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意惊鸿·第十九章 祭天惊变
祭天大典前三日,京城的空气仿佛被无形的张力绷紧。天坛内外,京畿卫的士兵换了三批,甲胄在日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暗哨如蛛网般遍布角落,连风吹过祭台幡旗的声响,都似带着几分肃杀。
扶鸾一身玄色劲装,腰间悬剑,亲自在天坛巡查。她指尖拂过祭台边缘的白玉栏杆,目光扫过那些看似恭敬布置祭品的宫人,眼底藏着锐利——其中两人的步伐沉稳,指节上有常年握兵器的厚茧,绝非寻常宫人。
“拿下。”她声音不高,身后的亲卫立刻上前,如鹰隼扑兔般扣住那两人的手腕。挣扎间,一人袖中掉出一柄淬毒的短匕,寒光刺目。
“是谁派你们来的?”扶鸾蹲下身,指尖捏着短匕的刀刃,语气平静却带着压迫。
两人咬紧牙关,眼神狠厉,竟同时用力咬向舌下的毒囊。亲卫早有防备,及时捂住他们的嘴,却还是有一人毒发,七窍流血而亡,另一人则被死死按住,押往暗处审讯。
“将军,看来他们已经开始动手试探了。”亲卫低声道。
扶鸾站起身,望向皇宫的方向:“更狠的还在后面。传我命令,所有参与大典的人员,明日起统一在宫城西侧的营房待命,不得擅自外出,每日三次点名,严查身份。”
与此同时,将军府的密牢里,那名被擒的宫人在酷刑下终于松了口。“是……是户部尚书王大人派我们来的,他让我们……在祭天的香里下毒,毒杀陛下和扶将军。”
扶鸾听完密报,指尖攥紧,指节泛白。户部尚书王显,正是那日与慕容轩秘密会面的大臣之一。她立刻让人拟了密信,快马加鞭送往边境,告知萧衍宫变的具体计划,催促他务必在大典前赶到。
祭天大典当日,天未亮,宫城便已戒严。新帝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在百官的簇拥下前往天坛。他面色虽有几分凝重,却依旧强作镇定,路过扶鸾身边时,低声道:“一切就交给你了。”
“陛下放心,臣定护你周全。”扶鸾躬身应道,目光扫过两侧的大臣,王显站在人群中,神色如常,眼神却时不时瞟向天坛外的方向。
祭典仪式开始,礼乐声起,新帝一步步走上祭台,焚香祭拜。就在他将香插入香炉的瞬间,天坛外突然传来喊杀声,紧接着,一群身着黑衣的蒙面人冲破守卫,朝着祭台冲来。
“护驾!”扶鸾一声厉喝,早已埋伏在两侧的京畿卫立刻上前,与蒙面人厮杀起来。刀光剑影,鲜血飞溅,原本庄严肃穆的祭典现场,瞬间变成了战场。
王显见状,立刻拔出腰间的佩剑,高声喊道:“陛下昏庸,勾结外敌,今日我等顺应天意,拥立贤主,还大燕一个朗朗乾坤!”随着他的呼喊,几名早已埋伏在大臣中的官员也纷纷拔剑,朝着新帝围去。
“王显,你这逆贼,竟敢谋反!”新帝气得浑身发抖,却被侍卫护在身后,动弹不得。
扶鸾手持长剑,迎向王显,两人交手数十回合。王显的武功不弱,却终究不是扶鸾的对手,渐渐落入下风。“扶鸾,你醒醒吧!楼兰大军已经在城外了,大燕气数已尽,你再抵抗也无济于事!”
“痴心妄想!”扶鸾怒喝一声,剑势陡然加快,一剑刺穿了王显的肩膀。王显惨叫一声,倒在地上,被亲卫擒住。
就在这时,天坛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萧衍的声音响彻云霄:“逆贼休狂,萧衍在此!”
众人抬头望去,只见萧衍率领大军,冲破了蒙面人的防线,朝着祭台赶来。他一身铠甲,浴血奋战,身后的将士们士气大振,纷纷奋勇杀敌。
蒙面人与反叛的大臣见萧衍率军赶到,顿时慌了阵脚,军心大乱。扶鸾趁机下令:“降者不杀,顽抗者格杀勿论!”
在萧衍与扶鸾的夹击下,蒙面人很快被剿灭,反叛的大臣也尽数被擒。天坛上的厮杀渐渐平息,只剩下满地的尸体和血迹,与残留的礼乐声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新帝走下祭台,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百感交集。他走到萧衍和扶鸾面前,深深一揖:“今日多亏了二位将军,否则朕,恐怕早已性命不保,大燕也会陷入危难之中。”
“陛下言重了,守护大燕,是臣等的本分。”萧衍和扶鸾同时躬身应道。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匆匆跑来,手中拿着一封密信:“将军,边境传来急报,楼兰国的军队在城外得知宫变失败后,已经撤退了。另外,我们在王显的府中搜出了他与慕容轩的密信,上面明确写着两国勾结,意图颠覆大燕的计划。”
扶鸾接过密信,看完后递给新帝。新帝看完,脸色铁青,怒声道:“慕容轩,好一个楼兰王子!朕待他不薄,他竟敢如此欺骗朕!传我命令,立刻废除与楼兰国的盟约,封锁边境,今后不准楼兰国的人踏入大燕半步!”
“陛下英明。”众大臣齐声应道。
祭天大典的风波就此平息,但扶鸾心中却明白,这只是暂时的平静。楼兰国的野心已经暴露,边境的隐患依旧存在,而李林的残余党羽也并未彻底清除,大燕的未来,依旧充满了挑战。
她望向边境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无论未来有多少风雨,她都会与萧衍一起,守护好大燕的江山,守护好这里的百姓。