心:“加油,进步很大呀!”
这句鼓励性质的话虽显得不那么真实,却莫名带着某种魔力。林晓站在那里,胸口忽然涌起一股力量。或许,她可以让这句“谎话”成真。
于是,她开始努力学习,拼命把生物补起来。期中考试钟声敲响时,她停下笔,看着交上的试卷,心里总算多了一份踏实。
后来留校期间,苏老师在班里播放了《动物世界》纪录片,说:“我每年都会看一次,每次看都有新的感受。”全班都在专注观看,只有林晓忍不住悄悄回头,看向站在身后的苏老师:到底是什么样无聊的人才会反复看这么枯燥的纪录片?她琢磨很久也没想明白。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成绩公布的那天,林晓盯着眼前的84分,嘴角微微翘起,心里暗道:我真的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