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意惊鸿·第十六章 狼烟再起
急报如惊雷炸响在宫门外,萧衍攥紧了腰间的长枪,指节泛白,方才还带着几分轻松的眉眼瞬间覆上寒霜。扶鸾亦收敛了笑意,眸中闪过一丝锐利,沉声道:“北狄倒是会选时机,竟趁我朝国丧未过、根基未稳之时来犯。”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决断。萧衍立刻转身对那士兵道:“备马,即刻去军营点兵!另外,将北狄入侵的详情报来,雁门关守将是谁?伤亡如何?”
“是!”士兵连忙应道,“雁门关守将是赵校尉,他拼死抵抗,却因兵力悬殊,雁门关昨日巳时被破,赵校尉战死沙场,残兵已退至代郡,北狄大军正朝着代郡进发,估计不出十日便会抵达京城外围!”
“赵校尉……”扶鸾低声念着这个名字,心中一沉。赵校尉是她当年一手提拔起来的,作战勇猛,如今却战死沙场,可见北狄此次来势汹汹。
两人快步朝着军营而去,沿途百姓听闻北狄入侵的消息,原本因京城平定而舒展的眉头再次拧紧,街道上又多了几分惶恐。萧衍看着这一切,心中更添几分责任:“绝不能让北狄再踏入京城半步,否则,先帝的在天之灵难安,百姓也会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扶鸾点头附和:“京畿卫昨日已完成整编,兵力充足,我可率京畿卫驻守京城,稳固后方。萧将军你率大军前往代郡,支援残兵,务必在北狄抵达之前守住代郡,将他们挡在城外。”
“好!”萧衍应道,“我今日便率军出发,你在京城务必小心,若有任何异动,立刻传信给我。另外,新帝刚登基,朝中事务繁杂,你也要多帮衬着点。”
“放心吧。”扶鸾微微一笑,“你在前线也要保重自身,我等你凯旋。”
当日午后,萧衍便率领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朝着代郡而去。军营之外,新帝亲自前来送行,看着萧衍,郑重道:“萧将军,此次出征,关乎大燕安危,朕将全国兵马都托付给你了,务必旗开得胜,击退北狄!”
萧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沉声道:“臣定不辱使命,若不能击退北狄,臣愿提头来见!”
说完,他翻身上马,大手一挥:“出发!”
五万大军齐声呐喊,声音震天动地,朝着代郡的方向疾驰而去。
扶鸾站在城楼上,看着大军远去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她知道,此次战争绝非易事,北狄骑兵勇猛善战,且此次是有备而来,萧衍身上的担子极重。
回到皇宫,新帝正与朝中大臣商议对策。见扶鸾进来,新帝立刻道:“扶将军,萧将军已出发了?”
“回陛下,萧将军已率军前往代郡。”扶鸾躬身道,“臣今日前来,是想向陛下请旨,加固京城防御,同时安抚百姓,稳定民心。另外,臣还想请陛下下令,让各地州府即刻征兵,支援前线,再调运粮草、军械,确保萧将军大军的补给。”
新帝点头道:“朕正有此意。你即刻去安排,所需粮草、军械,朕会让人全力调配。至于安抚百姓之事,就劳烦你多费心了。”
“臣遵旨。”扶鸾应道,转身退出了大殿。
接下来的几日,扶鸾一边安排京畿卫加固城墙,在城外设置防线,一边派人张贴告示,安抚百姓,告知他们朝廷已派大军前往前线,定会击退北狄,让他们不必惊慌。同时,她还派人前往各地,督促州府征兵、调运粮草。
京城的百姓在扶鸾的安抚下,渐渐稳定下来,不少青壮年甚至主动报名参军,想要前往前线,为保卫家国贡献一份力量。
而此时的代郡,萧衍率领大军已抵达此处。代郡城内,残兵们士气低落,见萧衍大军到来,眼中才重新燃起希望。萧衍立刻召集残兵将领,了解北狄大军的情况。
“将军,北狄大军约有八万,皆是骑兵,首领是北狄的大可汗拓跋烈,此人勇猛善战,且心机深沉。”一名残兵将领道,“他们攻破雁门关后,并未急于进军,而是在雁门关休整了两日,昨日才开始朝着代郡进发,估计明日便会抵达代郡城外。”
萧衍沉吟道:“八万骑兵,我军只有五万,且长途奔袭,疲惫不堪,硬拼恐怕吃亏。传我命令,全军即刻休整,同时加固代郡城墙,在城外挖掘战壕,准备迎战。另外,派斥候密切监视北狄大军的动向,一旦有消息,立刻回报。”
“是!”将领们齐声应道,立刻下去安排。
次日清晨,北狄大军果然抵达了代郡城外。拓跋烈骑着一匹黑马,手持一把弯刀,看着代郡城墙,冷笑一声:“萧衍,本可汗知道你在此处,速速打开城门,束手就擒,否则,本可汗便踏平代郡,直取京城!”
萧衍站在城楼上,看着拓跋烈,冷声道:“拓跋烈,你北狄屡次侵犯我大燕边境,残害我大燕百姓,今日我定要让你付出代价!想要踏平代郡,先过我这一关!”
“好一个狂妄的萧衍!”拓跋烈怒喝一声,“给我攻城!”
随着拓跋烈的一声令下,北狄骑兵们立刻朝着代郡城墙冲了过来,他们手持弯刀,骑着战马,气势汹汹。
萧衍大喊一声:“放箭!”
城墙上的弓箭手们立刻弯弓搭箭,密密麻麻的箭矢朝着北狄骑兵射去。北狄骑兵们纷纷举起盾牌抵挡,却还是有不少人中箭落马。
但北狄骑兵人数众多,且冲击力极强,很快就冲到了城墙下,他们用云梯攀爬城墙,与城楼上的大燕士兵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双方激战了整整一日,代郡城墙下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土地。大燕士兵们虽然顽强抵抗,但北狄骑兵太过勇猛,代郡城墙多处出现破损,形势十分危急。
萧衍看着城下的战况,心中焦急。他知道,这样下去,代郡迟早会被攻破。他思索片刻,沉声道:“传我命令,让李将军率领一万大军,从西门突围,绕到北狄大军的后方,袭击他们的粮草营。只要烧毁他们的粮草,北狄大军必不战自溃!”
“将军,西门外全是北狄骑兵,突围恐怕不易啊!”李将军担忧道。
“此事凶险,但也是唯一的办法。”萧衍道,“李将军,你务必小心,若事不可为,立刻撤退,切勿恋战。”
“臣遵旨!”李将军应道,立刻率领一万大军,朝着西门而去。
夜幕降临,北狄大军暂时停止了攻城。萧衍站在城楼上,看着城外的北狄军营,心中祈祷着李将军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而此时的京城,扶鸾收到了萧衍发来的战报,得知代郡战况危急,萧衍已派李将军率军袭击北狄粮草营,心中十分担忧。她立刻下令,让京畿卫加快征兵速度,同时调运更多的粮草、军械,支援前线。
就在扶鸾为前线战事忧心忡忡之时,一名士兵匆匆跑了进来,神色慌张地说:“将军,不好了!皇宫内发现了北狄的奸细,他们想要刺杀陛下!”
扶鸾心中一震,立刻拔出腰间的剑,沉声道:“带我去看看!”
说完,她跟着士兵,朝着皇宫的方向疾驰而去。她知道,京城绝不能再出任何差错,否则,不仅前线将士会分心,大燕的江山也会再次陷入危机之中。
皇宫之内,侍卫们正在与几名黑衣人激战。这些黑衣人身手矫健,招式狠辣,显然是训练有素的杀手。新帝被侍卫们护在中间,脸色苍白,却依旧强作镇定。
扶鸾见状,立刻加入了战斗。她手持长剑,身形如电,很快就与一名黑衣人缠斗在一起。这些黑衣人虽然厉害,但扶鸾的武功更高一筹,没过多久,就有几名黑衣人被她斩杀。
剩下的几名黑衣人见大势已去,想要突围,却被侍卫们团团围住,最终全部被斩杀。
危机解除后,新帝看着扶鸾,心有余悸地说:“扶将军,多亏了你及时赶到,否则,朕今日恐怕就性命难保了。”
“陛下受惊了。”扶鸾躬身道,“这些黑衣人是北狄的奸细,他们显然是想趁乱刺杀陛下,扰乱京城的局势。臣会立刻加强皇宫的守卫,绝不让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好,好。”新帝点头道,“扶将军,如今前线战事吃紧,京城又出现了北狄奸细,朕全靠你了。”
“臣定当竭尽全力,保卫陛下,保卫京城。”扶鸾坚定地说。
扶鸾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她不仅要守住京城,还要支援前线的萧衍,击退北狄大军。这一次,她和萧衍,又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